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礪鋒說唐詩

莫礪鋒說唐詩

2008年“百家講壇”欄目最受歡迎節目之一。其餘四講也錄製完成,即將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播出。《詩歌唐朝》的全部十四個專題,現已結集成《莫礪鋒說唐詩》一書,由鳳凰出版社出版,廣大讀者可以先睹為快。

基本信息

作 者: 莫礪鋒
出 版 社: 鳳凰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9-1
字 數: 205000
版 次: 1
頁 數: 203
印刷時間: 2008/09/01
開 本: 16開
印 次: 1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807291862
包 裝: 平裝
主 題 詞: 莫礪鋒 唐詩
所屬分類: 圖書 >> 文學>> 中國現當代詩歌
定價:¥22.00

編輯推薦

本書以作者在CCTV-10百家講壇所作,同名講座為基礎整理潤色而成。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熟讀了三百首唐詩,就具備了基本的寫詩能力,可見國人對唐詩的推崇。唐詩是一座氣象萬千的深山,奼紫嫣紅,千姿百態,充滿活力。要想感受唐詩的魅力,就需要一個熱心的導遊,帶領遊客進山賞景,領略其博大精深。南京大學莫礪鋒教授以《詩歌唐朝》的總題目講解唐詩,前後共十四講,分別為“詩歌唐朝”、“詠懷述志”、“詠史明志”、“滄海桑田”、“君子之交”、“美麗情歌”、“”天倫之情、“民生疾苦”、“憂國情懷”、“邊塞豪情”、“”壯麗河山、“田園情趣”、“離愁別恨”、“時光節候”,其中十講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陸續播出,廣受大眾歡迎,成為

內容簡介

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一貫堅持“讓專家、學者為百姓服務”的宗旨,在專家、學者和百姓之間架起一座橋樑——“一座讓專家通向老百姓的橋樑”,從而達到普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目的。《百家講壇》欄目,堅持“《百家講壇》,壇壇都是好酒”的節目製作理念,不斷培養專家、學者的公眾意識,不斷強化媒體為客群著想的服務意識。 
唐詩乃中國文學之瑰寶,影響著世代中國人,它的經典詩句,每一個中國人都耳熟能詳。其詩人之眾、詩篇之富、成就之高、影響之大,是其他時代和其他文學體裁所無法比擬的。僅清代御定的《全唐詩》就收錄詩人2200多人、詩作近50000首。這個數字還不是唐詩的全部,後人在此基礎上,又補充詩人1500多人、詩作5000多首。後人整理出版的各種唐詩選本,其數量更是無法統計。因此,在後人心目中,“唐詩”這個詞就標誌著登峰造極的詩歌成就。
唐詩為什麼歷久彌新?唐詩為什麼激動人心?唐代詩人如何抒發大漠風煙的邊塞豪情,又如何體現雞犬桑麻的田園情趣?李白如何傲視公卿,杜甫又如何憂國憂民?唐人怎樣歌唱春樹暮雲的友誼和青梅竹馬的愛情?折柳送別、陽關三疊的習俗在唐詩中如何展現?雙鯉尺素、雁足系書在唐詩中如何運用?凡此種種,莫礪鋒教授都將在《莫礪鋒說唐詩》中為你娓娓道來。

作者簡介

莫礪鋒:1949年4月出生,江蘇無錫人。1979年至1984年師從南京大學中文系程千帆教授攻讀研究生,獲博士學位,成為中國內地第一位本土文學博士。現為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博士生導師,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宋代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杜甫研究會副會長。兼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校人文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安徽師範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
出版有《江西詩派研究》、《杜甫評傳》、《朱熹文學研究》、《古典詩學的文化觀照》、《唐宋詩歌論集》、《杜甫詩歌講演錄》、《浮生瑣憶》、《莫礪鋒詩話》、《漫話東坡》等著作,在《文學遺產》、《文學評論》、《中國社會科學》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80餘篇。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古代文學藝術與現代中國社會”首席專家。曾獲江蘇省優秀研究生導師稱號。

目錄

第一講 詩歌唐朝
第二講 詠懷述志
第三講 詠史明志
第四講 滄海桑田
第五講 君子之交
第六講 美麗情歌
第七講 天倫之情
第八講 民生疾苦
第九講 憂國情懷
第十講 邊塞豪情
第十一講 壯麗河山
第十二講 田園情趣
第十三講 離愁別恨
第十四講 時光節候
附錄

後記

書稿整理完了,有些情況需要向讀者朋友(他們中有不少人也是我的聽眾朋友)作個交代。
雖然我在南京大學的講台上已經站立二十多個春秋了,但當我踏上“百家講壇”的時候,心裡仍然有點發虛,就像剛畢業留校試講時一樣。因為我在大學裡講課,無論是針對本科生還是研究生,我講課的對象都是明確的。我備課時就知道我應該講什麼,也知道同學們想聽什麼。我講的課程都有明確的大綱,有些還有規定的教材,我的學生都具有基本相同的知識背景。只要我認真地備了課,我走上講台時心裡總是很踏實的。但是“百家講壇”就不同了,它的聽眾身份各異,它的內容也就眾口難調。2002年南大慶祝百年校慶時,央視科教頻道的編導到南大來錄製我講的《杜甫的文化意義》。那是在南大的教室里講的,聽眾基本上都是中文系的師生,我講的內容與風格都與平時的講課差不多,講完後還當場回答了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那次講座的內容後來分為兩講在“百家講壇”欄目中播出了,但畢竟不是在央視的演播廳里錄製的,並沒有為我真正走上“百家講壇”提供經驗。
2007年6月,央視科教頻道的解如光、張長虹兩位編導專程來到南大,約請我為“百家講壇”講唐詩。我當即再三推辭。我深知自己不適合上電視,南大的同學常說我“不苟言笑”,一個“不苟言笑”的人怎能在電視螢幕上講演呢?更重要的原因是,我雖然很少觀看“百家講壇”,“百家講壇”類圖書也唯讀過一本王立群教授贈送的《王立群讀(史記)之漢武帝》,但我知道幾位當紅的主講人都是講歷史或小說的,要想在“百家講壇”獲得較好的效果,一定要多講故事。

書摘插圖

第一講 詩歌唐朝
中國有一句俗話:“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熟讀了三百首唐詩,就能具備基本的寫詩能力,可見國人對唐詩的推崇。千百年來,人們總是把一個朝代的名稱——“唐”,和一種文學的體裁——“詩”,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組成了一個約定俗成的專有名詞——“唐詩”。在後人心目中,“唐詩”這個名詞自身就標誌著登峰造極的詩歌成就。那么,唐詩為什麼能在如此長久的年代裡一直得到人們的推崇?唐詩中的名篇名句千百年來家喻戶曉,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其中的奧秘究竟在哪裡?唐朝又為什麼能成為中國詩歌史上最繁榮的時代?
中國古典文學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最能代表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特徵的文學樣式,無疑是詩。中國古典詩歌的歷史非常漫長,從《詩經》、《楚辭》開始,不斷地發展、演變,一直到元、明、清,從來沒有斷絕過。在這么漫長的一部詩歌史中,哪個時代的詩歌成就最高呢?新詩人艾青曾經說過:“詩是文學中的文學。”這句話如果放在中國古代文學的範圍里來看,可以說是非常準確的。那么,中國的古典詩歌中又以哪個朝代的詩為最好呢?我們不妨模仿艾青的說法,說唐詩是詩中的詩,唐詩就是中國古代最好的詩歌。那么,唐詩究竟好到什麼程度,又是怎么個好法?
在中國文學史上,廣義的“詩”是包括四言詩、楚辭體以及詞和散曲在內的;我們現在所說的是狹義的“詩”,是以五言詩和七言詩為主,也包括一些雜言詩在內的詩歌。在歷朝歷代的五、七言詩中,成就最接近唐詩的是宋詩,後來的元明清各朝的詩就要差一點了。雖然宋詩的成就最接近唐詩,但是宋代的詩人仍然非常推崇唐詩,北宋三大詩人之一的王安石就說過一句話:“世間好語言,已被老杜道盡。”老杜就是杜甫。這句話是說,世界上好的詩句都被杜甫寫完了。他還說過一句話:“世間俗語言,已被樂天道盡。”樂天指白樂天,就是白居易,“俗語言”是指通俗的好句子。王安石認為,世上典雅的好的詩句,優美的句子,都被杜甫寫光了,而通俗一點的好句子,都被白居易寫光了。王安石作為北宋的一個大詩人,他有這樣一種感受,覺得唐朝的詩人太了不起,幾乎把所有好句子都寫完了。那么事實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北宋初年有一位詩人叫王禹偁,也是相當有名的,當然比不上王安石那樣有名。有一年,王禹偁遭到貶謫,從當時的首都汴京,就是今天的開封,一直貶到陝西的商州。商州在當時是一個比較偏僻、比較落後的地方,王禹偁貶到那裡做一個叫做“團練副使”的閒官,事實上沒有什麼實際的職務,只是一個閒差罷了。他的心情當然相當鬱悶,他的生活也過得不太好。王禹偁家裡有一個小院子,他在院子裡種了一棵桃樹、一棵杏樹。到了春天,桃、杏都開花了。一天清晨,王禹偁起來一看,颳了一夜大風,把桃樹、杏樹上的幾根很大的樹枝刮斷了,樹枝斷了但是沒有完全脫離樹幹。是什麼樣的狀態呢?就是樹枝斷了,但是樹皮還連著樹幹,樹枝的末梢靠在地上,它的根部還連在樹幹上面。這幾根折斷的樹枝上依然是繁花怒放,還有一隻黃鶯站在上面。王禹偁看了,詩興大發,他寫詩說:“兩株桃杏映籬斜”,就是有兩棵桃樹、杏樹斜倚在籬笆旁邊。“妝點商州副使家”,我是商州的一個副使,一個小官,我家裡本來很寒磣,不體面,但是有了這兩棵桃樹、杏樹妝點一番,就有了一些春光,家裡就好看一些了。“何事春風容不得,和鶯吹折數枝花。”為什麼春風容不得我呢?我本來可以欣賞桃花、杏花,但是春風故意把樹枝吹斷,存心不讓我欣賞春光。這首詩要是孤立地看,應該說是一首很不錯的詩。第一,他寫的景是比較難得一見的。幾根很大的樹枝被風颳斷了,折掉了,但是枝頭的花依然怒放。我本人在農村插隊十年,當了整整十年的農民,也沒看到過這樣的景象,這種景象是比較少見的。第二,他這首詩的構思也不錯。他不說春風本來是無意識的,它偶然一刮,吹斷了樹枝。他偏說春風有意欺負我,容不得我擁有一片春光,看到我家的院子裡有這么兩棵美麗的花樹,故意把繁花滿枝的樹枝刮斷。這種構思比較奇特,所以說孤立地看,這是一首很好的詩。
但是,過了幾天以後,就出問題了。王禹偁有個兒子,名叫王嘉祐,當時大概已經十幾歲了,王嘉祐說:“父親大人,你前幾天寫的這首詩,好像是從杜甫的詩里偷來的!”意思就是杜甫已經寫過類似的詩,你的詩是從他那裡抄襲來的。王禹偁說,這怎么可能呢?我完全是自己獨立創作的呀!他兒子就拿出一本杜甫的詩集來,翻到那一頁,給他看。王禹偁拿過來一看,原來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時寫的一首詩,題目叫《絕句漫興》。這首杜詩是怎么寫的呢?杜詩說:“手種桃李非無主”,就是我家裡的桃樹、李樹是我親手種的,這不是沒有主人的花,不是野生的花木。第二句是“野老牆低還是家”,我是個野老,野老就是鄉下老頭,老百姓一個。我雖然家裡很寒磣,我的圍牆很低矮,但這畢竟是我的家,意思是說別人不能隨意來侵犯我的園子。為什麼這樣說呢?請看下面兩句:“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他說好像春風有意欺負我,晚上颳了一夜的大風,把我樹上的幾根樹枝吹折了。也是幾根樹枝被風吹折了,枝頭還開著花。為了讓大家加深一下印象,我把這兩首詩再念一遍。王禹偁的詩是:“兩株桃杏映籬斜,妝點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風容不得,和鶯吹折數枝花。”杜甫的詩是:“手種桃李非無主,野老牆低還是家。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兩首詩非常接近,它們的構思、內容、句子,都非常接近。問題是王禹偁並沒有抄襲啊,他是親眼看到了這個景色,自己獨立思考寫出來的詩啊。所以,當王禹偁的兒子說,你的詩是從杜甫詩里偷來的,王禹偁不但沒有生氣,斥責兒子“你怎么瞎講一氣”,反而非常高興,他大喜。他高興什麼呢?他說,哎呀,我的詩寫得這么好了,都接近杜甫的水平了!為什麼他覺得自己跟杜甫寫得差不多了呢?因為這是巧合,是暗合啊!王禹偁高興歸高興,但是從這個例子裡我們看到了什麼?就是剛才所引的王安石說的第一句話:“世間好語言,已被老杜道盡。”就是好的句子,優美的詩句,差不多被杜甫寫完了。當然,唐朝的偉大詩人不僅僅是一個杜甫,不僅僅是一個白居易,唐朝還有李白,還有王維,還有李商隱,有很多優秀的詩人,他們寫出了那么多的好詩。我們確實可以說,唐代的詩人已經把古代生活中所能看到的景象,所能感受到的喜怒哀樂,差不多都寫過了,而且都寫得非常好。所以王安石才會有這種嘆息,言下之意是我們還怎么寫詩呢?
到了現代,魯迅先生也說過類似的意思。魯迅有一個朋友叫楊霽雲,他給楊霽雲寫了一封信,說到唐詩。魯迅說,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已被做完,就是世界上的好詩,都被唐人寫光了。他下面又說,假如你沒有齊天大聖,就是沒有孫悟空那樣的本領,你不能七十二變,你不能一個跟頭翻幾千里路,跳出如來佛的掌心(實際上孫悟空也跳不出如來佛掌心),沒有這個本領,你就不要再寫詩,“大可不必再寫詩”。所以說,唐代絕對是中國古典詩歌史上的黃金時代、鼎盛時代,我們甚至可以說,整個唐代就是一個詩歌的朝代。聞一多說過,人家都說唐詩,我偏要倒過來說,我要說詩唐。什麼叫“詩唐”?就是詩歌的唐朝,唐朝這個時代的最大特點,就是詩歌,它是一個詩歌的時代。
既然從唐朝直到現代,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對唐詩的評價都很一致,大家公認唐詩是中國詩歌史中的一座高峰,甚至說好詩幾乎都被唐人寫盡了。那么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唐朝以前,在漢、魏的時代,詩歌沒有這么繁榮?為什麼唐朝以後,歷經宋、元、明、清各代,詩歌也沒有這么繁榮?只有在唐朝,詩歌才空前絕後地繁榮昌盛,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這當然是中國古典詩歌發展的歷史所決定的。概括地說,五、七言詩從漢代產生以來,經過了漢魏六朝的長達幾百年的發展歷程,無論在題材內容還是藝術形式上都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獲得了很多的教訓。到了唐代,詩歌已經有條件實現重大的突破,得到大幅度的升華了。換句話說,詩歌發展到唐代,它進入繁榮昌盛階段的時機已經成熟了。這都是文學史的常識,我們就不細講了。現在我們來看看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唐詩的繁榮有什麼具體的社會背景。我覺得概括地說,原因就是唐朝全社會重視詩,喜愛詩,崇尚詩。在唐代,社會地位最高的人就是詩人。全社會最崇尚、最尊敬的是什麼人?就是詩人,或者說首先是詩人。下面我們從兩個角度來看一看這個問題。
我們先看社會上層,先看統治階級,從統治階級這個角度來看。唐朝有科舉制度,科舉制度後來受到很多批評,大家都知道,到了《聊齋志異》、《儒林外史》的時代,大家都批評科舉制度。但是應該說,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人非常高明的一種政治設計,所以當歐洲人剛開始知道中國很早就有科舉制度時,他們非常驚訝,一千年以前中國就有文官考試制度!國家選拔人才是通過考試的,這是多么先進的制度!唐代的科舉有好多種類,名目繁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兩類,一類叫做明經科,還有一類大家很熟悉,叫做進士科。但是當時人們最重視的,也是朝廷最重視的,首先是進士科,而不是明經科。當時流傳著這樣兩句俗話,一句叫做“三十老明經”,還有一句叫做“五十少進士”。這是什麼意思呢?我稍微解釋一下,“三十老明經”,就是說假如有一個人,他參加明經科的考試,他落榜以後明年再考,不停地考,考到三十歲,他終於考上了。人家就說,哎呀,這個人沒出息,很笨,你看,一直考到三十歲,這么老了,才考上一個明經,所以叫“三十老明經”。另外一個人考進士,進士科當然很難考,他考不上,就明年再考,一路考下去,考到五十歲,終於考上了。人家就說,這個人真了不起,才五十歲,這么年輕,就考上進士了!為什麼說五十歲考上進士比三十歲考上明經還要了不起呢?就在於進士難考,大家重視進士,所以更多的人才往進士科這邊擠。那么,我們來看看唐朝進士科考些什麼。有一項主要內容就是考詩賦,考生要寫一首詩,還要寫一篇賦,其中詩又是特別重要。也就是說在唐朝,一個人能不能考上進士,最關鍵的,是在於你這首詩寫得怎么樣。這樣一來,當時全社會的讀書人,只要你想參加進士科的考試,你一定要非常努力地來學習寫詩,練習寫詩的技巧,因為只有詩寫得好,你才能考上。所以說,對於唐代全社會重視詩歌,大家都努力練習寫詩的社會風氣,科舉制度有一個極大的推動作用。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原因,是跟進士考試有關係的一種社會風氣,唐朝有一個名詞叫做“行卷”。“卷”是什麼東西?就是古人寫的作品,古人的書不是像我們現在一頁一頁訂起來,古人是在很長的一張紙上寫好作品,然後捲起來,再在中間用一個帶子一系,這就叫做“卷”。所以我們現在說一本書有幾卷幾卷,實際上是古人的說法,現在的書不應該叫卷,古代的才叫卷。那么什麼叫“行卷”?“行”就是送,我們說行賄,就是去送錢,“行卷”就是去送這個卷。為什麼要送呢?因為唐朝的進士考試,跟宋以後不一樣。從宋朝開始,進士考試是一張試卷定終身,就是嚴格地看你這個考卷答得怎么樣,因為考官閱卷的時候他不知道這是誰寫的,考生的名字是糊起來不給你看的。宋以後的考官也沒法從筆跡來判斷考生的姓名,宋朝進士科考生的考卷交上去以後,政府專門僱人把它謄抄一遍,考官閱卷的時候,只看到謄抄過的卷子,所以從筆跡也看不出是誰寫的,你要想包庇誰,不可能。唐朝不是這樣的,唐朝的考官什麼都知道,試卷上就寫著張三的名字,李四的名字,一看就知道。而且唐朝還有一個習慣,這個考生能不能考上,跟這個考生在趕考以前有沒有名聲很有關係。就是有的考生原來就很有名,這個人的詩寫得很好,大家已經知道了。還有就是有人推薦也很重要,唐朝的錄取程式不是很嚴格的,如果有人推薦,比如宰相、公主,這些有地位的人,向考官推薦,說某某某詩歌寫得很好,你今年一定要錄取他,這個很起作用。這樣一來,唐朝的考生除了到考場上去好好地寫詩以外,他還要在平時做一個工作,就是行卷。所謂行卷,就是把自己平時寫的作品,卷好以後,去送給別人看。有的人直接送給考官,也有人送給那些宰相、公主,反正是送給有地位的人,說請你看看,我的詩寫得這樣好,幫我推薦推薦。這個在唐朝的進士科錄取中間,起著非常大的作用。傳說王維考進士以前,有人帶他到玉真公主家裡去彈琵琶,王維擅長音樂,就彈一曲琵琶給公主聽。公主一聽琵琶彈得好,說這個小伙子了不起。帶王維去的人就說,他詩還寫得好呢。公主一聽,把他的詩要來一看,發現那些作品都是自己早已讀過的,就馬上向考官推薦:“這個小伙子今年一定要錄取!”王維就金榜題名了。所以唐朝的這種習俗,助長了行卷之風。廣大的考生在參加考試以前,先要把自己的作品到處送,讓大家知道,我會寫詩,我寫得好。這樣的習俗,當然對詩歌寫作是一個非常大的促進。大家都要努力寫詩,要寫得好,否則你就不可能考上進士。
除了科舉制度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唐朝的最高統治者,帝王將相,都非常喜歡詩歌,所以朝廷里經常舉行詩歌大獎賽,當場來比賽寫詩。文獻上有明確的記載,在武則天的時候,在唐中宗的時候,都發生過這樣的事情。709年正月晦日,唐中宗舉行了一次詩歌大獎賽,在長安的昆明池前面,搭了一個彩樓,皇帝、皇后以及評審,都待在彩樓上面,百官都站在樓下面。皇上下令,讓官員們每人寫一首詩來參賽,寫好了詩,把卷子交上去。請大家注意,百官都奉命寫同樣的題目,那一次的題目是《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就是皇帝自己先寫了一首詩,百官一齊奉和。凡是奉和皇帝的詩,就叫做“應制”詩。過了一會兒,評好了,凡是沒有得獎的,沒有被選中的,就把你的作品從彩樓上扔下去。書裡面寫得很精彩,說過了一會兒,那些卷子像雪片一樣地飄落下來,下面站著的官員紛紛去撿。一看這張是張三的,你就收起來。那張是李四的,他就收起來。為什麼呢?你落榜了,你寫的詩被扔下來,就是你沒有被選中。紙片紛紛地飄落下來,大家都拿到了,最後只剩兩個人沒拿到,一個是沈佺期,另一個是宋之問,就是這兩個人的作品還在樓上面,還在上面評,進入最後一輪了。沈佺期、宋之問是齊名的兩個詩人,並稱“沈宋”,他們兩個人進入了最後一輪,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只剩沈佺期跟宋之問在那裡PK,兩個人最後決賽。又過了一會兒,又一張紙片飛下來了,大家趕快跑過去,一看,是沈佺期的,這說明什麼呢?就是宋之問得獎了,宋之問獲得了第一名。評選結束以後,評審會主任上官婉兒,一個女士,很有才氣的,武則天非常欣賞她,上官婉兒就出來宣布評獎結果,同時也宣布評獎理由。她還要說明為什麼在沈佺期跟宋之問的兩首詩中,最後要選宋之問的。她說兩首詩的前面部分都寫得差不多,水平不分上下,但是兩首詩的結尾,就是最後兩句,沈佺期說:“微臣雕朽質,羞睹豫章材。”宋之問說:“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上官婉兒就說,沈佺期的結尾兩句,句子完了,詩意也枯竭了。而宋之問的這個結尾很好,就是詩歌雖然完了,它的氣勢還沒有衰竭,還有雄健的氣勢,所以宋之問的詩更好。沈佺期聽了也心服,自己的詩確實比不上對方,不敢再爭議。
還有一次,武則天帶領文武百官,在洛陽的龍門舉行詩歌大獎賽,武則天親自來評,競賽方式也是眾官員當場寫詩,當場交卷。武則天性急,下令說誰先交卷就獲獎。有一個叫東方虬的詩人第一個交卷,當然他的那首詩寫得非常出色,武則天大喜,馬上命令左右,賞給他一領錦袍,就是一件用錦緞做的袍子。一件錦袍未必值多少錢,但是武則天那時候已經稱帝,她是皇帝,皇帝賞給一件錦袍,這就非常榮耀。東方虬當眾把錦袍披在身上,非常高興,非常光榮。沒想到過了一會兒,宋之問的作品也交上去了,武則天拿來一看,哎呀,宋之問這首詩寫得更好,武則天就下令:“東方虬,把你的錦袍脫下來,給宋之問穿上!”東方虬只好當眾把錦袍脫下來,宋之問當眾披上。這說明什麼?說明統治者重視詩歌。在這種場合下,你能得到這樣的獎賞,就非常的榮耀。既然社會的上層,帝王將相,他們重視詩歌,這對於全社會的風氣,對於整個社會上的詩歌寫作,當然會產生非常有力的激勵作用。
一個人詩寫得好,就會有名氣、有地位,甚至會得到統治者的賞識,從而進入仕途。可見唐朝的統治階級重視詩歌,這對於社會上重視詩歌的風氣,對於整個社會中詩人的寫作,都起到了一種正面引導的作用。但是如果離開社會的上層,唐朝的詩歌在民間又會得到怎樣的待遇呢?
唐代社會的上層如此,下層或者中下層又如何呢?讓我們離開帝王將相,來看看民間的情況如何。情形也是一樣的,下面我先講一個“旗亭畫壁”的故事。所謂“旗亭”就是酒店、酒亭,為什麼叫旗亭呢?古代的酒店外面不是掛一個木頭的招牌,更不是現在的霓虹燈招牌,古代是掛一面旗,一塊布,上面寫幾個字,“某某酒家”,掛在酒店外面,所以酒亭就叫旗亭。“畫壁”就是在牆壁上面畫一道記號。這個旗亭畫壁的故事是這樣的:大家都知道盛唐時候有三個很有名的詩人,一個叫王昌齡,大家都知道吧?第二個叫高適,大家也知道,也很有名。第三個叫王之渙,也是著名詩人。有一天這三個詩人在長安相遇了,見面以後,三個詩人就走進一家酒店去喝酒,當然一邊喝酒,一邊就談談詩。我們看《水滸傳》里寫到魯智深碰到他江湖上的朋友,一起到酒店裡去喝酒,就“說些槍唐代宴樂圖棒”,喝酒時候說什麼呢?說槍棒,討論武功,因為他們是練武的人。詩人在一起,當然說詩了,所以三個詩人在酒店裡坐下來,就談談詩歌,談得很愉快。過了一會兒,突然看到一群歌女走進來,她們在酒店的另外一個角落坐下了。三個詩人就說,我們平時都覺得自己是比較有名的詩人,三個人都以為自己的詩寫得不錯,你不服我,我也不服你,正好今天有機會了,來了一群歌女。你們知道唐朝人唱的流行歌曲是什麼?就是唱這些五、七言的詩歌,盛唐時代還很少有詞。所以歌女唱的歌曲,就是詩人的作品,主要是絕句,詩就是流行歌曲的歌詞。所以三個詩人就說,現在有一群歌女來了,歌女湊在一起肯定要唱歌,她們帶著樂器呢,那么我們來看一看,待會兒她們唱歌的時候,唱誰的作品更多,唱你的詩多,還是唱我的詩多。唱誰的詩多,就說明誰的詩更有名,更流行。果然過了一會兒,那些歌女開始唱歌了。第一個歌女站起來唱道:“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是誰的詩啊?是王昌齡的,是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是選進《唐詩三百首》的名篇。王昌齡一聽非常高興,唱我的作品了!王昌齡就伸出手,在他背後的牆壁上畫上一道記號,說:“一首絕句。”就是我已經有一首絕句被人歌唱了。過了一會兒,第二個歌女又站起來唱,她唱的是一首五言詩:“開篋淚沾臆,見君前日書。夜台今寂寞,猶是子云居。”這首詩大家不太熟悉,它是誰的詩呢?是高適的。當然我要稍微解釋一下,古書中說,歌女又唱了一首絕句,實際上這四句詩,是高適的一首五言古詩中的一個片段,這首詩原來有二十四句,比較長,這是開頭的四句。這四句可以獨立成篇的,把它抽出來單獨作為一首詩也行,因為有獨立的意義,所以當時的歌女拿出來唱。高適一聽也很高興,也在牆上畫一道,說:“一首絕句。”又過了一會兒,第三個歌女站起來唱,也是唱的七言絕句:“奉帚平明金殿開,暫將團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又是王昌齡的,叫《長信秋詞》,也是選到《唐詩三百首》里的,很有名的詩。王昌齡就更加高興,轉過身去又畫一道,說:“兩首絕句。”這時王昌齡跟高適一起轉過臉來,朝著王之渙笑。王之渙臉上就掛不住了,他們兩人一個是一首,一個是兩首,自己卻一首也沒有。王之渙就說,你們不要高興得太早,她們這三個歌女,唱的都是下里巴人的東西!他說還有那個最美麗的歌女還沒有唱,待會她唱,要是還唱你們的作品,我就甘拜下風。要是她唱我的詩,你們就要拜我為師!又過了一會兒,第四個歌女,也就是王之渙說的長得最美的那個歌女站起來了,她開口一唱,就是:“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誰的詩?王之渙的。是王之渙的《涼州詞》,也是選到《唐詩三百首》中的。這下王之渙就高興了,給他說中了,最美的歌女站起來就是唱他的詩。王之渙說,怎么樣,你們兩個鄉巴佬,我難道是瞎說的嗎?三個人就哈哈大笑。那些歌女聽見這邊三個人哈哈大笑,就跑過來問,三位先生你們高興什麼呢?他們就說,你們剛才唱的詩都是我們三個人寫的。哎呀,那些歌女說,真是有眼不識“神仙”!大家一起過來朝他們行禮,邀請他們一起過去喝酒,大家都很愉快。這個故事說明什麼呢?就說明在盛唐的時候,社會上面最流行的歌曲,受到人民民眾普遍欣賞的作品,就是詩,你詩寫得好,你的名聲就非常大,你就非常受民眾喜愛。
“旗亭畫壁”的故事發生在盛唐時期,盛唐時期唐朝經濟發達,國力強大,百姓安居樂業,又因為統治階級的提倡,整個社會都重視詩歌。到了中、晚唐時期,唐朝由盛轉衰,社會生活不再那么浪漫、熱鬧,那么,這種整個社會都喜愛詩歌的風氣,還能延續下去嗎?
這種風氣從盛唐一直延續到中唐、晚唐,並沒有多大的改變。我們剛才提到王安石的話:“世間俗語言,已被樂天道盡。”這個白樂天,白居易,就是中唐詩人。白居易一方面是偉大的詩人,他的詩才非常好,詩歌水平非常高;另一方面,他又是一個通俗的詩人,相傳連不認識字的老太太對白居易的詩都是一聽就懂的。容易懂的作品就容易被人接受,所以白居易的詩在社會上被接受的程度非常高,雅俗共賞。有一年,白居易從長安被貶官到江西的九江,當時叫江州。從詩歌史的角度來說,這一貶對他是有好處的,白居易到了江州以後,才寫出了《琵琶行》,他不到江州的話,一輩子也寫不出《琵琶行》來。白居易被貶到江州以後,他寫了一封信給他的好朋友元稹,他對元稹說:我這一次從長安貶到江州,走了三四千里路,一路上路過了許多小旅店,還路過了很多鄉村學校,還有寺廟,還坐了客船。這些建築,這些船隻,到處都題著我的詩。也就是說,到處都有人把白居易的詩題在牆壁上、柱子上。他還說,我一路上遇到的人,不分男女老少,白居易畫像有的是體力勞動者,有的是出家人,他們都能背誦我的詩。白居易很高興,這說明他的詩被很多很多的讀者所接受,大家都讀,大家都喜歡。我們現在還有明確的史料記載著,當時白居易的詩還有一個最狂熱的崇拜者,堪稱超級發燒友,這個人喜歡白居易的詩到了什麼程度呢?這個人姓葛名清。葛清有個習慣,他喜歡文身,文身就是在身上刺花,他在身上文的不是什麼青龍、白虎的圖案,他渾身都刺著字,他刺的是些什麼字呢?都是白居易的詩,他在渾身上下刺了三十多首白居易的詩,前胸、後背、手臂、大腿上全刺著白居易的詩。而且他對身上的詩句非常熟悉,人家問某一句詩在哪裡?他用手向前胸一指,說在這裡。另一句詩在哪裡?他又把手向後背一指,說在這裡。他渾身上下刺滿了白居易的詩,所以他走來走去,大家說這是一個流動性的白居易詩板,古語叫“白舍人行詩圖”。因為白居易做過“中書舍人”的官,所以稱他“白舍人”。可見中唐的時候,社會上對詩歌、對詩人的崇尚同樣達到了很高的程度。
同樣是在中唐,還有一個更加有趣的例子。另一個中唐詩人,當然他的名氣沒有白居易那么大,這個詩人的名字叫做李涉。可能大家不太知道他,但是他在中唐時候,也是一個相當有名的詩人。有一次,李涉路過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叫做井欄沙,這個地方在哪裡呢?在今天安徽省安慶市的西南方,有一個小鎮叫皖口鎮,井欄沙就在那個地方,是長江邊上的一個小村莊。李涉經過井欄沙,他寫了一首詩,他說:“暮雨瀟瀟江上村”,黃昏時候下著細雨,江邊上的村莊本來就很荒涼,黃昏時候又下著細雨,就更加荒涼了。“綠林豪客夜知聞”,突然來了一個人擋住去路,是誰呢?是一個強盜,一個綠林好漢來了。第三句、第四句我待會兒再講。這首詩說的是什麼事情呢?原來,李涉帶了一個書童,一起路過井欄沙,正想投宿,船還沒靠岸,突然被一個強盜擋住了。強盜擋住了路,當然會說:“來者何人,留下買路錢!”李涉的書童就說:“這是李涉先生。”強盜一聽說是李涉,是個有名的詩人,就說:“久聞大名,久聞大名,既然你是李涉,我知道你是有名的詩人,我就不搶你的東西,你也不要給我買路錢了,你寫一首詩送給我吧!”李涉就寫了這首詩,前面兩句就是“暮雨瀟瀟江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三、四兩句是:“他時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就是他年我也不用隱姓埋名了,因為現在的世界上,有一半人是跟你一樣的,天下已經不大太平了,強盜很多,走來走去都碰到你這樣的人,所以我也無所謂了。當然還有另一種解釋,就是說到了將來你也不用隱姓藏名了,你不要說我當過強盜怕人家知道,現在世界上強盜多得很,你沒事的。李涉寫了這首詩送給強盜,強盜一看,非常高興,結果不但沒有搶他的東西,不要他交買路錢,反而送了很多東西給李涉,說你是大詩人,我送些禮物給你。於是李涉就平安過關了。這個例子說明什麼呢?說明在唐代,整個社會,上上下下,都崇尚詩歌,都喜歡詩歌,都懂得詩歌的價值,都尊敬詩人。這種風氣已經普及到了什麼層次,到了強盜這個層次了。連強盜都喜歡詩歌,都懂得詩歌的價值,那么我們大概可以下這個結論:唐代社會從上到下都有崇尚詩歌的風氣。在這樣一種風氣下,當然大家都會來寫詩,最有才華的人都把他們的才華用在詩歌寫作上。所以我們說,唐詩要想不好也難!這就是聞一多所說的“詩唐”,也就是詩歌的唐朝!
古人說:“詩言志。”用詩歌來表達志向,抒發情感,這是中國古代詩歌的悠久傳統。而代表中國古典詩歌最高成就的唐詩,它的一個重要主題就是詠懷。不論是山水田園詩派,還是邊塞詩派,雖然詩人們在詩歌中的描寫對象各不相同,藝術風格多姿多彩,但它們都有一個同樣的重要主題,就是詠懷。那么,唐代的詠懷詩和別的朝代的詩有什麼相異之處?唐代詩人在詩歌中表達的又是怎樣的情志呢?
今天我們談的是唐詩主題的第一大類,我把它叫做“詠懷詩”。什麼叫詠懷詩?概括地說,就是用詩歌抒寫詩人的懷抱,寫他心中的思想、情感,他的精神活動,他的內心世界。中國的詩歌跟西方詩歌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中國的詩歌從本質上講都是抒情詩。我們讀歐洲的詩,看到很多敘事詩,從《荷馬史詩》開始,到拜倫的《唐璜》,詩歌中總要講一個故事,有情節,有人物。中國的詩不一樣,中國的古詩主要是抒情的,它主要的功能是寫詩人內心的一些情感,一些思想。唐詩當然也不例外,所以顧名思義,詠懷也就是唐詩中最重要的主題。從現存的唐詩作品來看,情況也確實是這樣子的。現在我們就來看一看,唐人的詠懷詩有哪些特點。
我覺得唐代最早的一首優秀的詠懷詩是魏徵寫的,這首詩的題目叫《述懷》,“述”就是敘述,就是講述,“述懷”就是敘述我的胸懷。這首詩寫的時候,天下還沒有太平,唐代還處於開國戰爭期間,那么魏徵寫了些什麼呢?他寫了他歸順李世民以後,跟著他打天下,東征西戰,還到遠方去出使,過著很艱苦很緊張的生活。他在這個過程中間有一些感受,他就寫出來了。這首詩比較長,我們不能一句一句地講,我先向大家介紹最後兩句,他說:“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呢?是“意”和“氣”,“意氣”,這在古詩中間是一個詞,我們現在不大說“意氣”,要說就是“意氣用事”,變成一個貶義詞了。魏徵說的“意氣”是什麼意思?就是意志和氣概,也就是內心的精神方面的一些活魏徵畫像動,思想、情感,他認為人生最重要的是這些東西。至於說功名富貴,我跟著李世民打天下,將來能做什麼大官,能得到多少俸祿,那都是次要的,可以不予考慮。那我們看魏徵這個人在詩中表達的這樣一種胸懷,後來實現了沒有呢?應該說實現了。魏徵這個人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唐太宗時期的一個重要的大臣。魏徵病重了,唐太宗去看他,當時是什麼樣的情景呢?唐太宗把自己一個年幼的女兒帶到病床前面,當場許配給魏徵的兒子,說你雖然病重了,但是我今天希望你看一看未來的兒媳婦,他們還沒到結婚的年齡,我先答應下這門婚事。應該說這樣的君臣關係在封建時代是非常難得的,也許這正是魏徵詩里所說的“深懷國士恩”的具體內容,唐太宗確實把他視為一位“國士”啊!魏徵的《述懷》這首詩,最中心的意思就是“人生感意氣”,他認為人生一輩子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種精神力量,要有一種胸懷,至於說你能得到什麼官職,能得到什麼榮華富貴,那些都是次要的。我想,魏徵在《述懷》詩中定下的這樣一種思想傾向,基本上也是後來唐詩中詠懷主題的主要傾向。
我們知道,唐詩在初唐時期還處在草創階段,到了盛唐才發展到它的頂峰。而盛唐時期有兩大詩派,山水田園詩派和邊塞詩派。那么,這兩派詩人,在他們的詩歌之中,又各自表現了什麼樣的志向呢?
到了盛唐,詩壇上有兩大流派,一派是邊塞詩派,寫戰爭題材的,寫邊疆生活的;另外一派是山水田園詩派,寫山水風景的,寫田園生活的。寫邊塞主題的詩,毫無疑問,那些詩里都充滿著昂揚、積極、奮發向上的精神和氣概。哪怕是在西域,在那種非常艱苦的自然環境裡,在非常緊張的軍營生活中,詩人依然如此。我們看岑參,岑參到了西域,那么艱苦的環境,八月天就下大雪了,但是岑參的詩中是怎么表現的呢?八月就下大雪,天氣又是那么寒冷,對於中原人士來說,沒見過這樣的情景。但是他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如果沒有高昂的氣概,沒有為了保家衛國不怕吃苦的那種精神的話,是不可能寫出這樣充滿樂觀精神的壯麗詩句來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