華東政法大學附屬中學

華東政法大學附屬中學(原番禺中學)是長寧區實驗性示範性中學,創辦於1954年,位於番禺路270號。自成立以來,不斷最佳化發展。2001年8月,學校完成了整體改造,美麗的校舍、現代化的教育設施、高雅文明的校園文化。辦學理念先進。是全國第一所法制附中。獲得榮譽眾多,好評如潮。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華東政法大學附屬中學

季勤先同志為首任校長(陳毅市長親筆簽發的校長任命書,第一任校長:季勤先)。1956年,惠群初級中學及致遠中學高中部相繼併入番禺中學。1959年,學校高中部改為冶金矽酸鹽學校;不久,又恢復為完全中學。1994年,第十八中學併入了番禺中學。

學校擁有37個數位化教室,14個專用教室,運動場地4430平方米,圖書館400平方米。在半個世紀的發展歷程中,學校依法辦學,依託高校,整合資源,特色發展,為每位師生的充分和諧發展創設舞台,形成了“勤學苦練、求實創新、文明健美、尊師愛校”的良好校風。

學校概況

華東政法大學附屬中學

2001年8月,學校完成了整體改造,美麗的校舍、現代化的教育設施、高雅文明的校園文化,是長寧一所完全中學。學校現有班43個,在校生2000多名,教職員工170人,是上海市科技特色學校和長寧區實驗性示範性高中,上海市課程教材改革實驗基地。新世紀初,學校完成了校園整體改造,目前有電腦教室,多媒體教室各2個,電子閱覽室,電子備課室各一個,為教師和學生的成功發展創造了優越的條件。

學校地址:番禺路270號。

校園文化

新三年規劃

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學校發展的背景分析和基本定位

一、 基礎與願景

(一)規劃的基礎

(二)規劃的願景

二、目標與理念

(一)學生培養目標:培養具有中華傳統美德的現代文明人。

(二)學校發展定位:師生共同營造精神成長的和諧家園。

(三)學校教育理念:走進生活、生命對話。

(四)學校辦學理念:發揚番禺精神

校訓

明 德 精 業

辦學宗旨

以人為本,以德立校 一切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一切為了教師的成功發展

校風

勤學苦練 求實創新 文明健美 尊師愛校

簽約更名

2009年12月24日,上海市長寧區教育局與華東政法大學簽訂協定,決定共建上海市番禺中學,上海市番禺中學正式更名為華東政法大學附屬中學。“上海市番禺中學”更名為“華東政法大學附屬中學”後,將為華東政法大學提供優質生源基地和學生社會實踐基地;與此同時,華東政法大學將為附中帶來高校優質教育資源。

全國首例

2010年2月22日,全國第一所法制附中——華東政法大學附屬中學舉行開學典禮。中共上海市長寧區委副書記、區長李耀新在開學典禮上講話,華東政法大學校長何勤華在開學典禮上致辭。華東政法大學黨委書記杜志淳,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朱國宏等為新落成的校門剪彩。

辦學榮譽

秉承“明德精業”的校訓,華政附中人經過50多年的辛勤耕耘,先後榮獲了上海市和諧校園、上海市愛國衛生先進單位、上海市健康單位先進集體、上海市綠色學校、區文明單位、區教育系統先進黨支部、區行為規範示範學校、區教學工作先進學校、區科技教育示範學校、區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區教育科研工作先進集體、區教育信息化工作先進學校等稱號。

學校地址

地址:番禺路27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