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安有機鐵觀音茶

鐵觀音茶,屬於烏龍茶類的一種,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烏龍茶類的代表。 六、有機鐵觀音的防治齲齒作用‍飲茶可以保護牙齒,在我國古代早已套用。 八、有機鐵觀音的清熱降火作用茶葉是防暑降溫的好飲料。

百科名片

‍ 鐵觀音茶,屬於烏龍茶類的一種,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烏龍茶類的代表。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屬於半發酵茶類,鐵觀音茶獨具有“觀音韻”,清香雅致,“七泡余香溪月露,滿心喜樂嶺雲濤”。
華安有機鐵觀音茶,隸屬於廣州仁埔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經營的名優產品,它是指在生態環境質量符合規定標準的產地,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學物質,按特定的生產操作規程生產、加工、產品質量及包裝經檢測、檢查符合特定標準,並經專門機構認定,被允許使用有機食品標識的鐵觀音茶,並於2009年8月通過ISO22000(HACCP)國際認證。

華安有機鐵觀音茶的產業概況

華安縣位於福建省漳州市的北端,全縣轄六鎮三鄉和一個開發區,總人口16.1萬人,耕地1.2萬公頃,丘陵山地占95.5%,森林覆蓋率達72%,大氣達國家一級標準,水質達國家二級標準,1999年12月被批准為全國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縣,優越的自然條件為生產無公害優質茶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
‍‍ 幾年來,華安縣委、縣政府立足縣情,確立了“以電興工、興茶富民”的經濟發展戰略,推進茶產業的發展,茶葉生產成為農業的一枝獨秀。茶葉栽培歷史悠久,既有“明前茶”,又有“冬片茶”,形成“清香型五季茶”特色。全縣現有茶葉總面積達13.5萬畝,在全省位居第四位,已成為國第二大鐵觀音茶生產基地,預計今年總產1.2萬噸,在全省位居第五位,產值可達12億元,在全省位居第二位。現有5700多家茶葉初制加工廠,50多家精製加工企業,茶葉加工、行銷龍頭企業20多家,茶葉行銷網路遍布全國各地,轉移勞動力4萬多人,占全縣農業總產值的64%,茶產業成為農民增收主管道,初步構築產業化格局。

華安有機鐵觀音茶的種植歷史

據《華安縣誌》記載:“華安茶葉栽培歷史悠久,據傳唐朝開始,仙都、華豐已有產茶,縣城華豐稱為‘茶烘’;到19世紀至20世紀20年代,制茶業達到鼎盛,華豐設有茶行;在清代,華豐及周邊鄉村種茶甚多,為茶葉轉運的集散地”。相傳珍山鄉(今湖林)林啟張承祖業大開茶園種植烏龍茶,至清乾隆18年(公元1753年),茶葉大獲豐收,擴建茶廠,茶葉生產初具規模華豐、宜招(仙都)茶葉種植更為廣泛。據記載,100多年前,仙都就有茶園2000畝以上。茶葉品種也在不斷地更新和培育,主要以當地茶種為主,同時也引進黃旦本山毛蟹梅占和鐵觀音,所產茶葉品質優良。從唐末至今,華安已有1000多年的產茶歷史,經歷過輝煌和低谷,至民國時期大部分茶園都落寞荒蕪。在華安縣馬坑鄉和春村(海拔1050米)的三棵古老茶樹,樹齡有300多年,它們見證了華安歷史上茶業發展的風風雨雨。‍
80年代,推行以采代剪的整形技術和低產茶園的“三改一補”技術,提高了茶葉單產和品質,得了福建省有關部門的好評,並在全縣進行推廣。1983年全縣茶葉面積1.42萬畝,面積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當時主栽品種是梅占,其次是鐵觀音與黃旦。1988年茶葉產量大增,總產達到277噸。
1998年是華安茶葉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縣委、縣政府舉辦了首屆茶王賽,當評出的華安仙都鐵觀音“茶王”以50克1.8萬元的天價拍賣成交時,全縣的茶農抑制不住種茶創業的熱情,開墾荒山、拓展茶園。快速調整以鐵觀音為主栽品種的種植結構,加快低產劣質茶園改造步伐,推廣大棚覆蓋、矮化密植栽培新模式,採取茶樹多次定修剪疏枝,節水灌溉和茶園水旱輪作技術,實現當年回收投資成本。
2003-2005年年,縣委、縣政府制定了關於加強茶葉生產和加工環節整治工作的有關措施,保護和推進茶產業的發展。
2006-2007年縣委、縣政府致力產業轉型升級,專門成立茶葉產業領導小組辦公室,出台一系列支農惠農獎勵措施,加快我縣西部高車、高安、馬坑三個鄉鎮茶產業發展。據統計,西部高車、高安、馬坑三個鄉鎮現有茶葉面積1.5萬畝,其中去冬至今新植茶葉5000多畝。我縣還制定2008-2010年發展計畫,計畫到2010年全縣茶葉面積達16萬畝,實現人均1畝茶,產量達2萬噸,產值達15億元的總體發展目標。

華安有機鐵觀音茶的加工歷史

1000多年前,華安縣宋卿(今送坑)張睿軒於朝中侍俸茶道,張氏族譜中的《張睿軒制茶歌》:“茶宜子午山,赤土化石,陽風霧繞,二葉開蕊日中采,曬軟陰回陽,竹撬輕覺手勤快,半炷香,停一炷,復三遍,梗紅三分二葉紅絲邊,架上竹編涼,天變天,雨霧蓋,不消水,火爐增溫濕氣排,炎夏青乾洞中藏,初黃半炷香,順走麻澀苦甘……”,記載華安悠久的制茶史。‍
明朝以來,《龍溪縣誌》就有進貢茶葉的記載,當時的茶葉已頗有名氣,“麻澀苦甘韻醇,靈活識變可登天”的制茶技藝留下口訣真傳,描述了華安茶葉加工技藝的發展。 明清時期,華安制茶業迅速發展,特別是清代以來,達至鼎盛。據縣誌記載,茶烘(華豐)經營的茶行產品銷往蘇、杭、廣、榕、廈、台和南洋等地,並有制茶工人到台灣傳授制茶技術的史實。
1972年,華安制茶技藝得到了實質性的飛躍。當年仙都茶農首先套用半機械化制茶工具,使華安茶葉生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2000年以來,華安茶葉以其清香、味醇的特點而暢銷市場,內銷市場已逐步由南方發展到北方,在一些大中城市設有茶莊、茶店、茶行和茶藝館幾百家,已初步形成市場銷售網路。
現在,華安縣努力構建茶葉市場,全縣統一冠於“華安鐵觀音”品牌。投資8000多萬元的“華仙茶都”茶葉批發市場是農業部第12批定點市場,茶葉新興品牌光照人有機鐵觀音茶更是於2010年1月通過全球最嚴格的歐盟有機認證。華安縣還投資200多萬元建立了農藥殘留檢測中心。

有機種植要求

有機茶業產生於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已開發國家(也包括部分開發中國家)為維護生態平衡而發展起來的農業生產模式。
要求在生產過程中,不採用基因工程手段,不使用化肥、農藥、生長調節劑等人工合成製劑,不使用輻射技術,完全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儘量依靠作物輪作及秸稈、畜肥、豆科作物、綠肥、場外有機廢料、含有礦物養分的礦石維持養分平衡,並利用生物、物理措施防治病蟲害。
還要求在產品的包裝、運輸過程中不造成二次污染。
應選擇遠離城市、工業區和村莊的地區。要求空氣符合國家大氣環境質量一級標準,灌溉用水的水質應符合國家地面水環境質量一類標準,土壤中重金屬含量必須低於國家有機茶加工技術規定標準。生產、加工、貯藏場所及周圍場地均應保持清潔衛生,禁止使用化學藥品。
應選擇國家級或省級的良種園地生產的茶樹種子,品種的抗逆性要好,種子、種苗必須來自有機農業生產系統,不使用由基因工程獲得的品種苗木,與非有機農業生產用地應有一定的隔離帶。園地土層深厚肥沃,通透性好,有機質含量大於1.5%,pH值4.5-6.5,有鐵觀音批發效土層疏鬆,生物活性較強。
1-3年生幼齡茶園,在行間合理間作綠肥,以豆科綠肥最好,可利用豆科作物的根瘤固氮作用來提高土壤的含氮量。將綠肥翻埋入土,可以培肥改良土壤。⑵在雨季來臨前和秋冬季施基肥後用未施過農藥,無污染的秸稈、綠肥、蔗渣、薯藤、山青等覆蓋土壤。⑶精耕細作,勤除雜草。在天氣晴朗,草未結籽前結合除草進行4-5次10厘米左右的淺耕。結合秋冬季施基肥進行一次行間深耕,將覆蓋物和施入的肥料深埋於土中,深耕時做到行中深、根際淺、少傷根。⑷對土壤肥沃、無雜草、覆蓋度高的茶園,應少耕或免耕。提倡使用生物(如蚯蚓等)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⑸嚴禁使用化學類、石油類的除草劑、增效劑和土壤改良劑。
生產有機茶的茶園可施用沒有受重金屬、農藥及其它有害化學物質污染,並經過無害化處理的有機肥,如天然腐殖酸鹽類、採用純生物技術生產的有機液肥、菌肥等。⑵禁止在有機茶園施用的肥料,包括人工化學合成的各種化肥、複合肥、復混肥、稀土元素肥料、生長素、人工合成的各種多功能葉面營養液及城鄉垃圾、工廠廢渣等。⑶茶樹修剪物有機質含量高,養分含量豐富,是茶園很好的有機肥源。每年修剪下的枝葉都要設法還田,可直接作肥料翻埋入土,也可作土壤覆蓋物鋪於行間。⑷有機茶園應施基肥和追肥。基肥應在秋茶結束後儘早施,採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包括無污染的各類餅肥、綠肥、作物殘體、泥炭、有機茶專用肥等,在茶園開溝深施。追肥在每個茶季前開溝施入茶園,有機液肥多採用葉面噴施。
新建茶園應做好苗木檢疫工作,防止病蟲害引入。⑵及時採摘和修剪茶樹並將病蟲枝葉帶出茶園,以減少病蟲發生和危害。⑶及時耕作、除草,減少病蟲危害。⑷利用天敵和生物農藥防治病蟲鐵觀音批發害,嚴禁使用化學農藥。⑸調查了解病蟲發生情況,採取人工方法摘除群集的幼蟲卵葉或病枝、病葉。⑹採用燈光誘殺成蟲。⑺秋茶結束後允許使用石硫合劑、波爾多液等有機農業生產許可的藥物封園,以減少病蟲發生量。注意波爾多液的使用量以不使茶葉含銅量超標為度。
根據生產有機茶的類型,按要求採摘相應嫩度的鮮葉,遵循采留結合、量質兼顧和因園制宜的採摘原則。⑵手工採茶和機械採茶均可,但採茶機動力必須使用無鉛汽油,防止汽油、機油污染茶園土壤和茶樹。⑶盛裝鮮葉應使用清潔、通風良好的竹製網眼茶籃或簍筐,裝葉量不得超過150公斤/立方米,不得使用布袋、塑膠袋軟包裝材料。
有機茶加工必須執行國家食品衛生法和食品加工標準。⑵加工的原料必須來自頒證的有機茶園,加工設備必須由不含污染物的材料製成。⑶加工過程只能以物理方法處理,如自然發酵,禁止使用化學處理方法。⑷禁止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劑、維生素和其他添加物。⑸加工、包裝有機茶的工作人員要定期檢查身體,不允許患傳染病的人員上崗。

華安有機鐵觀音茶的產品特色

華安茶農大膽創新:在生產上,採用矮化密植,通過多次定、修剪、噴灌、大棚覆蓋等措施,促使早投產、早收益。在輕做青的基礎上,採用空調低溫做青處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藝, 對鮮葉原料要求較為嚴格,鮮葉要求為鐵觀音純正品種,肥壯、鮮活,完整一致,在做青整個過程採用輕做青、低溫、輕“發酵”方法,大大提高華安鐵觀音的質量。‍
華安縣茶既有“明前茶”,又有“冬片茶”,形成了“清香型五季茶”特色。華安的鐵觀音品嘗起來有一股獨特的韻味,香氣馥郁芬芳、清高,滋味清醇、滑爽、水中帶香,湯色金黃清澈,葉底綠亮、柔軟、勻齊。
經過多年的培育和創新,華安鐵觀音體現出自己的獨特風格:外形肥狀、圓結、翠綠潤,內質高香、持久、鮮醇高爽、音韻明顯。華安鐵觀音茗茶色香味形俱佳,質量上乘,已多次獲得國內國際茶葉質量鑒評大獎,暢銷國內外。中央電視台、《農民日報》等十幾家新聞單位都曾對華安縣的“光照人茶葉”進行過專題報導。

華安有機鐵觀音茶的產品功能

一、有機鐵觀音的抗衰老作用

中外一些科學研究表明,人的衰老與體內不飽和脂肪酸的過度氧化作用有關,而不飽和脂肪酸的過度氧化是與自由基的作用有關。化學活性高的自由基可使不飽和脂肪酸過度氧化,使細胞功能突變或衰退,引起組織增殖和壞死而產生置人於死地的疾病。脂質過度氧化是人體健康的惡魔,但罪魁禍首卻是自由基,只要把自由基清除掉,就可以使細胞獲得正常的生長發育而健康長壽。 ‍‍
通常,常用的抗氧化劑有維生素C、維生素E,它們均能有效地防止不飽和脂肪酸的過度氧化。而最近日本研究人員表明,鐵觀音中的多酚類化合物能防止過度氧化;嘌呤生物鹼,可間接起到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從而達到延緩衰老的目的。

二、有機鐵觀音的抗癌症作用

癌症是當今嚴重威脅人們健康的“不治之症”。因此,近年來研究茶葉抗癌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和關注。數年前,曾有一篇報導稱,上海市民因飲茶使食道癌逐年減少,由此飲茶可以預防癌症的發生這一事實在全世界引起很大反響。如今飲茶可以防癌抗癌已被世人所公認,而在茶葉中防癌抗癌效果最好的是鐵觀音。
早在1983年,日本岡山大學奧田拓男教授就曾對數十種植物多酚類化合物進行抗癌變作用篩選,結果證明:兒茶素(EGCG)具有很強的抗癌變活性。其他科學家在證實鐵觀音抗變異的研究中,認為鐵觀音茶多酚是這一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在化學物質致癌的研究中,肯定了鐵觀音茶多酚的防止癌變作用。此外,鐵觀音中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E能阻斷致癌物——亞硝胺的合成,對防治癌症有較大的作用。

三、有機鐵觀音的抗動脈硬化作用

1999年5月31日,在日本東京召開的第四次 黑茶與健康研討會上,福建省中醫藥研究院陳玲副院長報告了他們曾以25名高血脂症肥胖者為臨床觀察對象,探討飲用 黑茶鐵觀音對抑制血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及改善血中脂質代謝的作用。研究證明,鐵觀音中的茶多酚類化合物和維生素類可以抑制血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日本三井農林研究所原征彥博士,在多年的研究中也確認,茶多酚類化合物不僅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而且可以明顯改善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與低密度脂蛋白的比值。咖啡鹼能舒張血管,加快呼吸,降低血脂,對防治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據福建醫科大學冠心病防治研究小組1974年在福建安溪茶鄉對1080個農民進行調查時發現不喝鐵觀音茶的發病率為3.1%;偶爾喝的為2.3%;常年喝的(3年以上)為1.4%。由此可見,常喝鐵觀音的人比不喝鐵觀音的冠心病發病率低。

四、有機鐵觀音的防治糖尿病作用

糖尿病是一種世界性疾病。目前,全世界約有2億人患糖尿病,中國有三千多萬人患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種以糖代謝紊亂為主的全身慢性進行性疾病。典型的臨床表現為“三多一少”,即多飲、多尿、多食及消瘦,全身軟弱無力。此病中醫稱“消渴症”,屬下焦濕熱範疇。得病的主要原因是體內缺乏多酚類物質,如維生素B1、泛酸、磷酸、水楊酸甲酯等成分,使糖代謝發生障礙,體內血糖量劇增,代謝作用減弱。
日本醫學博士小川吾七郎等人 臨床實驗證實,經常飲茶可以及時補充人體中維生素B1、泛酸、磷酸、水楊酸甲酯和多酚類,能防止糖尿病的發生。對於中度和輕度糖尿病患者能使血糖、尿糖減到很少,或完全正常;對於嚴重糖尿病患者,能使血糖、尿糖降低,各種主要症狀減輕。

五、有機鐵觀音的減肥健美作用

肥胖症是一種伴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而出現的營養失調性病症,它是由於營養攝取過多或是體內貯存的能量利用不夠而引起的。肥胖症不僅給人們日常生活中帶來諸多不便,而且也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一個原因。
1996年,福建省中醫藥研究院對102個患有單純性肥胖的成年男女,進行了飲用鐵觀音減肥作用的研究。研究表明,鐵觀音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物質,不僅可提高脂肪分解酶的作用,而且可促進組織的中性脂肪酶的代謝活動。因而飲用鐵觀音能改善肥胖者的體型,有效減少肥胖者的皮下脂肪和腰圍,從而減輕其體重。

六、有機鐵觀音的防治齲齒作用

‍飲茶可以保護牙齒,在我國古代早已套用。宋代的蘇東坡在《茶說》中云:“濃茶漱口,既去煩膩,且能堅齒、消蠹。”現代科學分析,鐵觀音中含有較豐富的氟,而一般食物中含氟量很少。鐵觀音中的氟化物約有40%~80%溶解於開水,極易與牙齒中的鈣質相結合,在牙齒表面形成一層氟化鈣,起到防酸抗齲的作用。
日本曾在兩個相鄰的村莊對入學兒童的齲齒率做過調查,結果表明,飲用鐵觀音對防治齲齒有良好的效果。每個入學兒童每天喝一杯鐵觀音,按含氟量0.4毫克計算,持續一年,原患齲齒的兒童中就有一半痊癒。日本統計了100所國小中患有齲齒的在校學生,經改飲鐵觀音後,其中有55%患齲齒的學生病情明顯減輕。由此可見,飲用鐵觀音對未得齲齒的人有預防作用,對已得齲齒的人有治療作用。

七、有機鐵觀音的殺菌止痢作用

在安溪民間早有採用鐵觀音治療痢疾和肚子痛的做法。我國古代醫學書籍中也有不少利用茶葉來治療細菌性痢疾、赤痢、白痢、急性腸炎、急性胃炎的記載。鐵觀音為什麼能起到殺菌止痢作用呢?主要是茶多酚化合物。由於茶多酚進入胃腸道後,能使腸道的緊張功能鬆弛,緩和腸道運動;同時,又能使腸道蛋白質凝固,因為細菌的本身是由蛋白質構成的,茶多酚與細菌蛋白質相遇後,細菌即行死亡,起到了保護腸胃黏膜的作用,所以有治療腸炎的功效。

八、有機鐵觀音的清熱降火作用

茶葉是防暑降溫的好飲料。李時珍《本草綱目》載:“茶苦味寒,……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溫飲則火因寒氣而下降,熱飲則借火氣而升散。”在盛夏三伏天,酷日當空,暑氣逼人的時候,飲上一杯清涼鐵觀音或是一杯熱鐵觀音,都會感到身心涼爽,生津解暑。這是因為茶湯中含有茶多酚類、糖類、胺基酸、果膠、維生素等與口腔中的唾液起了化學反應,滋潤口腔,所以能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同時,由於鐵觀音中的咖啡鹼作用,促使大量的能量從人體的皮膚毛孔里散出。據報導,喝一杯熱茶,通過人體的皮膚毛孔出汗散發的熱量,相當於這杯茶的50倍,故能使人感到涼爽解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