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泉紋熨斗及紋飾拓片

莽泉紋熨斗及紋飾拓片

中國古代青銅器,是熨燙衣服的用具。

基本信息

莽泉紋熨斗及紋飾拓片莽泉紋熨斗及紋飾拓片

高5.9厘米,寬36.7厘米。

鑑賞要點

圓盆形斗,折沿,圓底,長柄。斗內鑄有一組莽泉紋。應是西漢末王莽時造器。今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

關鍵字

熨斗:古代青銅熨斗。有的有“熨斗直衣”的銘文,說明是熨燙衣服的用具。圜腹,寬中沿,有長柄。盛行於漢魏。

西漢

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又稱前漢,與東漢(後漢)合稱漢朝。是中國古代秦朝之後的大一統封建王朝。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劉邦稱皇帝,國號漢,史稱西漢,劉邦即漢太祖高皇帝。公元9年1月10日,王莽自立為皇帝,改國號為新,西漢滅亡。西漢共有十四帝,歷經211年。西漢是中國文化發展的一個高峰,社會經濟、文化全面發展,對外交往的日益頻繁,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西漢定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陵寢遍布關中,文物遺存十分豐富,顯示出“漢並天下”、多姿多彩的時代風貌。

熨斗的歷史

熨燙衣料用具。古稱“熨斗”,亦稱“火斗”、“金斗”。古代銅熨斗,有的有“熨斗直衣”的銘
漢代熨斗
文,說明它是熨燙衣服的用具。熨斗,在我國漢代時已是家庭的用具。漢魏時期的熨斗,用青銅鑄成,外型呈圜腹、寬口沿,有長柄。有的熨斗上,還鏤有“熨斗直衣”的銘文。熨斗這個名稱的來歷,一是取象徵北斗之意,二是熨斗的外形如同古代一種烹調用具“熨斗”,熨斗像一隻沒有腳的平底鍋,熨衣前,把燒紅的木炭放在熨斗里,待底部熱得燙手了再使用,所以,又叫“火斗”。也有把熨斗叫做“北斗”、“金斗”的。“金斗”則是採用鎏金工藝精製的熨斗,那不是一般的民間用品。
約16世紀,荷蘭裁縫使用空心的盒型大熨斗,把燒紅的鐵板從背後的門放入熨斗加熱。18世紀最常用的是鐵鑄的實心熨斗,人們往往交替使用兩個熨斗:一個熨衣服,一個放在炭火上加熱。電熨斗源於美國,查德森把電能轉為熱能,研製成電熨斗。1932年,出現了可調溫的電熨斗。1953年,噴霧蒸汽式電
清代熨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