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樂美在希律王前跳舞

莎樂美在希律王前跳舞

莎樂美在希律王前跳舞是一幅油畫,創作於1876年,作者是居斯塔夫·莫羅。

基本信息

簡介

象徵派繪畫是以造型的裝飾美來表達一種象徵概念。除了莫羅等人外,法國的“納比派”和英國的“拉斐爾前派”都可以算是象徵主義藝術。

象徵派繪畫很注意形式,講究造型美。它象一首詩、一個神秘的想像或一首樂曲。這些畫家也崇拜安格爾,讚美德拉克洛瓦,但著重於幻想事物,有時直接象徵人生中美與善,邪與惡。法國畫家居斯塔夫·莫羅(1826.4~1898.4)在這方面很具有代表性。

莫羅畫得最多的題材是取自《聖經》的《莎樂美在希律王前跳舞》。莎樂美的形象是他寄予象徵意圖的重點形象。這裡的一幅圖片是他於1876年完成的一幅大畫,色彩的裝飾性極其強烈。莎樂美充滿一種神秘主義的美感。

作者

居斯塔夫·莫羅出生在巴黎,父親是一位建築師。莫羅的藝術天賦受到作為音樂家母親的鼓勵,每當他伴隨母親外出旅行時,總要畫大量速寫帶回來。但父母沒有讓他直接去學畫。一直到受完系統的古典教育並取得學士學位之後,才同意他於1846年考入巴黎著名的美術學校(Ecole des Beaux-Arts)。他的第一位老師是法朗索瓦·愛德華·皮柯特(Francois-Adouardpicot)。青年時期,他被德拉克洛瓦的色彩所吸引,並且在德拉克洛瓦與安格爾的對抗中,學到兩者的長處。後來莫羅決意擺脫德拉克洛瓦的影響,但浪漫主義的意識在他的畫上已經根深蒂固。尤其當他得益於安格爾的學生泰奧多爾·夏塞里奧(1819~1856年)的教誨之後,簡直成了他的繼承人:莫羅與夏塞里奧一樣,也愛畫勻稱的人體,嗜好阿拉伯式東方圖案,用綺麗的佩飾來裝綴婦女……等等。他的《莎樂美》(1876年)、《加拉忒亞》(1880年)以及著名的《宙斯與塞墨勒》(1894~1895年)等是最富特徵的象徵派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