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島

莞島

莞島郡由200多個大大小小的蘊含著遠古神秘的島嶼構成,是全韓國第一的純淨海域。這裡盛產全國最美味優質的各種海產品。統一新羅時期張保皋大使在莞島設定清海鎮,建設了海上王國,這裡還是忠武公李舜臣將軍與孤山尹善道先生活動過的蘊含著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地方。莞島將成為連線內陸與海洋的物流中心與觀光中心城市。

莞島郡-簡介

位於韓半島最南端的莞島郡是一個由201個(有人54,無人147)大大小小,不盡相同的島嶼組成的島嶼群,是韓國6大島嶼之一。且還是全韓國第一的純淨海域,生產全韓國最美味優質的各種海產品。地理位置上東北方向與高興郡、麗水市相鄰,西北方向與海南郡、康津郡接壤,南面與濟州道北濟州郡隔海相望。 而莞島位於全羅南道莞島郡,海岸線長62.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644米,北部沿海平原有耕地。其屬於溫暖濕潤的溫帶氣候地區,四季變化分明,具有春秋兩季短,夏秋兩季長的特徵。
莞島郡莞島郡
菀島還有健康之島的稱號。

莞島郡-歷史沿革

三國時代

屬於百濟的領地塞琴縣。 

統一新羅

興德王3年(828年)設清海鎮 

高麗時代

恭愍王元年(1351年)允許居民遷入莞島、古今、薪智、藥山、青山、

郡外一部分-康津郡、金日、生日、

金塘-長興郡、所安、蘆花、甫吉、

郡外一部分–靈岩郡

朝鮮時代

中宗17年(1522年)設定加里浦鎮,高宗33年(1896年)設立莞島郡

政府成立以後

1949年4月–1個邑8個面,1980年12月–3個邑6個面3個辦事處

 1986年4月–3個邑8個面3個辦事處,1989年4月–3個邑9個面2個辦事處

莞島郡-城市象徵

郡徽和郡旗、郡鳥海鷗

郡徽

通過象徵著張保皋大使的海洋貿易的船帆與大海的形象表現向著21世紀世界海洋城市前進著的莞島。奮力飛翔的半橢圓形桔黃色象徵觀光,黃色象徵富饒,淡綠色象徵自然的純淨,強調莞島以未來為指向的形象。

郡樹和郡花

自由平等

群集生長在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第45號的竹青里山茶林以及全郡各地,象徵自由平等。

勤勉誠實

在越冬期間花朵常開不敗,具有熱情先驅的實力,象徵著勤勉與誠實。

繁榮發展

紫紅色、白色、黃色組成的絢麗的山茶花是豐富的蜜源,是各種蜜蜂、蝴蝶和鳥類翻飛起舞的樂園,象徵著繁榮發展。

郡鳥

飛翔著覓食的海鷗群可以為人們指引富饒的漁場,為滿載而歸的漁民們引路,自古以來就與我郡郡民十分親近。提到港口人們便會想起海鷗

海鷗海鷗

,它散發著歌唱旅人悲歡離合的詩意,是棲息在碼頭的候鳥。白色沙灘、青松與飛翔的白鷗構成一幅美妙的畫面,進而提高了莞島作為一個旅遊城市的地位,因而海鷗是象徵著莞島的郡鳥。

韓國莞島歷史人物——張保皋

張保皋因其蕩平海盜,禁絕奴婢買賣,開闢海上貿易通道而聲威遠揚。張保皋

張保皋張保皋

來到赤山浦,也就是今天的榮成市石島,在此修建寺廟。因請來的首批僧人誦讀法華經,故取名法華院。公元828年,回到新羅,奏請興德王,撥兵一萬,建立清海鎮。以軍 隊身份經營海上商業活動,利用當時半島上連線日 本與中國的海上交通要道莞島清海鎮(即現在的將島)獨占海外貿易,最終形成了溝通東亞貿易與文化交流的大規模國際性商團。這個商團以新羅清海鎮、大唐明州(寧波)登州(山東文登)一帶、日 本博多(福岡)一帶港口為海上貿易的主要商埠,以大批商船在各國間進行貿易活動。

張保皋,新羅人,公元790年生於今韓國莞島.少年入唐並參加武寧軍。著名的詩人杜牧在他的《樊川文集》記載,“善鬥戰,工用槍,其本國與徐州無有能敵者”。大約公元819年,張保皋因功擢遷武寧軍小將。唐穆宗長慶四年,即公元824年,張保皋離開了武寧軍,來到赤山浦,也就是今天的榮成市石島

2005年度韓國國家電視台KBS大戲《海神》,全劇描述了張保皋成長為“海上之王”的背景和過程,改編自韓國著名作家崔仁豪的同名小說,耗資高達150億韓元,由韓國天王級天后級演員崔秀宗、蔡時那和人氣新星宋一國、秀愛領銜主演,是韓國第一部大型武俠歷史劇。為保證該劇精美的視覺效果,攝製組在張保皋的故鄉——全羅南道的莞島製作了清海鎮大本營、客棧、小吃街、唐朝的新羅房、碼頭等大型模型,還遠赴上海、敦煌等地拍攝外景。

莞島郡-土特產品

海藻類產品

農產品莞島柚子、莞島大米、莞島草莓、莞島西紅柿、莞島葡萄

水產品莞島鮑魚、莞島牡蠣、莞島扁口魚、莞島鰻魚、海藻類

加工食品海帶丸:選用純淨海域莞島採集的海帶製作的海帶丸是高濃度壓縮產品,比其他企業生產的同類產品重量較重,易於溶於熱水中,具有改善大腸功能,促進排便、防止皮膚老化、防止便秘和減肥的功效。

使用海帶和裙帶製作的冷麵,使用海藻類製成的掛麵,海帶烏冬、裙帶菜烏冬。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