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大學電力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電力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電力學院創建於1994年,其前身可追溯到建國前的中山大學電機工程系。1952年華南工學院建校時也設電機工程系,當時設定了發電廠電網及配電系統專業、發電站及變電所電機專修科,1953年全國院校調整被調整到華中工學院。

簡介

1958年復辦電機專業,培養了一屆學生後又停辦。1970年廣東的高等學校進行“調、並、遷、改”,原廣東工學院電力系統專業調入華南工學院,與華南工學院電工學科組合成立電力系。1972—1975年組建了電力與造船系,電力方面設電機電器、發電廠及電力系統、工業企業電氣化三個專業。1975年電力與造船系又分立為造船系和電力系,電力系仍設原三個專業,當時造船系籌建熱能動力專業,並於1985年開始招生。1994年6月,原電力系與造船系合併,組建能源交通學院。1994年10月由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電力工業局協商,經國家教育委員會和廣東省政府批准,聯合共建華南理工大學電力學院(將原電力系、造船系的熱能動力專業和廣東省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合併),設電力工程系、動力工程系、大專部、電力工程研究所。1997年8月,經廣東省科委、計委和經委批准,華南理工大學電力學院與廣東省電力工業局試驗研究所共建廣東省電力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特點

電力學院設立董事會。第一屆董事會由雙方派員11人組成,廣東省電力工業局吳希榮局長任主席,華南理工大學劉煥彬校長和省電力工業局張毓麟副局長任副主席,王野平、陳維英、田燕軍等人任董事。董事會對學院的辦學模式、發展規劃、教學改革以及共建經費的籌備與使用等重大事項進行決策和監督。學院設立院務委員會和院黨委,實行院長負責制,是學校的二級單位。
電力學院現有在讀博士生37人,工學碩士生253人,工程碩士生203人,本科生818人,成人專科生400人,成人專升本(函授)學生近500人。近三十年來,電力學院及其前身已經為國家輸送了合格的畢業生和各類人才6000多人。
電力學院有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一個博士授權點,工程熱物理、電機與電器、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四個碩士授權點。此外,還具有電氣工程和動力工程兩個領域招收工程碩士學位研究生。
電力學院以九號樓、電力實驗樓和熱工實驗樓作為辦公、科研和實驗基地,用房面積約有5600平方米。、建有電力系統動態模擬、高電壓試驗、繼電保護、自動裝置、電機學、電力電子和熱工等多個實驗室,購置了大批先進的儀器、設備和軟體,完全可以滿足教學和科研的需要。學院資料室有專業藏書數千冊,訂有雜誌刊物 72種。
省電力工業局為電力學院提供了廣州黃埔發電廠、東莞沙角發電總廠和從化抽水蓄能電站等幾個大型的現代發電廠作為學生的實習基地,校友郭錫泉和張樹華分別為院提供了廣州科琳電源設備有限公司、廣東四會互感器廠作為學生教學實習基地,給學院的教學實踐活動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學生的實踐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除了全校性的獎學金外,電力學院還與外合作設立了多個額度頗大的獎學金,如施耐德獎學金、ABB獎學金、省電力獎學金、陳清泉獎學金,還有西門子獎學金以及每年獎勵兩名的中華電力基金會獎學金等。這些獎學金對鼓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起到很大的鞭策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