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客

華客,這是台灣社會中一種歧視性用語,一般意指激進的中華意識認同者。有部分人士認為這辭彙源於對“台客”的反撲,但因該辭彙的流行程度不如台客,被對此辭彙不解的人解釋為‘僅是少數人有目的的“造詞行動”’,而後該詞被網路用語天龍人取代,天龍人一詞在台灣網路論壇非常流行,意指為台北市民,都市人。而天龍人所由台客、非台北人指責的寓意、與華客所指責的幾乎一樣。

簡介

若非先有台客一詞,則不會有華客一詞的出現,可謂是台客族群的反動。中華、漢字文化圈語文里的 華客華族華麗華貴等褒揚字詞,跟意欲塑造成的歧視性用語,難以相連結。可以從相關條目中看出,此詞及其造詞之目的,僅是為了攻訐鬥爭特定人士。因此此詞語輕易被日本漫畫用語所取代,現在幾不存在。

該名詞一般與族群血緣無關,但有時會被部分激進泛綠人士用以指稱1949年由中國大陸移居到台灣的外省人及其後代;但真正被稱為華客的是抱持中國民族主義者,這並沒有與族群血統完全相符。

起源

由於稍早的“台客”一詞具有族群歧視涵意,最早僅在眷村地區流通,作為眷村台面下的眷村黑話。經由眷村文化的流行,以及日後經由時尚脫口秀或綜藝節目等媒體傳播,使得“台客”成為一個普遍的歧視性辭彙。“華客”一辭可能也因相同的背景,作為一個對“台客”辭彙的反動而出現。而由於兩者皆為歧視性字彙,該名詞多見於台灣網路上的特定政治論壇、部落格中,較少見於大眾媒體。

其他意義

亦有人認為 華客,指華人中的客家人。在一些在指語言的場合,華語指漢語的標準語國語,客語指漢語的分支客家話,“華客語”並稱則指漢語中的華語標準語和客家語兩種語言。有時也指華人旅客。或是華貴、顯耀的人士。“昔為京洛聲華客,今作江湖潦倒翁”(“曼坐閒吟” 唐 白居易),其中的“聲華客”,“聲”指有聲望,“華”指華貴,聲華客指有聲望的尊貴人士,華客則指尊貴人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