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廣財

荊廣財(生卒年不詳),古莒國(今山東莒縣)人,世稱荊長風,莒國著名詩人,與另一位詩人周升合稱為“荊周”。

【人物簡介】
荊廣財(生卒年不詳),字子逸,號幽谷長風,古莒國(今山東莒縣)人,世稱荊長風,莒國著名詩人,與另一位詩人周升合稱為"荊周"。有《子逸詩集》,《子逸長短句》傳世,可是大部分已佚。此人是莒國史上頗具傳奇色彩的一個人,不僅生卒年不詳,甚至活動年份在《莒史》中都有爭議,有人說他曾和一代霸主齊桓公在莒國交好,當時齊桓公還是逃難的公子小白,也有人說他在蒲余侯殺公子意恢導致莒國內戰後文風大改,還有人說他曾代表莒國參與晉文公組織的踐土之盟,也有記載說在莒國和齊國交惡時他曾帥軍出征,可是這些事件相差不下百年,肯定不全是真的。相傳荊廣財還是位遊俠,常仗劍而行,時人謂曰“得子逸一諾勝得千金”,但是這些都不可考證。莒國雖然傳承幾百年但因國家狹小,戰亂不斷,到現在莒國歷史還有幾百年的空白。而且史書上對其記載很少,甚至編纂《莒史》的人都引用了大量傳言。所有的這些導致了荊廣財的事跡被蒙上了一層傳奇色彩。
【莒史·荊廣財傳】
荊廣財者,字子逸,嶠山人也,生卒不詳,據傳其母夢神人入腹,遂懷子逸,子逸生時哭聲甚巨,全村皆聞,一日其母攜其耕作,置之田畔,狼從側過而不食之,反驚懼而走,時人異之。當其七歲,隨父母入城,相失散,獨行幾十里返家,其剛毅遂聞於鄉里。少好學,博覽群書,勤勉不釋卷,文思敏捷,素有才名,及壯,辭家遊學,交遊甚廣,遍及齊晉魯蔡曹諸國。常與騷客文人相唱和,子逸好老莊,其文飄逸異常,不沾凡塵,今人讀之常有出世之想。性愛竹,而莒地不常有,常以為憾,曾以竹建軒,名曰夢幽,復引良竹於楚,植之軒畔,子逸常散發撫琴於軒中,風采異常。其詩文亦多作於斯。子逸才學為人所賞,其德行亦為人所稱道,時人謂之“子逸其人如瓊林玉樹,言為士則,行為世范,似泱泱江水,浩浩長風!”
後國與齊魯皆交惡,戰亂不斷,荊廣財恥於為文,棄筆仗劍,入山求師,三年始返,此後三尺鋒芒從未離身。因其善用左手,故自創左手劍術,謂之長風劍法,此劍法未傳於世,後人甚惜之,余亦未曾見之,深以為憾,然余聞語曰“談長風而色變”,可見其犀利。時國局動盪,奸人當道,賊寇橫行,子逸於浮來山振臂高呼,仁人志士從者如雲,一月之內奸佞賊寇盡皆伏誅,舉國歡慶,然子逸亦因此不容於國君,遂奔走於晉,十年始返,子逸亦因此自絕於仕。此事史官未載,然國民鹹傳之,余雖不贊其魯莽,然深服其武勇俠義。後國與齊交戰,相傳子逸曾效力軍中,兵敗不知所蹤。或曰其死軍中,或曰其身退隱居,後曾有人稱見其揚帆出東海,然皆不知其終。
吾觀荊廣財,才學人品武藝皆為人所稱道,雖未就高位,未有赫赫戰功,生平多是傳言,然天下無賢與不肖,知與不知,皆慕其聲,言俠者皆引以為名,此乃俠之大者也!
【荊廣財的作品】
春行
陽春三月最舒心,
草長鶯飛愛登臨。
當年流觴曲水處,
醉風楊柳萌芽新。
踏莎行
晨光熹微,濃霧彌宇,
迷離深山失幽谷,
朦朧繁花萬千樹,
茫茫不見歸來路。
春江難渡,佳人不遇。
置身迷霧人淒楚。
望眼欲穿穿幾步,
唯將心寄相思處。
寒夜幽思
鋪床冷光滿,寂寞夜難眠。
霜林嘯西風,不覺又一年。
悲痛催人醒,強求終無緣。
唯將相思淚,冰封存心間。
夢殘獨行有感

草色迷離蟲聲哀,薄暮輕鎖夜未開。
翠竹凝露泣欲盡,幽階一夜生青苔。
枝上雙禽猶濃睡,畫樓殘月獨徘徊。
情緣已逐瀟湘去,伊人空自入夢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