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石刻

概述

莒南縣地形屬魯東南丘陵區,山地占地表總面積的13.47%,丘陵占65.51%。境內有眾多由火成岩、變質岩、沉積岩構成的山嶺。片麻岩、花崗岩、正長岩、大理岩、紫紅砂岩等石材資源豐富,為石刻工藝和石材開發提供了有利條件。考古發掘證明:早在遠古時期,我縣域先民就已廣泛製造和使用各種石器。現藏山東省博物館和我縣博物館的文物中,就有我縣各地出土的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以及商周時期的石鏃、石坯、石鐮、石斧、石刀、石鑿等文物。
莒南縣石刻源遠流長,石刻在人民的生活、生產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石刻也成為我縣人民祖輩流傳的一種工藝。由於歷代動亂破壞,石刻的某些史料已經失考。建國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莒南石刻又煥發了新的生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石刻業更是蓬勃發展,成為我縣經濟園地中開出的一朵艷麗的新葩。現在把我縣的石刻按照特點分別縷述於後。

馬鬐山石磨

馬鬐山為魯東南名山,此地居民的石刻歷史悠久。山頂上唐代就建有廟宇,後經歷朝幾度興廢,至今遺蹟尚存。廟宇廊廡皆為石刻,連窗子都是整石刻成。山頂廟前有一石磨,為和尚磨麵所用。這個石磨是用一整快山石琢成,磨的下蓋、磨盤、磨腿連在一起,是此地石匠的一件傑作。
山上及山麓有多處名勝古蹟系石刻之作。如:馬鬐山祈雨顯應碑,立於元順帝至正6年(公元1346年),為狀元鄒惟新撰文,晉寧路總管段勵書寫,昌邑縣教諭蔡茂和篆額,石匠劉淵、劉溫、陳用刊刻,文筆與刻工都極精彩。石刻古蹟還有元末農民起義領袖陳猱頭的龍鳳摩崖石刻:“龍鳳辛丑年(公元1355年)雞山陳元帥此山下寨”十四字。宋代農民起義領袖李全、楊妙真夫婦遺蹟——馬鬐山摩崖二處:“斬大將王仙處”和“嘉定九年(公元1216年),四娘子此山下寨”,在壽星洞西刻字大徑尺。這些石刻均出自當地石匠之手。
李全、楊妙真曾以此山做為根據地,建立過農民政權,並在山上山下建立城堡、宮殿,規模宏麗,當時城垣殿堂皆為當地石工打制石料建造而成。1958年城子村深翻地時,曾在村西地里挖出一根石柱,據考是李全當年殿前的明柱之一,該柱6棱,直徑50厘米,長4米多,後被民眾截斷修橋用了。抗日戰爭時期,還多次挖出過石鼓等石器。
馬鬐山下的各個村莊歷來流傳“靠山吃山,指山打磨”的民諺。雖然他們也從事刻碑雕柱等工作,但主要從事的還是打磨。因為古代沒有機械加工,廣大民眾吃的麵粉、煎餅全靠用石磨來磨,這是人們居家過日子一日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具,家家必備。每家又要有大磨(專磨麵粉用)和煎餅磨(推煎餅糊用)兩種,所以用量極大。馬鬐山石堅硬粗澀,是天生打磨的好材料。明清以來,馬鬐山石磨馳名魯南蘇北廣大地區,幾乎無家不知,無人不曉。出石磨最有名的村是城子和小窯,另外還有穆家官莊和五龍山前。
過去民眾把打磨當作一種謀生的手段。每盤磨賣十幾元錢用以養家餬口,補貼家用。手藝好的匠人打得多,賣得快,收入就要比一般民眾多。因此,從事這一工作的人就逐漸增加。據傳說,在城子村,最早是姓季的石匠家傳打磨手藝,後來姓董的石匠學會了,又世代流傳下來,但會這種手藝的人還不很多。大約到了1936年,我們這地方發洪水,過螞蚱,遇上大災荒,這年村民們就靠打磨賣幾個錢買點玉米維持生活,全村打磨的人一下子增加到100多人。
建國後,這兒的人們把打磨當作一種副業生產,一種增加經濟收入的途徑。從50年代到70年代前期,打磨進入一個十分興盛的時期。城子村80%的人都加入了打磨的隊伍,老婆孩子都下手,幫著砸磨邊。冬天農閒的時候,村里卻是一派繁忙景象,晚上還要挑燈乾,沒有一個人站街頭閒聊。他們打的磨賣到郯城、邳縣、莒縣、沂南等地。生產一度十分紅火。
打磨有一定的技術和訣竅。從選料、做坯、成型、鑿槽、合膛都有一定的技術要求。打磨要講究三線對直,合膛要求能下,推得勻,既不粗,又不細。合膛如果合不好,糧食就下不去,或者下得過快,磨得太粗。好的石匠打出來的磨就好用,粉碎糧食質量好,倍受用戶歡迎。石磨用過一段時間,就要把磨膛、磨齒修理一次,這叫“鏨磨”,這算作一種跟蹤服務。磨賣到哪裡,“鏨磨”服務就跟到哪裡。城子的磨,一盤能用五十年左右,可供兩輩人使用。
城子和小窯的石匠除打石磨外,還做碾(包括碾台碾砣子)、碓臼、碌碡、石砧、石供桌等,也從事雕刻墓碑、紀念碑還有古代的貞節碑。民國年間王京善、許平都是有名的刻工。建國後,董傳儒、孟憲成曾為周圍縣鄉刻碑30多座。
在長期的實踐中,匠人們總結了許多開山打石的經驗。在古代沒有鐵楔子之前,開石用木楔子。方法是:先在石上打一溜溝,下上木楔子,再倒上水,木頭泡水後膨脹,就把石頭撐開了。這個方法最早由季姓匠人使用。打磨的能工巧匠,建國前的有季春風、季春玉,合作化時期有王松仁、孫成祥、董加松等人。受民眾歡迎的“鏨磨”名手有董仕禮、趙京合、徐寬、董仕俊等。
從70年代始,碾米磨麵逐步實現機械化,石磨停止生產。1992年,石磨有了新的用途,東南亞、日本、南韓紛紛前來訂貨,石磨生產又出現好勢頭。

石溝石刻

嶺泉鄉徐家石溝村,出產石材是有名的,刻碑工藝更是遠近知名的。該村之所以叫“石溝”,就是因歷史上開石成溝而得名。石溝村開石、刻石的歷史相當久遠。有案可稽的是明朝崇禎年間已有石溝村人刻的墓誌碑了。
石溝村周圍十幾公里內,有豐富的石材資源,這種石材屬沉積岩,耐酸耐鹼,堅而不脆,韌而不軟,屬優質碑刻石料。如村後大橋鋪設的橋面就是這種石板,寬50公分,厚30公分,2米長的跨度,20噸重的大卡車可以在上面輕鬆行駛,可見次石質之堅固耐久。
優質石材給石刻業創造了優越的條件。到清朝乾、嘉年間,石溝石刻開始興起,至同、光年間進入盛期,石刻家、書法家不斷出現,石刻和書法藝術都曾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碑刻遠銷本省各縣和周圍數省。清末、民國年間,社會動亂,石溝的石刻業仍能堅持不斷,代有傳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刻碑可以賺錢養家餬口,以資生計。再一個原因是出於對祖傳技藝的熱愛,不忍捨棄。
經過一代代人的實踐,石溝石刻匠總結了自己的經驗,取得了相當的造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術。他們的傑出才能於1944年5月在全省聞名的抗日模範村淵子崖建立“抗日烈士紀念塔”時充分地體現出來。該塔由當時的縣長王子宏親自指揮,由石溝村著名石刻家、建築師徐聚一精心設計。全塔皆用石溝紅色水成岩條石砌成,造型美觀,氣勢雄偉。塔基周長18米,塔身高9米。塔座、塔身共3層,塔尖3層,層間皆系飛檐雕石。塔身為正六邊形,由6塊大型紅色碑石築成。6塊石碑上都鑿有抓手和 空槽,互相勾連,緊緊抓住,十分牢固。塔內是空的,建築時採用土囤法,吊線採用中間吊線法,塔尖有一隻石雕和平鴿,建築表現了設計者和工匠們非凡的智慧和創造才能。6面石碑上分別鐫刻著黨和政府領導人陳士榘、謝輝、高贊非等人的題詞以及242位烈士的英名,刻工由當時石溝村刻石高手徐選一擔任。字型鐫刻清晰流暢,不亞於名家手筆。
石溝石刻的傳統產品除碑碣外,還有石獅、石鼓、石桌、石凳、門匾、門牌、碓臼、蒜臼等裝飾品、日用品、工藝品。這些產品深受廣大用戶歡迎,銷路越來越廣,以銷往黑龍江、安徽、江蘇等省和日本等國。
當然石溝的石刻以各種石碑為主,包括各種墓碑、紀念碑、村志碑等。其大小、型號不一,各式各樣、多姿多彩。1986年,石溝村碑廠承包了全縣1000多塊村志、鎮志碑的製作,為全縣村鎮建設起了積極的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石溝的石刻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生產規模越來越大,開闢市場越來越廣,生產技術越來越精,機械化的程度也不斷提高。過去開石、打坯、成型、磨光、刻字、雕飾各道工藝全靠手工,費時耗力進度慢。現在有些工序已採用機械操作,工效大大提高,如過去僅磨刀一項就很不容易,常常把手磨出血來,半天磨不了幾把,現在用砂輪幾下就磨好了。過去磨平一個碑面要幾天的工夫,現在用磨光機十幾分鐘就磨得又光又平。
現任石溝碑廠廠長、農民企業家徐民廣同志是石溝碑刻業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是改革開放以後發展石溝石刻的帶頭人,同時他也是石刻的行家高手。他本身就是家傳石刻藝術的傳人。他的祖父徐光路生於鹹豐2年(公元1852年),清末秀才,文學和書法造詣很深;其父徐選一,為當地石刻高手。徐民廣同志是地方石刻專家,技術全面,刀法精工,書法亦有較好功底。他兄弟5人,都是石刻好手。最近,徐民廣已把兒子徐恆西送到北京美術學院專學雕塑,以便把石溝石刻工藝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上。石溝石刻後繼有人。
有一點需附帶提及:刻碑離不開書法,好的書法才能刻出好字。一塊碑的好壞,首先要看字型書法水平高低,所以石刻工匠首先要有書法和文字知識。好的石刻家同時也應是對書法和文字有一定研究的人。你到石溝村每一個石刻匠的家中,都會發現他們的家中都懸掛或張貼著古今書法名人的墨跡,形成一種幽雅的文化氛圍,也正是這種文化氛圍造就了石溝的石刻藝術和石刻藝術家。

坊前石雕

坊前鄉古來有打磨的歷史,真正的石雕是從1968年開始的。
1968年春,縣多種經營辦公室組織各公社多辦去膠東一帶參觀學習,在掖縣(今萊州市)滑石雕刻廠,一種小石雕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縣委辦公室的王維祥和縣多辦的安維甫知道坊前、坪上、厲家寨一帶有一種帶紅綠花紋的玉石名叫莒翠玉,可以搞石刻,便萌發了搞石刻出口創匯的念頭。
第一個石刻廠的廠址選在毛主席批示過的王家坊前村。村里第一次選拔了12名有一定手藝的社員動手搞石刻,當時最大的60多歲,最小的僅14歲。
1968年9月,這幾個人帶著自家的錘、鏨來到村裡的兩間草房裡。王家坊前石雕廠——莒南縣第一家石雕廠誕生了。
當時的老師是竹墩村在集市上擺攤刻木質圖章的65歲的朱正譜。刀子、鑿子等雕刻工具由老鐵匠王同全按特定要求打制而成,石雕原料就是王家坊前本地產的莒翠玉。
半個月後,第一件石雕產品——一個長12公分,寬10公分,高7公分的坐獅由朱正譜雕刻成功。3個月後,工人們參考圖案、照片,摹仿著又創製出了臥獅、筆筒、蟹灰缸、鎮紙石等12種新樣品。
1969年春,在廣州交易會上第一次陳列了莒南縣王家坊前村農民製造的石雕樣品,外商首批訂貨價值4500元。自此以後,每年的春、秋廣交會上,都有坊前石雕陳列,成交額越來越大。這種情況使王家坊前村人受到極大的鼓舞,把鑿掄錘者一下子增加了五、六十人。
1971年6月,莒南縣商業局外貿組成立,其主要任務是負責石雕與重晶石等礦石的生產與出口。王家范作為王家坊前村150多名石雕工人的代表,經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的推薦,擔任了外貿組唯一的一名石雕技術員。至此,全縣有了一個統一的石刻組織。契約簽訂、生產安排、質量驗收、出口銷售等得到統籌管理。
為使莒南石雕向高檔次發展,1971年秋和1972年7月,縣外貿兩次組織技術人員到浙江青田、山東掖縣學習小石雕技術,又從江蘇省贛榆縣請來美術造詣頗深的照相師蔣祖安給職工上課,豐富工人的藝術知識。技術很快提高,石雕質量上了一個新台階,產品品種數量增加了幾倍。1972年秋季廣交會成交額達16萬元,
1974年春,莒南縣第一次派人參加了廣交會,以便了解市場行情,組織產品創新。王家范在廣交會上發現大石燈很搶手,於是決定帶人去福建泉州、廈門等地,參觀學習大石雕技術。歷經周折,他們終於把大石雕的一些技術學到了手,創出第一件大石雕樣品——春日型石燈。後來,在省外貿公司等單位幫助下,樣品越創越多。小石雕品種達100多個,大石雕品種達20多個。這一年,是莒南石雕的品種、質量邁出關鍵一步的一年。1974年僅石燈一項,省五金礦產進出口公司第一批就訂貨15萬元。
1975年3月,由於石雕生產的歸屬在工業局和外貿局之間三次變更,以至石雕生產受到損失,延誤了交貨日期,在省外貿選樣會上,產品被拒絕送交廣交會。此後,石雕生產陷入停產狀態。
1977年4月,縣外貿局設立石刻組,王家范任組長。負責全縣的石雕生產,產值開始回升,當年即達11萬元,
1978年秋,縣外貿公司經理安維甫與王家范帶隊去北京故宮等地參觀學習牙雕、玉雕、石雕等工藝技術,回來後創出100多種新樣品,在秋季廣交會上一炮打響,訂貨12萬元。1979——1980年,產值達19萬元。
1981年5月,日本石材商木本信夫來做生意,為莒南石雕拓寬了外銷渠道。木本信夫主要轉手經營石燈、石塔、墓碑、石獅等大石雕。產品經他加工整形後銷往日本、東南亞和歐美等國家和地區。這次日商訂了春日型、織布型、陸角雪見、水缽石燈四種貨樣。4個月後,樣品製造出來了,質量很好,但由於造價太高,木本只付了1900元樣品款,沒有訂貨。為了降低成本,增加品種,1982年1月底,王家范組織80人一邊訓練,一邊創新,又創出120個新品種。最大和最貴的樣品都是這時創造的。4月份的春季廣交會上,木本信夫一次訂了200個大石燈。
1983年12月,為適應莒南石雕日益發展壯大的需要,王家范報請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對全縣400餘名技術人員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培訓,為莒南石雕的大步前進準備了技術力量。
坊前石雕以特種工藝石雕為主,品種繁多,造型別致,做工精美,創作題材廣泛。現在總計有3000多個石雕品種,分兩大類:
一、建築石雕,俗稱大石雕。形體壯碩健重,線條流暢。主要有石獅、石塔、石燈、佛像、石龜、水缽等。這類石雕多用大理石、花崗岩、紅砂岩等雕成。不久前,據中國五金礦產進出口公司統計:石燈數莒南品種最多(達100多種),出口量最大。
二、工藝石雕,俗稱小石雕。這種坊前石雕玲瓏剔透,千姿百態,做工細膩。主要有山水花鳥、花瓶、筆筒、硯台、人物、動物等。石料多用莒翠玉、白雲石、蛇紋石、紫絲石等。
另外外商把石雕分為三大類,即:①旅遊區點綴風景用;②家庭擺設和庭院裝飾用;③墳墓用。
坊前石雕所用的石料還有費縣、平邑、五蓮、日照和江蘇贛榆等地的各種優質石料。

石刻第一村王家大莊石刻

柳溝鄉王家大莊石刻廠是莒南縣石刻業的後起之秀,近年來發展快,技術高,質量好,在村辦石刻廠中規模最大,被山東省五金礦產進出口公司譽為“山東石刻第一村”。
王家大莊地處丘陵地帶,向來土瘠民貧。1972年,王家坊前村支部書記王繼亭來到這裡,見村里是破舊的草房,野外是裸露的岩石,民眾生活貧苦,於是決定幫助他們脫貧致富。時過不久,由王家坊前村出人,出技術,出工具,出資金,出原料,幫助王家大莊辦起了石刻廠。連柴油機、砂輪、石料都從王家坊前送來了。並選派技術員王家法、王維升常年住在這裡傳授技術,指導、幫助組織石雕生產,當年淨創利2400元。1973年又幫王家大莊拉上電,安上了電動機。從此,王家大莊的石刻轟轟烈烈地搞起來了。1980年創利2萬元。
1984年,新任支部書記王家俊對石刻生產進行了統籌安排,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並把在澇坡鄉石刻廠工作的王家信聘請回來當了村石刻廠廠長。石刻生產出現一派新氣象,當年產值8萬元。1985年產值15萬元,贏利3萬多元。1986年產值70多萬元,創利8萬元。1988年產值達到100萬元,創利20萬元。吸引了兩個縣5個鄉鎮53個村的188人前來打工,從事石刻生產,可謂盛況空前。現在村石刻廠從業人員達300人,擁有7個分廠,年產值達150萬元,已成為大規模的石刻生產廠家。
王家大莊石刻廠實行了科學的管理,嚴密的組織。技術要求高,操作要求嚴,產品質量好,雕刻工藝水平先進,產品供不應求。王家大莊石刻廠生產的石燈籠、塔類,造型美觀大方,形象古樸典雅,氣度雄偉宏麗,在國際上頗享盛名,倍受客商青睞。他們的傑作——40尺13層塔,是由17名技師,費時兩個多月,用1000多個工日精心雕成。這件巨雕目前已成為石雕塔的世界之最。日本橫濱“雲波之光”大教堂的20尺春日型大石燈也出自該村農民雕刻家之手。
近幾年海關和國外客戶對王家大莊的出口商品已免去檢查手續,成為放心出口物品。
王家大莊靠石刻業帶動了全村的經濟騰飛。近幾年來村里投資100萬元進行農田水利建設,配備了農田水利設施,安上了自來水。又投資158萬元進行了村莊改建,現已有270戶搬進了新式農家住房,占全村總戶數的92%。民眾自豪地說:“真小康,假小康,進村首先看住房。”1993年全村農業產值100萬元,工業產值300萬元,林果業產值50萬元,年總產值450萬元,人均分配1300元。

莒南石刻的蓬勃發展

王家坊前搞石雕的成功經驗在各級政府的宣傳推動下,很快在全縣得到推廣。
1969年,坪上區東辛莊、路鎮區蘆家林、路鎮二村開設了4個石雕廠,1970年又發展了莫家龍頭、大坊前、坪上區的上峪子、西辛莊、七里溝、團林區的南泉子、北泉子、大店區的史家坡子、路鎮區的猛虎崖等9個廠點。這些廠點的師傅都是由王家坊前派技術人員擔任,無私地傳授雕刻技術。
1972年,柳溝公社王家大莊石雕廠在王家坊前村幫助下成立。在技術員王家法等人的指導下,該廠成為全縣又一重點廠家,其質量連續十幾年處於全縣第一位。
1983年,坊前鄉辦石刻廠、普天寺、大山公社、麻峪子等石刻廠相繼出現,石雕生產甚至擴展到日照等地市。
1984年12月以王家坊前為基地建立了莒南縣石刻廠,王家范出任廠長。在各級政府及外貿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莒南石雕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1985年以後,產值每年遞增100多萬元,1992年,產值達1500萬元。該廠現已擁有固定資產330萬元。
1991年12月,縣外貿石刻廠與日本木本石材株式會社、山東省五金礦產進出口公司合資興辦了莒南魯日石材工藝品有限公司。
1992年,是發展經濟的大潮中,莒南各地石雕廠家如雨後春筍般地發展起來,如莫家龍頭村一年中由1個廠發展到16個小廠。至1993年8月,全縣共有國有廠、鄉辦廠、村辦廠、合資廠、股份廠、個體廠家等100餘個,從業人員3100多人,技術人員120人。以坊前鄉為中心,覆蓋柳溝、坪上朱蘆厲家寨、團林、大店、十字路、澇坡、文疃等10個鄉鎮。
莒南石刻在蓬勃發展的過程中,培養、造就、鍛鍊了一大批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其中傑出的代表人物有:
王家范,1950年生於王家坊前村,中共黨員,經濟師,莒南石雕廠主要創始人之一,擅長山水、花鳥、煙缸等器物雕,技術全面、嫻熟。現任莒南縣外貿公司副經理、縣石刻廠廠長、魯日石材工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1991年由王家范設計,孫成森雕刻的燕子花瓶被國家博物館收藏。
王維升,1953年生於路鎮二村,16歲從事石雕,以創作石燈籠、含球大石獅、教師、壽星等作品見長。現任縣石刻廠副廠長。
孫家修,1941年生於路鎮蘆家林村。從事設計、創新20多年,設計的產品精細、古樸,深受客戶歡迎。現任縣石刻廠副廠長。
莫學宗,1950年生,莫家龍頭村人,以雕刻鼎爐、熏爐、花瓶馳名。現任縣石刻廠副廠長。
陳維亮,1951年生,坪上鎮西辛莊人。以馬雕著稱。所創作的捌馬、群馬、躍馬、唐馬等100多個品種,栩栩如生。現任縣石刻廠副廠長。
王家法,1953年生,王家坊前村人。擅精雕細刻葡萄山、花果、梅花等。現任縣石刻廠副廠長。
另外還有王家波,擅山水雕。王丙述以花鳥見長。葛洪善,以創作印泥盒雕著稱。孫家業,蘆家林村人,擅精雕細刻各種微型飛禽走獸等小擺件,創作300多個品種。王奉龍,所創作的“嫦娥奔月”、“三打白骨精”等50多個品種為獨具匠心的藝術珍品。王奉柏,以創作硯台、文具見長。史興金,大店鎮史家坡子村人,擅印章雕、菸具雕。王家忠,擅大花瓶雕。王奉和,從事石雕產品包裝24年,有獨到的包裝技術。孫運健,坪上鎮鐵牛廟村人,出色的企業管理者,現任縣石刻廠第一副廠長。莫柴宗,雕刻技術全面,莒南石刻總公司副董事長。莫西長,莫家龍頭石刻廠廠長,石刻高手。王奉字,擅長刻石獅、筆筒,現任王家坊前村石刻廠廠長。王奉述,擅雕山水、人物、石獅等,現任莒南縣台屬聯營石刻廠廠長。
石雕生產過程中,手段不斷改進。過去完全靠手工操作,現在已實現半機械化,用上了切割機、角向磨光機、空氣壓縮機、衝擊鑽、風動手提雕刻機、電磨機等,效益大大提高。過去打制雕刻一件日本“丸雪見”要用40天,現在只需一星期。過去,雕刻過程中選料、定型、打坯、刻刀、磨光、打蠟等多道工序實行流水作業,現在技術提高了,可以一人完成。特別是定型要講究比例、對稱、刻刀刻錯就無法糾正補救,這兩道工序最難掌握,現在大部分工匠已操作自如。
現在,莒南石刻已成為全國四大石刻基地之一,在江北數第一,規模最大,人員最多,品種最全,出口量最大。
莒南石刻已銷往全國各地,如黑龍江、新疆、廣東等地。對外銷往日本、美國、加拿大、德國、丹麥、新加坡、韓國、香港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年為國家創匯350萬美元。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生活的需求,石獅、人物、屬相等產品在國內市場投放量增加,豐富、美化了人們的生活。
1985年,莒南縣被省外貿局列為“石刻產品生產基地”。1986年以後,作為莒南石雕總匯的莒南縣外貿石刻廠,連續6年在全省同行業100多家企業中名列出口第一位,被山東省五金礦產進出口公司授予“出口創匯先進單位”。1991年12月,莒南石雕被國家經貿部授予“出口商品基地優秀產品獎”。
1993年5月,坊前鄉成立了“石雕工藝品開發總公司”,縣委、縣府提出建立以縣外貿石刻廠為龍頭,以坊前為基地的農村十大市場之一——坊前石雕工藝品市場的規劃。9月,縣委、縣府決定成立莒南石雕工藝品集團公司,負責協調全縣加工廠點的有關產銷事宜,旨在使石雕成為我縣經濟的一大支柱產業,把我縣建成更加完備,更加先進的石雕生產基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