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學

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學

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學是所福建省二級達標重點中學,學校創辦於1962年。學校位於壺公山北麓,西倚玉岐山,南臨紅山水庫,北接曾作為壺山書院的祥雲殿,東望古老的興化南洋平原。東圳水渠如帶環繞,群山翠柏如手相拱。清晨鳥聲與書聲香應和,黃昏落霞與綠草相輝映,春暖夏涼,秋爽冬清,環境幽雅,空氣怡人,是莘莘學子的吟勝之地。

基本信息

簡介

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學大樓 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學大樓

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學位於興化平原西部壺公山麓、城港大道旁,學校創辦於1962年,校名渠橋農業中學,1968年因為文革撤銷,1972年復校,後改名莆田渠橋一中,後再改名莆田第二十四中學。現為福建省二級達標重點中學。建校40多年(1962年 , 2010年)來,培養了兩萬多名畢業生,湧現出“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湖南省副省長,現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黨組成員:陳肇雄,國際數理統計學會會長、國際統計學最高榮譽考普斯“總統獎”獲得者范劍青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出類拔萃的優秀人才,贏得社會各界的普遍讚譽。

設施

學校占地面積47093㎡,建築面積25690㎡,綠化面積6200㎡;建有標準教學樓、實驗樓、綜合樓、食堂、學生公寓、圖書館、現代教育中心、塑膠跑道運動場、游泳池;配有設備先進的電腦室、語音室、多媒體教室、教師電子備課室、理化生探究室、通用技術實驗教室等。校園環境幽雅、文化氛圍濃厚,教學和生活設施設備配套先進齊全,是莘莘學子求學的理想寶地。建區以來,區政府共投入2000多萬元加強學校硬體建設。先後建設師生食堂、修建生物園,建設新教學樓、學生公寓、圖書館,改造學校的運動場、游泳池,綠化美化校園,充實圖書館藏書及設施。同時,學還自籌資金,對校園網進行改造充實,對通用技術、藝術、衛生裝備及食堂設施等進行了完善和規範。學校不斷最佳化辦學條件,為創建達標學校,為紮實推進素質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學校注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濃厚健康、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 。

師資

截至2010年,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學共有43個教學班,學生3178人,教職工215人,高、中級教師占60.3%,教師本科學歷率達97.1%,其中碩士研究生6人,省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3人,市、區優秀教師及骨幹教師59人,師資隊伍結構合理,實力雄厚。

理念

莆田二十四中 莆田二十四中

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學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以“ 進德、力學、 、奉獻”為校訓,以“ 為全體學生負 責,為學生終身負責、為學生家長負責、為中華民族負責”為辦學理念,以“ 德育為根本,教學為中心,體育為特色,科研為先導”為辦學策略,求真務實,開拓進取。

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學在區委、區政府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下,紮實推進新課程改革,重視課堂教學主陣地的作用,以科研為先導,以課題實驗為依託,最佳化教學過程,加強教學改革。截止2010年,共有國家、省級等各級教改課題54個,校本課程34門。學校以人為本,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突出體育美術辦學特色,加大輻射作用,不斷提升學校品牌,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高考、中考上線率連年躍上新台階,2008年學校本科上線人數達352人,藝術類學生余志超考取中央音樂學院。學校先後獲得“莆田市育人獎”、“莆田市田徑傳統項目學校”、“福建省花園式單位”、“福建省先進教工之家”、“莆田市文明學校”、“莆田市少年軍校示範校”、“莆田市十佳五四紅旗團委”、“莆田市網路文明教育先進學校”、“莆田市實施素質教育工作優秀學校”、“莆田市平安校園”、“莆田市依法治校示範校”、“莆田市校務公開示範單位”、“莆田市綠色學校”等多項市級以上榮譽稱號。

建校40多年來,學校體育辦學特色聞名遐邇,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為祖國培養了一大批棟樑之材。他們當中有全國農村優秀體育教師陳文鳳、國家田徑一級裁判員趙榮連,世界中學生田徑運動員鄭志佳,全國運動會射箭比賽團體冠軍李獻武,省田徑傳統校比賽800米冠軍劉雙雙,省運會跆拳道亞軍陳清玲等。體育工作進一步紮實有序開展,學生體質明顯增強,運動技術水平穩步提高,思想和學習成績顯著進步。2001年以來學校體育高考本科上線人數及上線率均居 全市前茅,多名學生獲得“ 許阿瓊獎學金”,學校被授予“ 莆田市田徑傳統項目學校”。我校的特色辦學成為社會各界和新聞媒體關注的焦點,莆田電視台、《湄洲日報》、《莆田晚報》、《莆田僑鄉報》等多家媒體紛紛報導我校驕人的體育辦學成績。

目標

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學秉承文化積澱和優良辦學傳統,搭乘課程改革東風,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生命線,不斷深化內部管理體制和加強教育教學科研,聚精會神抓質量,同心同德謀發展,向著省一級達標學校的目標穩步邁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