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美學·美學四講

華夏美學·美學四講

《華夏美學·美學四講》是2008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澤厚。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李澤厚,著名哲學家,湖南長沙寧鄉縣道林人,生於1930年6月,曾就讀於寧鄉四中,湖南省第一師範,1954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美國科羅拉多學院榮譽人文學博士,德國圖賓根大學、美國密西根大學、威斯康辛大學等多所大學客座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代思想史和哲學、美學研究。

突出貢獻

李澤厚成名於五十年代,以重實踐、尚“人化”的“客觀性與社會性相統一”的美學觀卓然成家。八十年代,李澤厚不斷拓展其學術論域,促引思想界在啟蒙的路徑上艱辛前行。九十年代,李澤厚客居美國,出版了《論語今讀》、《世紀新夢》等著作,對中國未來的社會建構給予沉甸甸的人文關懷。

李澤厚的美學思想

李澤厚的學術探索,對20世紀後半期中國美學具有重要影響。這種重要性,首先不在於他對具體學術問題富於新意的闡釋,而在於他作為哲學家的巨觀視野在美學學科建構過程中發揮的獨特作用。他率先肯定實踐對審美主體和審美對象的本體地位,推動50-60年代的美學討論超越了心—物二元對立的反映論模式。他通過康德研究建立了“主體性實踐哲學”,其中對使用、製造工具的物質實踐作為社會存在本體地位的強調,以及對於歷史唯物論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核心地位的正面肯定,在80年代初具有雙重積極意義,那就是,強調實踐的主體性,有助於消解庸俗唯物論的影響,強調實踐的物質性,有助於消解鬥爭哲學的影響。“主體性實踐哲學”對個體主體性的領悟,使其所謂社會、實踐等範疇顯示出區別於同時代其他哲學教科書的特殊活力。當然,這種領悟與其立足於整體性的理論視角之間也形成了某種緊張,但這種理論緊張對年輕一代的理論思考卻形成了特殊的刺激效應。為了消除這種緊張而創構的“積澱”學說,雖猜想多於證明,卻也產生了廣泛影響。進入90年代,他又提出“情感本體”的觀念,體現出追蹤時代潮流的努力,只是這個觀念沒有帶動其既有體系的整體性嬗變,也沒有成為新的理論建構的闡釋起點,而基本上停留在感性詠嘆的層面。

編輯推薦

《華夏美學·美學四講》(增訂本)作者李澤厚,華夏美學,是指以儒家思想為主體的中華傳統美學;它的悠久歷史根源在於非酒神型的禮樂傳統之中,它的一些基本觀點、範疇,它所要解決的問題,它所包含的矛盾,早已蘊涵在這個傳統根源里。從而,如何處理社會與自然、情感與形式、藝術與政治、天與人等等的關係,如何理解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成為華夏美學的重心所在。

《華夏美學·美學四講》(增訂本)作者李澤厚無疑是中國現代化的積極倡導者,他非常強調啟蒙、理性、科學、知性、自由、民主、法治對於中國現代化進程的迫切意義,他也不斷聲明不能因為要弘揚傳統而妨礙現代化的進程。不過,他自身真正的哲學興趣則在於解決個人存在的“意義選擇”和“終極關懷”問題,在於審美化的人生歸宿。——陳鵬

目錄

前言

第一章禮樂傳統

一、“羊大則美”:社會與自然

二、“樂從和”:情感與形式

三、“詩言志”:政治與藝術

第二章孔門仁學

一、“人而不仁如樂何?”:人性的自覺

二、“游於藝”、“成於樂”:人格的完成

三、“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人生的領悟

四、“我善惡吾浩然之氣”:道德與生命

五、“日新之謂盛德”:天人同構

第三章儒道互補

一、“逍遙遊”:審美的人生態度

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審美對象的擴展

三、“以神遇而不以目視”:關於意識

第四章美在深情

一、“雖體解吾猶未變兮”:生死再反思

二、“情之所鍾,正在我輩”:本體的探詢與感受

三、“立象以盡意”:想像的真實

第五章形上追求

一、“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永恆與妙悟

二、“脫有形似,握手已違”:韻味與沖淡

三、“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回到儒道

第六章走向近代

一、“師心不師道”:從情慾到性靈

二、“以美育代宗教”:西方美學的傳入

三、載體與範疇

結語

……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