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克文,А.Н.

  蘇聯電影攝影師,國家獎金獲得者,俄羅斯聯邦共和國功勳藝術家,蘇聯攝影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901年2月14日生於彼得堡,1961年2月28日卒於列寧格勒。他是電影史上第一個在實地外景進行夜間拍攝的攝影師。在《鬼輪》(1926,導演Г.М.柯靜采夫、Л.З.塔拉烏別爾格)一片中,他一反常規,放棄通用的“白晝夜景”,創造了與人視覺感受相應的真實夜景效果。他利用光線強弱、投影、明暗層次,光線效果等來表現人物,處理環境,以取得有感染力的銀幕視覺效果。莫斯克文銀幕效果可信性的另一手段是創造大氣空間。他利用放煙使棚內的內外場景充滿空氣,造成深遠透視感,從而賦予人物環境以強烈的生活氣息。如影片《馬克辛三部曲》的內、外景幾乎全是棚內搭的,但拍出的銀幕效果,卻具列寧格勒特有的潮濕感。他拍攝的主要影片還有《革命搖籃維堡區》(1939)、《伊凡雷帝》(上、下集,1945、1958)、《牛虻》(1955)、《堂吉訶德》(1957)、《帶叭狗的女人》(1960)等。

莫斯克文,А.Н.

正文

蘇聯電影攝影師,國家獎金獲得者,俄羅斯聯邦共和國功勳藝術家,蘇聯攝影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901年2月14日生於彼得堡,1961年2月28日卒於列寧格勒。他是電影史上第一個在實地外景進行夜間拍攝的攝影師。在《鬼輪》(1926,導演Г.М.柯靜采夫Л.З.塔拉烏別爾格)一片中,他一反常規,放棄通用的“白晝夜景”,創造了與人視覺感受相應的真實夜景效果。他利用光線強弱、投影、明暗層次,光線效果等來表現人物,處理環境,以取得有感染力的銀幕視覺效果。莫斯克文銀幕效果可信性的另一手段是創造大氣空間。他利用放煙使棚內的內外場景充滿空氣,造成深遠透視感,從而賦予人物環境以強烈的生活氣息。如影片《馬克辛三部曲》的內、外景幾乎全是棚內搭的,但拍出的銀幕效果,卻具列寧格勒特有的潮濕感。他拍攝的主要影片還有《革命搖籃維堡區》(1939)、《伊凡雷帝》(上、下集,1945、1958)、《牛虻》(1955)、《堂吉訶德》(1957)、《帶叭狗的女人》(1960)等。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