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元紀年

華元紀年,又叫華元紀元法,全稱“中國岩系地標華元紀年中國時間數軸曆法順序紀年支系”,簡稱“華元”。

紀年理論體系


華元紀年
華元紀年,又叫華元紀元法,全稱“中國岩系地標華元紀年中國時間數軸歷法順序紀年支系”,簡稱“華元”,相對稱於“公元”,區別於“古六歷(黃帝歷、顓頊曆、夏曆、殷歷、周曆、魯歷)”,也有別於“皇帝年號(起源於西漢建元元年,即公元前140年)”,是中國當代地標學學者岩嶠創立的能夠側重貫通展現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中各歷史時期“中國時間數軸”史實起訖的紀年體系。華元紀元起源於中國文化(岩系)地標大系理論,是梳理中國5000年歷史史實並直接與世界各國歷史要紀進行時間數軸式的直觀比較的實用紀年體系。華元紀元法,既可以最大限度地便於中國人統一表達具有中國歷史文化特色紀年的意願和習慣,又可以便於中外人士相互之間運用自如地表達彼此共同擁有的世界歷史文化特色紀年的時間點和史實。

華元紀年年表
華元紀年5000年表
中華5000年
中華5000年第一個千年【華元前1000年(公前3000年)~華元前0001年(公元前2001年)】
中華5000年第二個千年【華元0001年(公前2001年)~華元1000年(公元前1000年)】
中華5000年第三個千年【華元1001年(公元前1001年)~華元2000年(公元元年,1年)】
中華5000年第四個千年【華元2001年(公元0001年)~華元3000年(公元1000年)】
中華5000年第五個千年【華元3001年(公元1001年)~華元4000年(公元2000年)】
華元前01世紀50年代
■華元前0146年中國夏王朝時期【即公元前2146年,中國朝代時年夏禹年間】中國夏王朝時期起始年
■華元前0146年~華元0234年中國夏王朝【即公元前2146年~前1766年、中國朝代時年夏禹年間~姒桀年間】
華元前基礎世紀初
■華元前0001年(公前2001年)中華5000年第一個千年結束年,華元前0001年:距今4011年(截至4010年)。
華元前基礎世紀30年代
■華元前0029年中國夏王朝(原始社會)【即公元前2029年,中國朝代時年夏王朝國王姒禹(大禹、夏禹)在位元年】
華元基礎世紀初
■華元0001年中國夏王朝【即公元前2000年,中國朝代時年夏王朝國王姒禹(大禹、夏禹)在位29年時】
■中華5000年第二個千年起始年,華元0001年(公前2001年):距今4009年(截至4010年)。
華元03世紀末
■華元0400年中國商王朝時期(奴隸社會)【即公元前1600年,中國朝代時年商湯年間】中國商王朝時期起始年
■華元0400年~華元0954年中國商王朝【即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中國朝代時年商太祖商湯元年~商紂王帝辛末年】
華元09世紀60年代
■華元0954年~華元1779年中國周王朝【即公元前1046年~前0221年、中國朝代年號無年號】
■華元0954年~華元1229年西周王朝0中國周王朝【公元前1046年~前0771年、西周王朝周武王姬發初年~西周王朝周幽王姬宮涅末年】
■華元1230年~華元1751年東周王朝0中國周王朝【公元前0770~前0249年、東周王朝(春秋時期)周平王姬宜臼初年~東周王朝(戰國時期)周順王(昭文君)姬傑末年】
華元09世紀60年代
■華元0954年西周王朝0中國周王朝時期【即公元前1046年,中國朝代時年西周文王姬昌初年】中國西周王朝時期起始年
華元10世紀初
■華元1001年(公元前1001年)中華5000年第三個千年起始年
■華元1001年(公元前1001年)中華5000年第三個千年起始年、華元1001年:距今3009年(截至4010年)。
華元11世紀60年代
■華元1159年即周王朝西周朝共和元年是中國傳統紀年起始年
■華元1159年西周王朝0中國周王朝【即公元前0841年,中國朝代時年周王朝西周朝周定公與召穆公(周召共和、共伯和)初年】中國中原歷史自此有了連續不斷的紀年體系。共和行政是中國歷史,尤其是編年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國漢代的歷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便從共和行政的第一年,即公元前841年,開始紀年。按照中國傳統紀年,自共和時期開始,中國的中原歷史有了連續不斷的紀年體系。從那時候起一直到今天,千百年來不曾間斷,共和元年是中國歷史得以保證延續的重要開端。在此之前,中國的歷史只能是傳說,時間脈絡十分模糊,只能夠通過文物考古追溯,準確性是不夠的。所以說,共和行政是對中國的歷史起了十分重要的里程碑式的作用。按《史記》卷十四《十二諸侯年表第二》,共和元年,歲次庚申,即公元前841年。
華元12世紀30年代
■華元1230年東周王朝(春秋與戰國時期)0中國周王朝【即公元前0770年,中國朝代時年東周(春秋時期)周平王姬宜臼初年】中國東周王朝時期起始年
華元12世紀30年代
■華元1230年東周王朝(春秋時期)0中國周王朝時期【即公元前0770年,中國朝代時年東周(春秋時期)平王姬宜臼初年】中國東周王朝(春秋)時期起始年
■華元1230年~華元1524年春秋時期0東周王朝0中國周王朝【公元前0770~前0476年、東周王朝(春秋時期)周平王姬宜臼初年~東周王朝(春秋時期)周敬王姬丐末年】
華元15世紀30年代
■華元1525年東周王朝(戰國時期)0中國周王朝時期【即公元前0475年,中國朝代時年東周(戰國時期)周簡王姬夷初年】中國東周王朝(戰國)時期起始年
■華元1525年~華元1751年戰國時期0東周王朝0中國周王朝【公元前0475~前0249年、東周王朝(戰國時期)周簡王姬夷初年~東周王朝(戰國時期)周順王(昭文君)姬傑末年】
華元17世紀80年代
■華元1779年中國秦王朝時期時期【即公元前0221年,中國朝代年號秦始皇秦王(趙氏嬴政)元年】中國秦王朝起始年
■華元1779年~華元1794年中國秦王朝【即公元前0221年~前0206年、中國朝代時年秦始皇元年~秦三世(子嬰)元年】
華元17世紀80年代
■華元1794年中國漢王朝時期【即公元前0206年,中國朝代年號漢0西漢高皇帝劉邦(無年號)】中國漢王朝起始年
■華元1794年~華元2220年中國漢王朝時期【即公元前0206年~0220年、中國朝代年號漢0西漢高皇帝劉邦(無年號)~漢0東漢孝獻皇帝(無廟號)劉協延康元年】
■華元1794年西漢0中國漢王朝時期【即公元前0206年,中國朝代年號漢0西漢高皇帝劉邦(無年號)】中國西漢王朝起始年
■華元1794年~華元2008年西漢王朝0中國漢王朝時期【即公元前0206年~公元0008年、中國朝代年號漢0西漢高皇帝劉邦無年號~西漢帝王(無諡號、無廟號)劉嬰初始元年】
■華元2025年~華元2220年東漢王朝0中國漢王朝【公元0025~公元0220年、建武(更始)年~延康元年年間】
華元18世紀60年代
■華元1859年西漢0中國漢王朝【即公元前0141年,中國朝代年號漢0西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建元元年】中國封建王朝年號為漢武帝發明,自西漢漢武帝治下使用“建元”年號,為中國年號起始初年
華元19世紀末年
■華元2000年(即公元元年)西漢0中國漢王朝時期【公元元年,中國朝代年號漢0西漢元宗、孝平皇帝劉衎元始3年,漢0西漢元宗、孝平皇帝劉衎元始元年】
華元20世紀初
■華元2000年(公元元年)中華5000年第三個千年結束年、華元2000年:距今2010年(截至4010年)。
華元20世紀初
■華元2001年(公元0001年),中華5000年第四個千年起始年。華元2001年(公元0001年)~華元3000年(公元1000年)——中華5000年第四個千年。中華5000年第四個千年起始年、華元2001年:距今2009年(截至4010年)
華元20世紀30年代
■華元2025年東漢0中國漢王朝時期【即公元0025年,中國朝代年號漢0東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建武元年】中國東漢王朝起始年
華元22世紀20年代
■華元2220年中國三國時期【即公元前0220年,中國朝代年號三國0魏文帝曹丕黃初元年】中國三國時期起始年
■華元2220年~華元2265年魏起始年0中國三國時期【公元0220年~265年、魏(三國)黃初年~鹹熙年年間】
■華元2221年~華元2263年蜀起始年0中國三國時期王朝【公元0221年~0263年、蜀漢(三國)章武年間~景元年年間】
■華元2222年~華元2280年吳起始年0中國三國時期王朝【公元0222年~0280年、吳(三國)黃武年間~天紀年年間】
華元22世紀70年代
■華元2265年~華元2420年中國晉王朝時期【即公元前0265年~0420年、中國朝代年號晉0西晉世祖、武帝司馬炎泰始元年~晉0東晉晉恭帝司馬德文(無廟號)元熙2年】
■華元2265年西晉0中國晉王朝時期【即公元前0265年,中國朝代年號晉0西晉世祖、武帝司馬炎泰始元年】中國西晉王朝起始年
■華元2317年~華元2420年東晉王朝0中國晉王朝時期【即公元0317年~公元0420年、中國朝代年號晉0東晉中宗、晉元帝司馬睿建武元年~晉0東晉晉恭帝司馬德文(無廟號)元熙2年】中國五胡與十六國、晉王朝時期
華元23世紀初年
■華元2304年中國二八五政局動盪時期(五胡十六國與南北王朝時期)【即公元前0304年,中國朝代年號成漢(十六國)建初元年】中國二八五政局動盪時期(五胡十六國與南北王朝時期)起始年
■華元2304年~華元2589年中國二八五政局動盪時期【即公元0304年~0589年、中國朝代年號成漢(十六國)建初元年~陳(南北朝南朝)禎明三年】
華元23世紀初年
■華元2304年中國五胡與十六國(中國東晉)時期起始年
■華元2304年~華元2439年中國五胡與十六國時期(中國東晉時期)【即公元0304年~0439年、中國朝代年號成漢(十六國)建初年~永和年(北涼)年間】
華元23世紀20年代
■華元2317年東晉0中國晉王朝時期【即公元0317年,中國朝代年號晉0東晉中宗、晉元帝司馬睿建武元年】中國東晉王朝起始年
華元23世紀90年代
■華元2386年中國南北王朝時期【即公元前0386年、中國朝代年號北魏(南北朝北朝)登國元年】中國南北朝時期起始年
■華元2386年~華元2581年北朝0中國南北王朝時期【公元0386年~0581年、北魏(南北朝北朝)登國元年~永熙年年間】
■華元2420年~華元2589年南朝0中國南北王朝時期【即公元前0420~0589年,中國朝代年號北魏(南北朝北朝)登國元年~禎明年年間】
華元24世紀20年代
■華元2420年南朝0中國南北王朝時期【即公元前0420年,中國朝代年號北魏(南北朝北朝)登國元年】中國南北朝時期起始年
華元25世紀初
■華元2502年中國南北王朝時期0南朝•梁【即公元前0502年,中國朝代年號梁天監元年】梁立國。
華元25世紀40年代
■中國南北王朝時期
■華元2534年中國南北王朝時期0北朝•東魏【即公元前0534年,中國朝代年號東魏獻宗孝靜帝元善見天平元年】東魏立國。
■華元2535年中國南北王朝時期0北朝•西魏【即公元前0535年,中國朝代年號西魏帝(南陽王)元寶炬大統元年】西魏立國。
華元25世紀50年代
■華元2550年中國南北王朝時期0北朝•北齊【即公元前0550年,中國朝代年號北齊天保元年】北齊立國。
華元25世紀60年代
■中國南北王朝時期
■華元2555年中國南北王朝時期0北朝•西梁【即公元前0555年,中國朝代年號西梁大定元年】西梁立國。
■華元2557年中國南北王朝時期0南朝•陳【即公元前0557年,中國朝代年號陳永定元年】陳立國。
■華元2559年中國南北王朝時期0北朝•北周【即公元前0559年,中國朝代年號北周武成元年】北周立國。
華元25世紀90年代
■華元2581年中國隋王朝時期【即公元0581年,中國朝代年號隋開皇元年】中國隋王朝時期起始年
■華元2581年~華元2618年中國隋王朝時期【即公元0581年~0618年、中國朝代年號隋開皇元年~隋皇泰二年】
華元26世紀20年代
■華元2618年中國唐王朝時期【即公元0618年,中國朝代年號唐高祖李淵武德元年】中國唐王朝時期起始年
■華元2618年~華元2907年中國唐王朝時期【即公元0618年~0907年、中國朝代年號唐高祖李淵武德元年~唐天佑四年】
華元26世紀90年代
■華元2684年~華元2704年(武)周0中國唐王朝【即公元0684年~0704年、(武)周文明年~嗣聖年年間】(武)周新政(代政自立的新朝)王朝(又稱大周、武周、南周,革“唐”命,改國號“唐”為“周”)有帝王1位、朝政壽命總計20(15)年,特點: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時期(在位時間公元690-705年),自號“聖母神皇”。武則天從參與朝政,自稱皇帝,前後執政近半個世紀,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歷史功績,昭昭於世。
華元29世紀初年
■華元2907年中國遼王朝時期【即公元0907年,中國朝代年號遼太祖耶律億(阿保機)無年號】中國遼王朝時期起始年
■華元2907年~華元3125年中國遼王朝時期【即公元0907年~1125年、中國朝代年號遼太祖耶律億(阿保機)無年號~遼順宗耶律延禧(阿果)保大5年】
華元29世紀初年
■華元2907年中國五代十國時期【即公元0907年,中國朝代年號後梁(五代)開平元年】中國五代十國時期起始年
■華元2907年~華元2960年五代時期0中國五代十國時期【即公元0907年~0960年、年間~00年間】五代的更迭和十國的割據,自唐中和四年(884)黃巢之亂結束後,唐朝名義上還存在二十餘年。但朝廷威權這時更加衰微,新舊藩鎮林立,戰爭不休。國家分裂的傾向日益明顯。五代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除後梁一個短暫時期以及後唐都洛陽外,後梁大部分時期和其他三代都以開封為首都。五代為期五十四年,有八姓稱帝,共十四君。後梁和後周的君主是漢族人,後唐、後晉、後漢的君主是沙陀族人。他們都建國於華北地區,疆土則以後梁最小,後唐最大。
■華元2907年~華元2979年十國時期0中國五代十國時期【即公元0907年~0979年】“十國”,是在唐朝之後,與五代幾乎同時存在的十個相對較小的割據政權的統稱。其中南方有九個,即:吳、南唐、吳越、楚、前蜀、後蜀、南漢、南平(荊南)、閩,北方一個:北漢。十國是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北漢建國於今山西境內,其餘九國都在南方。十國與五代並存,但各國存在時間長短不一,如吳越,割據於唐亡以前,直到五代結束後才為北宋所滅。疆土則南平最小,南唐最大。
華元29世紀30年代
■華元2926年中國遼王朝•東丹(遼朝屬國,亦稱東遼)【即公元0926年、中國朝代年號東丹遼義宗突欲(耶律倍)甘露元年】
華元29世紀60年代
■華元2960年中國宋王朝時期【即公元0960年,中國朝代年號北宋建隆元年】中國宋王朝時期起始年
■華元2960年~3279年中國宋王朝時期【即公元0960年~1279年、中國朝代年號建隆元年~祥興二年】
■華元2960年~3127年中國宋王朝時期•北宋【即公元0960年~1127年、中國朝代年號北宋建隆元年~靖康二年】
■華元3127年~3279年中國宋王朝時期•南宋【即公元1127年~1279年、中國朝代年號南宋靖康二年~祥興二年】
華元30世紀初
■華元3001年(公元1001年)中華5000年文明史後期5000年的起始點:為中華5000年全程起始點後的80~100%階段,華元3000年:距今1010年(截至4010年)。
華元30世紀40年代
■華元3032年中國西夏王朝時期【即公元1032年,中國朝代年號西夏顯道元年】中國西夏王朝時期起始年
■華元3032年~華元3227年中國西夏王朝【即公元1032年~1227年、西夏顯道年~寶義年年間】
華元31世紀20年代
■華元3115年中國金王朝時期【即公元1115年,中國朝代年號金受國元年】中國金王朝時期起始年
■華元3115年~華元3234年中國金王朝時期【即公元1115年~1234年、中國朝代年號金受國元年~金盛昌元年】
■華元3123年中國遼王朝•北遼【即公元1123年、中國朝代年號北遼蕭普賢女德興2年、遼英宗耶律術烈神曆元年】
■華元3124年中國遼王朝•西遼【即公元1124年、中國朝代年號西遼遼德宗耶律大石延慶(康國)元年】
華元31世紀30年代
■華元3127年中國宋王朝時期•南宋【即公元1127年,中國朝代年號南宋建炎元年】中國宋王朝•南宋時期起始年
華元32世紀初年
■華元3206年中國元王朝時期•【即公元1206年,中國朝代年號元成吉思汗元年】中國元王朝時期起始年
■華元3206年~3270年中國元王朝【即公元1206年~1270年、中國朝代年號成吉思汗元年~至正三十年(明洪武三年)】
華元32世紀20年代
■華元3217年中國遼王朝•西遼【即公元1217年、中國朝代年號西遼遼文顥皇帝天禧39年】
華元33世紀70年代
■華元3368年~華元3402年•北元0中國元王朝【公元1368年~1402年、北元洪武元年~明建文四年年間】
華元33世紀70年代
■華元3368年中國明王朝時期【即公元1368年,中國朝代年號明洪武元年】中國明王朝時期起始年
■華元3368年~3644年中國明王朝時期【即公元1368年~1644年、中國朝代年號明洪武元年~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
■華元3364年~華元3368年中國明王朝時期•西吳【公元1364年-1368年、元朝末年年間】明王朝前期(元明過渡帶),特點:朱元璋建立的元末起義政權。
華元36世紀20年代
■華元3616年~華元3644年後金0中國清王朝•清王朝前期(明清過渡帶)【公元1616年~1644年、後金(前清)天命~崇德年間】
華元36世紀50年代
■華元3644年~華元3662年中國明王朝時期0南明時期•明王朝後期(明清過渡帶)【公元1644年-1662年年、南明弘光~永曆年間】
華元36世紀50年代
■華元3644年中國清王朝時期【即公元1644年,中國朝代年號清順治元年】中國清王朝時期起始年
■華元3644年~3911年中國清王朝時期【即公元1644年~1911年、中國朝代年號清順治元年~清宣統三年】
華元36世紀70年代
■華元3662年~華元3683年中國明王朝時期0明鄭•明王朝後期(明清過渡帶)【公元1662年-1683、明末年間】
華元38世紀60年代
■華元3851年~3864年之間中國太平天國時期【即公元1851年~1864年、無年號】
華元39世紀20年代
■華元3912年中華民國時期【即公元1912年,中國現代時年共和國元年】中華民國時期起始年
■華元3912年~華元3949年中華民國時期【即公元1912年~1949年、中國現代時年民國元年~38年】
華元39世紀50年代
■華元3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即公元1949年,中國當代時年共和國元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起始年
■華元3949年~今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即公元1949年~今年、中國當代時年共和國元年~今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