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查

菊花茶是用菊花的頭狀花序的乾品沖泡的茶。也有用中藥藥材野菊花沖泡代茶飲。

 
產地
浙江桐鄉和湖州的杭白菊和黃山之巔的黃山貢菊比較有名。
產於安徽亳州的亳菊、滁州的滁菊、產於四川中江的川菊和產於浙江德清的德菊都有很高的藥效。
製法與飲用
菊花被採摘下來,經過蒸氣殺青之後,曬乾至含水率70%以下,手捻花瓣即成粉碎時,便可備用。
泡飲菊花茶時,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每次放上四、五粒新鮮或曬乾的菊花,再用沸水沖泡即可。飲菊花茶時可在茶杯中放入幾顆冰糖,這樣喝起來味更甘。
功效
《本草綱目》中對菊花茶的藥效有詳細的記載:性甘、味寒,具有散風熱、平肝明目之功效。
《神農本草經》認為,白菊花茶能“主諸風頭眩、腫痛、目欲脫、皮膚死肌、惡風濕痹,久服利氣,輕身耐勞延年。”
菊花茶可以清熱去火,對口乾、火旺、目澀,或由風、寒、濕引起的肢體疼痛、麻木的疾病均有一定的療效。
菊花能對治療眼睛疲勞、視力模糊也有很好的療效,中國自古就知道菊花能保護眼睛的健康,除了塗抹眼睛可消除浮腫之外,平常就可以泡一杯菊花茶來喝,能消除眼睛疲勞,如果每天喝三到四杯的菊花茶,對恢復視力也有一定作用。
健康的人平時也可當開水飲用,是老少皆宜的茶飲品。
【性味歸經】甘、苦,微寒。歸肺、肝經。
【功能主治】散風清熱,平肝明目。用於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
【藥理作用】
1.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菊花水煎醇沉製劑對離體兔心有顯著擴張冠脈,增加冠脈流量的作用。於接近心插管的恆壓灌流液中注入1g生藥時,可使2分鐘內冠脈流量增加約62%,並使心率平均減慢20%左右。較大劑量對在位犬心,亦可致冠脈流量平均增加40%左右,心肌耗氧量平均增加27%。對電刺激兔中樞神經引起的缺血性心電圖ST段壓低有減輕作用,心率無變化或減慢,與離體兔心實驗結果基本一致。對實驗性冠脈粥樣硬化兔的離體心臟,也能增加冠脈流量和提高心肌耗氧量。對菊花水提醇沉製劑以乙酸乙酯、氯仿提取分為不同部分,各部分對增加冠脈流量等均有作用。但均不及原製劑作用強度,說明菊花含有多種心臟活性成分,體現對心臟的協同作用。在對菊花酚性成分研究中發現,杭白菊酚性部分可以增加豚鼠離體心臟冠脈流量,提高小鼠對減壓缺氧的耐受能力,總之菊花製劑能擴張冠脈,從而減輕心肌缺血狀態,雖有使心收縮力加強與耗氧量增加的作用,但似仍以擴張冠脈占優勢。
2.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菊花水煎劑或水浸劑,體外試驗對多種致病菌,以及流感病毒PR8和鉤端螺旋體均有一定抑制作用,MIC約為1 :10-1 :80。小鼠體內抑菌試驗表明,新鮮全草(地上部分)加水蒸餾所得的揮髮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福氏痢疾桿菌等抑菌作用較強,對綠膿桿菌作用甚弱,對肺炎雙球菌無效。
3.其它作用:
大鼠口服菊花水煎劑3周后,抑制其肝微粒體羥甲基戊二醯輔酶A還原酶的活力,並能激活肝微粒體膽固醇7a-羥化酶。菊花與牛膝,熟地,山藥合用可延長家蠶齡期,影響小鼠血液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性和過氧化脂質的含量。菊花散劑給兔灌胃,有縮短凝血時間的效果,焙成炭藥的散劑作用較生藥有所增強。菊花製劑還能抑制皮內注射組胺所致的局部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其10mg的效力和蘆丁2.5mg相當。
【中藥化學成分】
花含揮髮油,成分主要為龍腦(borneol),樟腦(camphor),菊油環酮(chrysanthenone),還含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大波斯菊甙(cosmosiin)即芹菜素-7-O-葡萄糖甙(apigenin-7-O-glucoside)[1],刺槐甙(acacetin-7-Orhamnoglucoside),芹菜素(apigenin),芹菜素-7-O-鼠李葡萄糖甙(apigenin-7-O-rhamnoglucoside),刺槐素-7-O-葡萄糖甙(acacetin-7-O-glucoside)槲皮素-3-O-半乳糖甙(isorhamnetin-3-O-galactoside),木犀草素-7-O-鼠李葡萄糖甙(luteolin-7-O-galactoside),木犀草素-7-O-鼠李葡萄糖甙(luteolin-7-O-rhamnogside)[2],木犀草素(luteolin),β-欖香烯(β-elemene),百里香酚(thymol),二十一烷(heneicosane),二十三烷(tricosa-ne),二十六烷(hexacosane)[3],以及糖類和胺基酸[4]。
【用法用量】 5~9g 。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密閉保存,防霉,防蛀。
(1)菊花疏風較弱,清熱力佳,用於外感風熱常配桑葉同用,也可配黃芩、山梔治熱盛煩躁等症。菊花治目赤腫痛,無論屬於肝火或風熱引起者,均可套用,因本品既能清肝火,又能散風熱,常配合蟬衣、白蒺藜等同用。如肝陰不足,眼目昏花,則多配生地、杞子等同用。菊花清熱解毒之功甚佳,為外科要藥,主要用於熱毒瘡瘍、紅腫熱痛之症,特別對於疔瘡腫痛毒尤有良好療效,既可內服,又可搗爛外敷。臨床上常與地丁草、蒲公英等清熱解毒之品配合套用。菊花能平降肝陽,對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目眩暈,往往與珍珠母、葛藤等配伍套用。
(2)菊花一藥,主要分白菊、黃菊、野菊。黃、白兩菊,都有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白菊花味甘、清熱力稍弱,長於平肝明目;黃菊花味苦,泄熱力較強,常用於疏散風熱;野菊花味甚苦,清熱解毒的力量很強。野菊的莖、葉,功用與花相似,無論內服與外敷,都有功效。桑葉與菊花,均能疏散風熱,清泄肺肝,故在外感風熱、發熱頭痛及目赤腫痛等症,兩藥往往相輔為用。但桑葉疏風清肺的功效較好,故治肺燥咳嗽,往往用桑葉而不用菊花;菊花則長於平肝陽,且能清熱解毒。
我國古代又稱菊花為“節花”和“女華”等。又因其花開於晚秋和具有濃香故有“晚艷”、“冷香”之雅稱。菊花歷來被視為孤標亮節、高雅做霜的象徵,代表著名士的斯文與友情的真誠。
【保健價值】菊花不僅有觀賞價值,而且藥食兼優,有良好的保健功效。
●菊花酒:由菊花加糯米、酒麴釀製而成,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菊花粥:將菊花與粳米同煮製粥,濡糯清爽,能清心、除煩、悅目、去燥。
●菊花茶:用菊花泡茶,氣味芳香,可消暑、生津、祛風、潤喉、養目、解酒。
●菊花糕:把菊花拌在米漿里,蒸製成糕,或用綠豆粉與菊花制糕,具有清涼去火的食療效果。
●菊花餚:由菊花與豬肉、蛇肉炒或與魚肉、雞肉煮食的“菊花肉片”,葷中有素,補而不膩,清心爽口,可用於頭暈目眩、風熱上擾之症的治療。
●菊花羹:將菊花與銀耳或蓮子煮或蒸成羹食,加入少許冰糖,可去煩熱、利五臟、治頭暈目眩等症。
菊花膏:以鮮菊花加水煎熬,濾取藥汁並濃縮,兌入煉好的蜂蜜,製成膏劑,具有疏風清熱、明目之效用。
●菊花枕:將菊花瓣陰乾,收入枕中,對高血壓、頭暈、失眠、目赤有較好療效。
●菊花護膝:將菊花、陳艾葉搗碎為粗末,裝入紗布袋中,做成護膝,可祛風除濕、消腫止痛,治療鶴膝風等關節炎。
●菊花香氣:有疏風、平肝之功,嗅之,對感冒、頭痛有輔助治療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