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海象級常規潛艇

荷蘭海象級常規潛艇為鯨型頓首,迴轉體尖尾艇型;艇尾控制板採用X型布置,從而進一步提高潛艇水下航行時的機動性和抗沉性,由計算機控制(類似於飛行控制系統);7葉大側斜螺旋槳;比“抹香鯨”級約深90米;艇體採用HY-100型鋼;航速9節時續航能力為10000海里;海上持續執行任務(海上巡邏)時間60天。動力系統在水面航行時採用3台法國SEMT12PA4-V200型柴油機,總共率7000馬力;水下航行時採用1台荷蘭Holec型電機,3組鋁酸電池,每組140個電池單元,總共鋁5000馬力,動力裝置均採用減振抗衝擊裝置。

尺寸: 長67.73米,寬8.4米,吃水6.6米
排水量:水上2450噸,水下2800 噸
動力裝置: 柴電推動,3台4衝程PA4 200 VG SEMPT-Pielstick型柴油發動機4.63 MW,3座交流發電機2.88 MW
航速:水上13節,水下 21節
武器: 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發射MK37,MK48型魚雷,也可發射捕鯨叉反艦飛彈,還可以布放水雷
聲納: 2026型拖曳聲納,DUUX 5型被動搜尋聲納
火控: HSA SEWACO VIII型戰鬥數據自動控制系統,GTHW型集成火控系統
編制: 50人
潛深:>300米
70年代中期,荷蘭海軍又根據“海豚”級常規潛艇的服役年限,決定在“旗魚”級潛艇基礎上設計建造一級新型潛艇-- “海象”級。原計畫僅在“旗魚”級潛艇基礎上進行改進,但在設計過程中由於新技術發展迅速,方案多次修改,最終使“海象”級成為一級全新設計的潛艇。由於荷蘭政府不顧我國政府的強烈抗議,向中國台灣海軍出售2艘同級潛艇,稱為“海龍”級因而受到中國人民的關注。
該級艇的控制裝置可從中心控制臺控制4個自動化系統,即:推進控制系統(控制主電機轉速),電池充電系統,柴油機啟動/停止系統(水面或銅器管航行狀態下控制柴油機)和配平注水控制系統(提供注水和重要校正方面的建議)。各系內廣泛採用狀態監視,自動化程度和預防性維修程度高。
該級艇採用的SEWACO-Ⅷ作戰系統,實現了全面集中自動化控制。該系統有7套相同的顯示器和控制台構成,通用性好,各多功能顯控台功能可互換。每箇中央控制單元包括2部SMR-MV處理機,執行顯控台與感測器、武器之間的雙向數據交換。其主要功能包括:聲納現實與控制;目標判斷和目標分類;目標運動分析,自動判定目標的運動;提供不斷更新的戰術與導航態勢圖;驗證系統的工作狀態,輔助操作訓練。
研製背景與計畫
荷蘭早在二戰前就開始設計建造自己的潛艇了。“海象”(walrus)級潛艇和其他荷蘭潛艇一樣,由荷蘭自己研製建造。該級潛艇的建造屬於荷蘭海軍1972年艦隊計畫中的一部分,設計建造的目的是確保荷蘭海軍擁有一支由6艘潛艇組成的潛艇部隊。1975年,荷蘭海軍已經擁有4艘1956?1965年間建造的“抹香鯨”級潛艇和2艘1972年服役的“旗魚”(Zwaardvis)級潛艇,荷蘭海軍預計,其1956年到1965年間建造的四艘“抹香鯨”級潛艇將在1985年到1990年間退役,需要有新的潛艇來補充它們留下來的空缺。荷蘭海軍原打算再建造2艘“旗魚”級,但潛艇設計技術的發展使他們選擇了重新設計的方案,從而促成“海象”級的問世。
“海象”級最早的研製資金於1975年下達,1978年6月,荷蘭海軍與鹿特丹乾船塢公司簽訂了“海象”號潛艇的建造契約。1979年12月,“海象”號開始建造,同年12月,海軍與廠家簽訂了該級第二艘“海獅”號的建造契約。此時,由於設計建造上遇到了一些問題,建造期被延長。第一個問題是建造潛艇殼體專用的新型高強度鋼材(HY-100)還處於測試階段,建造不得不暫停;第二個問題是,建造過程中修改了設計,艇體需要增長,要把建造中的“海象”號艇體切割成兩部分,因而需要研究新的焊接技術;第三個問題是荷蘭海軍為吸取“長尾鯊”號和“蠍子”號潛艇失事教訓,要通過談判向美國海軍取經,從而更加延長了潛艇的建造時間。所有這些問題到1983年才全部解決。
“海獅”號於1981年9月鋪設龍骨,“海獅”號的建造吸收了“海象”號的所有改進。1983年末,荷蘭海軍決定增加其潛艇的數量。1984年1月,荷蘭國防部收到海軍強烈要求再建造兩艘潛艇的一封信,該要求得到了批准。荷蘭海軍分別在1984年和1985年各訂購了一艘“海象”級潛艇,這便是該級第三艘“海豚”(Dolfijn)號和第四艘“布魯因維斯”(Bruinvis)號,它們分別於1986年和1988年開工建造。而“海象”號因前面提到的建造上的問題推遲到1985年10月28日才下水。
1986年8月14日,“海象”號操縱艙和廚房起火,火災沒有導致傷亡,卻給“海象”號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使“海象”號不得不重上船台,1989年9月13日第二次下水。“海象”號事故調查發現,很多電子和電氣系統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但船體結構沒有遭到破壞。估計,那次火災損失達到1億荷蘭盾,為了避免類似的事故,“海象”號和“海獅”號改用了耐火材料和部件,最後“海獅”號成為“海象”級的首艇。
1988年,“海獅”號開始海試,1990年服役。“海象”、“海豚”、“布魯因維斯”號相繼於1992、1993、1994年服役。1987年荷蘭海軍曾宣布擬再定購2艘“海象”級,但於1988年取消了這個計畫,改為設計一級新型潛艇“海鱔”(moray)級,打算在90年代中期建造。
“海鱔”級由鹿特丹乾船塢公司在取得了政府少量資助的情況下與幾家從事AIP技術開發的公司合作研製,但至今荷蘭海軍沒有訂貨。
“海象”級的使命是參與荷蘭海軍與北約的軍事行動,利用魚雷和飛彈攻擊潛艇和水面 艦艇,執行偵察與其他特種作戰任務。“海象”級問世後一直作為荷蘭的出口潛艇待價而沽,但至今未賣出去一艘。加拿大海軍原擬引進“海象”級的設計進行改進,改進有:魚雷發射管從4個增加到了6個,安裝不依靠空氣的推進裝置(AIP),同時加強結構以便適合冰層下作業,但由於購得英國的“支持者”級而放棄了這一計畫。台灣一直是“海象”級的潛在買主。80年代初,台灣當局曾向荷蘭訂購了4艘“海象”級的前身“旗魚”級,並於1987年和1988年交付首批兩艘,這便是現在台灣海軍服役的“海龍”、“海虎”號。由於我國政府的堅決反對,荷蘭政府取消了後2艘的出售計畫。但台灣當局一直沒有放棄向包括荷蘭在內的常規潛艇出口國購買潛艇(包括二手潛艇)的圖謀。1991年和1992年間,台灣當局兩次請求荷蘭國防部向台出售6艘“海鱔”級或者“海象”級潛艇,荷蘭政府一開始均表示同意,但由於我國政府的反對,不得不放棄這兩次交易機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