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市2008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二)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制度。 (三)深化政府信息公開內容。 (五)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基礎性工作。

概述

2008年,特別是《條例》施行以來,我市各級政府和市直有關部門高度重視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從切實保障人民民眾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構建和諧社會,服務荊門崛起的高度深化認識,統一部署,著力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加強檢查督辦、組織宣傳培訓,推動了全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廣泛深入開展。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
市政府辦公室作為全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認真履行推進、指導、協調、監督職責。2008年7月召開全市政府系統辦公室工作會議,貫徹落實全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會議精神,安排部署了全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各地、各部門把政府信息公開作為政府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納入重要議事日程。鍾祥市政府辦、掇刀區政府辦、市建委、市教育局、市民族宗教局、市林業局等單位及時成立了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配備了專職人員。沙洋縣政府辦、 東寶區政府辦、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衛生局等單位召開專題會議進行了動員布置,落實責任和任務,保證了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正常開展。
(二)完善工作機制,建立制度規範
各級政府和市直有關部門根據《條例》規定,按照“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要求,編制了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目錄,建立了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制度,基本形成了職責明確、規範有序、及時準確的工作機制。市政府辦公室制定了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規則,規範和落實市政府層面的信息公開工作;京山縣政府辦、市經委、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交通局、市環保局、市信息產業局、市物價局等單位制定了主動公開工作細則、依申請公開工作流程等,信息收集、審核、上載、回復等環節都有較完善的管理和運行機制。
(三)加強檢查督辦,促進工作落實
為落實省、市會議精神,保證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深入開展,2008年9月,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關於開展政府信息公開檢查工作的通知》,組織開展了自查和抽查,並通報了檢查結果。有的縣市區政府、市直部門也認真履行督辦職責,組織人員對各鄉鎮政府、部門管理單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行了督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了整改。
(四)豐富公開渠道,創新方式方法
各地、各部門充分發揮政府入口網站信息公開主渠道作用,不斷規範政府信息公開專欄設定,充實公開內容,重視網站(網頁)政府信息公開專欄的日常維護和信息更新工作,全市政府信息公開的全面性和及時性不斷增強。有的地方和部門還利用政府信息公告欄、電子顯示屏、新聞媒體等方式公開政府信息。市檔案館搭建了信息公開查詢平台,市民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行政服務中心、市人行等單位採用發放宣傳單、調查問卷、設定網上滿意度投票等方式,豐富公開途徑,方便公眾查詢,接受民眾監督,取得了較好的公開效果。
(五)認真組織培訓,加大宣傳力度
全市上下通過以會代訓、集中培訓、聘請專家講課等多種形式,分類分層開展了政府信息公開培訓工作。市審計局、市糧食局、市國稅局、市廣播電視局等單位就《條例》的基本內容、信息安全與保密、編制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目錄、計算機網路知識等進行了專門培訓,促進了工作順利開展。各級政府還積極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宣傳活動,通過廣播、電視、報刊和網路等宣傳渠道,廣泛宣傳《條例》的意義和內容,提高公眾對政府信息公開的知曉率和參與度,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數量和類別

全市共主動公開政府信息33451條。其中京山縣3826條、沙洋縣2744條、鍾祥市3314條、東寶區2060條、掇刀區2326條、屈家嶺管理區94條、荊門經濟開發區610條。市直部門主動公開18477條,其中市政府信息395條;國土資源、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類信息3922條;科教、文體、衛生類信息2549條;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類信息896條;民政、勞動和社會保障類信息483條;其他類信息10228條。

主動公開政府信息形式

政府信息主要通過政府網站、新聞發布會、新聞媒體、檔案館查閱場所及公告欄等渠道公開。

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辦理情況

依申請公開受理情況

全市共收到依申請公開484件。其中京山縣30件,鍾祥市36件,市直部門418件。申請方式包括當面申請、網上申請、電子郵件申請等。內容主要涉及教育(290件)、財政(45件)、審計(26件)、勞動和社會保障(18件)、衛生(15件)、文體(14件)、國土資源、城建等方面。

依申請公開辦理情況

收到的依申請公開已全部辦理並答覆,其中同意公開483條,政府信息不存在1條。

舉報、行政複議、行政訴訟情況

全市尚未收到舉報。因政府信息公開引起的行政複議12件,受理12件,其中涉及養老保險4件,工傷保險8件,審理結果全部為維持。行政訴訟方面,起訴5件,應訴5件,其中涉及養老保險1件,工作保險4件,訴訟結果維持4件,撤訴1件。

接收諮詢和處理情況

全市共接收諮詢22693條,已全部處理。諮詢方式包括電話、網路、電子郵件等。在市直部門中,接受諮詢量列前五位的是: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市工商局、市建委、市人事局。內容主要涉及環境保護、勞動及社會保障、教育收費、招生考試、土地規劃、房屋拆遷與補償標準、醫療服務機構收費標準和人事信息等方面。

政府信息公開收費及減免情況

因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收費具體標準尚未出台,目前全市各公開單位暫實行免費提供服務。

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

全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有的地方和部門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仍然重視不夠,宣傳發動、安排部署不到位,在思想認識和實際行動上離《條例》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二是少數地方和部門制度不完善,機制不健全,人員、責任、經費等不落實,基礎工作薄弱影響到工作規範、有效開展;三是部分政府網站(網頁)信息公開專欄分類不科學、內容不全面、更新不及時;四是信息公開的形式和載體比較單一,基層的信息知曉率和民眾參與度不高;五是部分工作人員業務水平和技術能力有待提高。
針對上述主要問題和不足,2009年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一)加強組織領導和監督檢查。進一步提高各級政府及其部門對政府信息公開的認識,大力督導檢查力度,強化政府信息公開的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實效性。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納入地方和部門目標責任考核內容。
(二)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建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考核、評估辦法和責任追究制度,建立政府信息網上公開內容保障與通報制度,指導、督促各地、各部門完善內部辦理機制,促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規範化、制度化,提升政府信息公開整體工作水平。
(三)深化政府信息公開內容。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內容體系,著力提高公開信息質量。重點推進“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和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重點披露和解讀公眾關注度高、公益性強、涉及面廣的政府重要政策信息,重點公布讓公眾參與、被公眾監督、為公眾服務的信息內容。
(四)拓展政府信息公開渠道。加強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向基層延伸問題的研究,探索建立適合地區特點、面向基層民眾的政府信息公開渠道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擴大公開範圍,提高政府信息的客群面,促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平衡發展。以政府信息公開帶動辦事過程和結果公開、服務程式和方式公開,實現政府信息公開綜合功能。
(五)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基礎性工作。多渠道、多形式地宣傳學習《條例》,加強政府信息公開業務培訓,將《條例》內容納入全市黨員幹部培訓範疇。開展《條例》實施一周年宣傳活動,進一步提高公眾的知曉率和參與度。深入開展調研活動,加強對基層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指導,促進基層工作質量和水平提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