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水電大學

華北水電大學,創建於1951年,占地面積2340畝,建築面積60多萬平方米。現有研究生、全日制在校本、專科生13000餘人。被評為 “河南省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校”、 “省級文明單位”、“省級文 明學校”等稱號,連續六年被授予“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稱號。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坐落在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之濱的鄭州市,是一所水利部與河南省共建,以工科 為主,理、工、農、經、管、文、法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高等本科院校。

學院創建於1951年,前身是北京水利水電學院,1969-1989年,曾先後搬遷到河北省磁縣岳城水庫和邯鄲市辦學,1990年遷到鄭州市現址。學院目前有兩個校區:老校區位於鄭州市北環路,新區位於鄭東新區龍子湖高校區,學校占地面積2340畝,建築面積60多萬平方米。現有研究生、全日制在校本、專科生13000餘人。學院師資力量雄厚,著名水利專家、國務院首屆學部委員汪胡楨曾於 1960~1978年在任院長18年。目前教職工中院士1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人員450餘人,講師、工程師等中級職稱人員近500餘人,青年教師中碩士、博士550餘人。

學院面向全國招生和就業。現有水利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土木與交通學院、機械學院、電力學院、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信息工程系、管理與經濟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外國語言系、法學系、建築學院、社科部、體育部、研究生處、人文藝術教育中心等17個教學單位和兩個二級學院;有41個全日制本科專業。

學校1981年獲得國家首批碩士學位授予權,目前共有水利水電工程、水工結構工程、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地質工程、水文學及水資源、農業水土工程、岩土工程、結構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計算機套用技術、機械設計與理論、流體機械與工程、套用數學等28個碩士點,其中3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學校有3個省部級一級重點學科,21個省部級二級重點學科。學校具有碩士研究生單考權資格,具有推薦並接受免試研究生資格、開展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資格和工程碩士招生培養資格。學校與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中國農科院農田灌溉研究所、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等20餘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

學院是水利部監理工程師定點培訓基地和建設部建設監理工程師定點培訓單位,培訓點遍布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每年為國家培訓監理工程師6000餘名,學院監理中心是全國高校唯一的建設監理甲級資質單位。 學院注重產學研相結合,主動參與地方經濟建設和國家大型水利工程,曾參與黃河小浪底、長江三峽、南水北調、東深港(東莞—深圳—香港)供水、珠江入海口疏浚等特大型工程的科研和監理工作,學院勘察設計研究院具有乙級資質,曾成功承接設計了第53屆世界小姐選美大賽主會場“美麗之冠”、鄭州市雜技館等省市重點、亮點工程。學院設立水利行業電大開放教育試點工作辦公室,負責全國水利行業電大開放教育的教學資源建設及生源組織與協調工作。2002年,成立了“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水利職業學院”,2005年又成立了“華北水利水電學院華信科技學院”,拓展了辦學空間,初步形成了多層次、多形式辦學的格局。

學院開展國際學術合作與交流工作歷史悠久,於1958年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還經常聘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來院講學,開展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活動,並先後選派優秀中青年教師到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加拿大、荷蘭、希臘、以色列、新加坡等國進修、考察或開展合作研究。學院還分別與美國史丹福大學、英國沃里克大學、俄羅斯建工學院、俄羅斯土木學院等國際知名學府建立了校際合作交流關係。 2002年,學院與美國托伊州立大學和匹茲堡州立大學簽訂《1—2—1中美人才培養計畫》,每年選拔在校大二本科生赴美留學兩年,再回校學習一年,成績合格者可獲得中美雙方大學學位。

學院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學生素質教育工作獨具優勢和特色,首創有大學生MMD(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鄧小平理論)學習研究會,被評為 “河南省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校”、 “省級文明單位”、“省級文 明學校”等稱號,連續六年被授予“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稱號。

50餘年來,學院先後為國家培養了各級各類專業技術人才10萬餘人,他們已經成為水利水電事業中的骨幹和 中堅。學院注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著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近年來學院的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高考第一 志願報考率及新生報到率均在河南省名列前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