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稅英

莫稅英

莫稅英,女,漢族,中共黨員,1967年11月生,現任廣西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學生黨總支副書記、學工部部長,負責第一臨床醫學院學生工作。從1999年9月開始從事輔導員工作。2009年兼任2009級7班輔導員。

基本信息

踐行愛的教育

莫稅英 莫稅英

教師如燭,師德如光。在莫稅英的工作日記上寫著:輔導員的工作是"愛的教育"工作,只有真正關愛學生,懂得付出,才能成為一名好老師。從事輔導員工作11年來,她像愛親人一樣愛自己的學生,對學生成長成才傾注滿腔熱情。她常說:"我們培養的是未來的白衣天使,應該具有一種大愛精神,這就要求我們輔導員首先要愛學生,用行動詮釋愛、傳播愛"。在宿舍、教室、操場常常可以看到她和學生在一起的身影,她的手機始終24小時開機,以便學生隨時都可以找到她。多來年她養成了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學生的成長故事記錄下來的習慣,現今已記錄下了十多本厚厚的工作筆記。雖然所帶的班級多,學生數量大,可她對90%以上的學生都了如指掌,學生都稱她為"活電腦"。在學生眼中,她不僅是一位好老師,更是一位待人真誠、熱心的"知心大姐",同學們都喜歡找她談心,向她敞開心扉。一次,莫稅英在走訪宿舍中,發現一名學生情緒低落,細心的她詳細詢問原因,了解到他父母出了車禍,爸爸去世,媽媽重傷住院,打擊很大,她及時並堅持對其進行心理撫慰和創傷治療,還積極幫助其向車主理賠和申請臨時困難補助,使其很快擺脫了心靈和經濟上的困境。一名學生畢業應聘到雲南某醫院工作,由於醫院沒有兌現當初的承諾,低廉的報酬、艱苦的環境及超負荷的工作,使學生難以承受。當他向莫稅英哭訴時,她當即核實情況,向領導匯報,並建議其回校另外擇業。當時多數單位都已招聘完畢,她逐個和用人單位打電話聯繫,千方百計推薦其就業,"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個月的努力,最終成功地向廣東韶關一家醫院推薦其就業。教師節前,他發來簡訊:"莫老師,您對我的愛給了我無窮的力量,也傳授了我作為一名醫生最核心的品質--愛,感謝您!"。像她這樣用愛心呵護學生的事例不勝枚舉,11年來她帶過的每一個學生,他們的成長都凝結著她濃濃的愛,也正是她的愛,感染和薰陶了每個學生,讓他們懷著愛走上各級醫療工作崗位。

引領學生秉承大醫精誠

醫者,救死扶傷,不求回報。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大醫必有大德,醫學作為一門嚴謹的經驗科學,教師的師德師風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醫德醫術。身為輔導員,莫稅英深知培養醫學生高尚的職業道德、精湛的醫術以及樹立優良的人格品質在學生成長成才中的份量和自己肩上的責任。

莫稅英十分注重對醫學生進行思想引導、人文引領和醫學專業思想教育,培養他們高尚的醫德,鼓勵他們攀登醫學高峰,促進他們的全面成才成長。她通過制訂和實施各項管理制度,開展各種爭先創優活動,四、六級過級率競賽、先進班集體評比活動、班級學習競賽、英語演講比賽、英語戲劇比賽和辯論賽以及開設年級網站、出版年級學習簡報、舉行臨床操作技能大賽,舉辦"醫者仁心"、"如何成為一名優秀醫學生?"、"如何學好臨床專業課?"、"實習了,你準備好了嗎?"、"站在畢業的時間表上,你是怎樣的狀況?"等主題班會,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湧現一大批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為培養醫學生的高尚醫德和精湛醫術打下良好的基礎。

莫稅英深深意識到,"醫學生要培養'愛'的品質,就要多參加社會實踐,早接觸社會,在實踐中學會愛自己、愛他人、愛社會"。多年來,她不辭辛勞地組織大學生走出校門,深入社會,到各級福利院、社區、革命老區、貧困山區開展義診、預防愛滋病宣傳和調查、"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東協志願者活動等一百多次,其中堅持5年到"安琪之家"為腦癱兒童服務,培養學生"愛"的品質。現在學生們已形成了一到寒暑假和各種節假日,就組隊開展為基層民眾服務的習慣。學生們的義舉深受社會各界好評,多次被媒體報導。所帶的分團委和團支部多次獲自治區級和校級"五四紅旗團組織"稱號。

莫稅英還特別鼓勵學生早接觸科研,提高學生的專業學習熱情和科研能力,親自組建首屆本科循證醫學科研攻關小組,教育和指導學生積極探索和研究,勇攀科學高峰。經過短短一年的努力,循證醫學攻關小組取得突出成績,學生譚愛花和廖存在《英國外科學》雜誌上發表了影響因子為4.92的文章,被SCI收錄,實現了學校零的突破。到2009年學生共發表10篇SCI文章,創廣西高校之首。

走進學生的心靈

師者為師亦為友。莫稅英認為"輔導員是做人的工作,要走進學生的心靈,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通過學習和培訓,2004年她獲得了國家心理諮詢師資格,工作中她充分利用心理學的特長,通過定期的專題講座、團體輔導、個別諮詢和開設《當代青年心理學》、《人際關係心理學》課程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開發學生心理潛能。她還特別注重對學業困難學生、問題學生和沉迷網路遊戲學生的教育,堅持對他們進行長期的心理輔導、行為矯正、心理脫敏和有效管理。曾經有兩名學生,因沉迷於網路遊戲而留級,其中一名兩次留級,他們都有多門功課需重修,面臨著退學的危險。為了挽救他們,把他們從網癮的泥潭中救出來,她始終秉持著一股不拋棄、不放棄的韌勁,堅持對他們進行教育、指導和心理脫敏治療,並進行有效的管理,安排黨員、班乾進行"多對一"的幫扶,還曾經多次在深夜親自去網咖找他們。經過漫長而艱苦的教育,他們終於戒除網癮,完成學業並就業。家長多次通過簡訊和電話,再三表示感謝,並說"我對自己的孩子都沒信心了,想不到莫老師不離不棄,是您挽救了他"。多年來,共有18名留級生和16名沉迷網路遊戲的學生在她的教育和幫助下,順利完成學業。

走專業化、職業化之路

在做好輔導員工作的同時,莫稅英始終注重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能力。她深知欲給學生一滴水,老師要先有一桶水。作為學生的人生導師,生活良師和知心朋友,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多年來,為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她堅持學習和培訓,注重實際工作和理論研究相結合,積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探索新時期學生工作的新途徑、新路子。主持和參與了《廣西"90後"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引導問題研究》等廣西區課題和學校課題13項,先後在《學術論壇》、《學校黨建和思想教育》、《高教論壇》、《中國教育理論》等刊物上發表論文20多篇。2009年論文獲教育部"建國60周年高校黨建理論與實踐"徵文比賽三等獎。由於工作出色,莫稅英先後榮獲自治區"優秀輔導員"等10多項榮譽。

桃李競芳菲,青春領路人。莫稅英在11年的輔導員工作中用愛心對待每一個學生,為醫學生們的健康成長傾注了心血和滿腔的愛。她始終踐行"小愛鑄大愛,師德育醫德"的誓言,贏得了學校的肯定、同事們的好評和學生們的愛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