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東印度群島戰役

Sea,Battle Strait,Battle 駐於東印度的當地政府位於巴達維亞(現在的雅加達),軍事中樞則位於萬隆。

日軍於1月11日開始行動,2月,爭奪制海權所謂泗水海戰(Battle of the Java Sea,Battle of Badung Strait,Battle of Makassar Strait),在92天內相繼攻下打拉根、萬鴉老、巴厘巴板、安汶、巨港和爪哇島,遠比當時大本營所預期的120天還要快上許多。這場軍事勝利使得日本獲取該地的油田,以維繫被美國所凍結的石油缺口,並以極小的代價俘虜了盟軍數萬人。

背景

日本打從太平洋戰爭開始,便以東印度的油田為第一目標,從偷襲珍珠港到南方作戰的制定,其目的皆是為此行動,占領菲律賓和馬來西亞是為了掩護其側翼,並以海軍急速擴張海上勢力,使得占領該處資源能安全的運回本土。另外,占領印尼也為形成與巽他群島連為一線的“絕對國防圈”,維持長期作戰能力。 東印度地區島嶼東西長4000公里、面積190萬平方公里,人口多達6000萬,三分之二的人口集中於爪哇島。荷蘭本土已在1940年亡於德國的侵略。駐於東印度的當地政府位於巴達維亞(現在的雅加達),軍事中樞則位於萬隆。東印度地區最大的油田位於蘇門答臘的巨港、婆羅乃島(現在的婆羅洲)的巴厘巴板。該處1939年年產量有800萬噸,超過著當時的日本年需求量的500萬噸;其他還有錫、鋁土礦和橡膠等戰略物資也出產著,資源非常豐富。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