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潛環斑病毒

草莓潛環斑病毒

草莓潛環斑病毒是歐洲病毒。草莓潛環斑病毒在其它大陸的擴散有限分布在EPPO地區的有:比利時、前捷克和斯洛伐克、芬蘭、法國、德國、義大利、盧森堡、荷蘭、波蘭、葡萄牙、瑞士、西班牙、英國,整個西歐可能都有;美洲的有:加拿大;大洋洲的有:紐西蘭;現已查明EC地區也有分布。

基本資料

草莓潛環斑病毒草莓潛環斑病毒

學名:草莓潛環斑病毒
異名: strawberry latent ringspot, rhubarb virus 5, Aesculus line pattern virus
英文名: strawberry latent ringspot virus
分類地位: 線蟲傳多角體病毒群(Nepovirus)

具體分布

SLRSV是歐洲病毒,在其它大陸的擴散有限。分布在EPPO地區的有:比利時、前捷克和斯洛伐克、芬蘭、法國、德國、義大利、盧森堡、荷蘭、波蘭、葡萄牙、瑞士、西班牙、英國,整個西歐可能都有;美洲的有:加拿大;大洋洲的有:紐西蘭;現已查明EC地區也有分布

寄主植物

寄主範圍

寄主範圍比較廣,自然條件下,在許多野生和栽培植物中都存在,可以隱症侵染大範圍種植的草本測試植物。在機械接種的167種雙子葉植物中,受侵染的高達126種,這126種分屬27個家族(Schmelzer, 1969)。絕大多數是系統性侵染但不表現症狀。分離物的毒性各不相同。比如它可以系統感染草莓(Fragaria spp.)、復盆子(Rubus idaeus)、歐洲甜櫻桃(Prunus avium)、桃(P. persica)西洋接骨木(Sambucus nigra)、黃瓜(Cucumis sativus)等,引起脈間褪綠和壞死。系統隱症感染黃瓜煙和矮牽牛。局部感染莧色藜(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菜豆(Phaseolus vulgaris)、菸草(Nicotiana tabacum)、(N. glutinosa)千日紅(Gomphrena globosa)、香杏(Tetragonia expansa)、茴藜(Chenopodium quinoa)和一種藜(C.murale),引起壞死斑。

診斷寄主

主要有莧色藜(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一種藜(C. murale)、茴藜(C. quinoa)。其症狀是局部褪綠或壞死斑;系統褪綠或變形,有時甚至有壞死或輕微的褪綠斑。黃瓜(Cucumis sativus),具有局部壞死斑或無症狀;系統性脈間褪綠或壞死。在夏季,新生葉雖不表現受害症狀但含有病毒;在冬季,症狀也可能會維持。在一些作物中會形成一些突起(Tomlinson & Walkey, 1967)。該病毒在黃花煙(Nicotiana rustica),菸草(N. tabacum) 和矮牽牛(Petunia hybrida)中屬系統性侵染且無症狀出現。繁殖寄主:黃瓜(Cucumis sativus)

分析寄主

一種藜(C. murale)看起來好像是最可靠的局部斑寄主,但與莧色藜(C. anaranticolor)相比,後者更易被侵染。

(1)病毒株系

1964年Lister從英國漢普郡(Hampshire)分離出典型株系(Lister, 1964)。儘管該株系與從英國、歐洲和加拿大分離出來的其它株系在毒性上有所不同,但它們之間的物理性質和血清學行為卻非常接近。而從東歐的衛矛(Euonymus)、洋槐(Robinia)和七葉樹(Aesculus)上獲得的分離物(Schmelzer, 1969)與漢普郡分離物在血清學上難以區分。

(2)傳播媒介

靠介體劍線蟲(Xiphinema diversicaudatum)(Lister, 1964)和X. Coxi傳播(Putz & Stocky)。並且成蟲和若蟲都可以傳播該病毒(Harrison,1967; Taylor & Thomas,1968; Putz & Stocky,1970)。Taylor & Thomas證明該病毒在離開植物體後,可在劍線蟲(Xiphinema diversicaudatum)中保毒84天(Taylor & Thomas, 1968)。在劍線蟲 餵食了受草莓潛環斑病毒侵染的植物後,其舌突起內腔的表皮內膜(探針)和食道管與類病毒顆粒有關。

危害情況

草莓潛環斑病毒草莓潛環斑病毒

可引起草莓和覆盆子(Lister, 1964; Taylor & Thomas, 1968), 不同程度的斑駁和減產,且因品種的不同而異。

(1)引起芹菜舌形葉(Walkey & Mitchell, 1969)和刺槐屬(Robinia pseudoacacia)花葉、衛矛屬(Euonymus europaeus)的黃斑駁和Aesculus carnea的線狀斑(Schmelzer, 1969),玫瑰綠色環斑及矮化(Cammack, 1966; Harrison, 1967)。

(2)此外,該病毒在蘆筍、黑莓、黑醋栗、紅醋栗、櫻桃、接骨木、葡萄、李子、桃子、玫瑰、大黃和水仙等植物上也有發現。

(3)感染27個科的126種植物。系統感染草莓(Fragaria spp.)、復盆子(Rubus idaeus)、歐洲甜櫻桃(Prunus avium)、桃(P. persica)、西洋接骨木(Sambucus nigra)、黃瓜(Cucumis sativus)等,引起脈間褪綠和壞死。黃瓜和矮牽牛為系統的隱症感染。局部感染莧色藜(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菜豆(Phaseolus vulgaris)、菸草(Nicotiana tabacum)、心葉煙(N. glutinosa)、千日紅(Gomphrena globosa)、香杏(Tetragonia expansa)、茴藜(Chenopodium quinoa)和一種藜(C.murale),引起壞死斑。診斷寄主為莧色藜、茴藜、黃瓜、黃花煙、矮牽牛。

形態特徵

超速離心法獲取高純度病毒時,病毒傾向於沉澱,但是在超速離心前當加入牛血清蛋白(BSA)至終濃度0.2%,或用Sephadex G-200取代超速離心來富集病毒,可以避免沉澱生成(Richter & PROLL,1970)。

病毒顆粒的特徵

病毒粗提物包含1種主要的組分(B),沉降係數為126S(Mayo等,1974),128-130S(brunt,1964),130S(Richter & Proll,1970)或134S(Mayo等,1974)。有時有1種組分(T)出現,其沉降係數大約為50S(Richter & Proll,1970)或58S(Mayo等,1974)。組分B的顆粒能夠在氯化銫中沉澱為一個浮力密度為1.46g/cm3的帶(Mayo等,1974)。

病毒顆粒的結構

顆粒大小相等,直徑30nm,通常有明顯的六邊形輪廓。電子顯微鏡照片顯示一些病毒顆粒可以被染料著色,而另外一些不能,很可能分別是組分B和組分D。
病毒顆粒的組成:

(1)核酸

RNA,單鏈。B組分的一些顆粒包含一個分子量為2.6×106 M.Wt的RNA分子,其餘顆粒包含兩個分子量為1.6 ×106 M.Wt的RNA分子。B顆粒的RNA平均含量是38%(Mayo等,1974)。

(2)蛋白質

病毒顆粒包含兩種多肽分子,分子量分別是44000 M.Wt和29000 M.Wt(Mayo等,1974)。在蛋白質組成上,草莓潛環斑病毒與其它多面體病毒不同,多面體病毒只有一種分子量為55000 M.Wt的多肽(Mayo, Murant & Harrison,1971)。

生物學

草莓潛環斑病毒草莓潛環斑病毒

抗血清(效價1/2048)易得,通過試管沉澱或凝膠擴散試驗可以獲得可靠結果。該病毒在凝膠擴散試驗中呈一線條狀。

相關性

該病毒的所有分離物在血清學上是一致的,在許多別的屬性上與線蟲傳多面體病毒相似,而在血清學上與線蟲傳多面體病毒並不相關,它們的外殼蛋白組成也各不相同。這對於該病毒的分類的意義並不清楚,很有可能暗示該病毒與豇豆花葉病毒(Wu & Bruening, 1971; Geelen, Van Kammen & Verduin, 1972)或大豆枯萎病毒(Doel, 1973)之間的密切相關性。然而,凝膠擴散血清學試驗表明,它與豇豆花葉病毒、豆莢斑駁病毒、大豆豆粒脫落病毒、Echtes Ackerbohnenmosaik、蘿蔔花葉病毒、南瓜花葉病毒或大豆豆粒萎蔫病毒不相關(Mayo et al., 1974)。汁液穩定性: Lister 1964年研究表明,茴藜(Chenopodium quinoa)汁液的分離物在52~58℃條件下或在稀釋至10-3~10-5濃度時10分鐘後就失去侵染性,但是在室溫下,50天以後仍然具有侵染性。從大黃(Tomlinson & Walkey ,1967)或桃子(Richter & Kegler ,1967)中獲得的病毒分離物(Schmelzer ,1969)具有相似的屬性,但在室溫下最多可存活7天。

提純

Lister (1964) and Richter & Proll (1970)改良的Steere氏丁醇/ 氯仿法可以比湯姆林森氏n-丁醇法或者Wetter的醚/四氯化碳法更好地去除植物蛋白質。Allen等人(1967年)用硫酸銨處理植物葉片,然後用氯仿抽提法從植物蛋白質中分離出了該病毒。用蔗糖密度梯度離心法可以進一步對病毒粗提物進行純化。產率大概為每100g葉片提取1mg病毒。

傳播途徑

依賴菟絲子傳播

該病毒不能被Cuscuta californica或C. subinclusa傳播,但曾經在寄生於受該病毒感染的植物上的菟絲子中發現一個株系。種傳植物:該病毒在mentha arvensis(Taylor & Thomas, 1968)、野芝麻(Lamium amplexicaule)、懸鉤子、繁縷屬Stellaria media (Murant & Goold, 1969)、茴藜(Schmelzer, 1969; Allen et al., 1970)和芹菜(Walkey & Whittingham-Jones, 1970)上,重要以種傳為主。薄荷等的種傳率在70%以上。

檢疫與防治

檢測方法

不能根據SLRSV在作物上引起的症狀作為鑑定SLRSV的方法,因為該症狀可能與其它生物的或非生物的原因造成的相混淆。此外還有許多植物是無症侵染。因此檢測和鑑定該病毒必須依賴生物分析法和血清學試驗。
SLRSV容易由汁液的摩擦接種傳毒。然而對木本植物的機械接種而言,汁液的抽提物必須置於2%的菸鹼溶液中或高pH值的緩衝液中以降低植物多酚的毒性,因多酚抑制病毒的侵染性。對草本植物而言,該病毒汁液易通過機械接種傳毒。
絕大多數SLRSV的分離物易引起以下症狀:
(1)莧色藜(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一種藜(C. murale)、茴藜(C. quinoa)。其症狀是7天內是局部褪綠或壞死斑;以後是系統褪綠或變形,有時甚至有壞死或輕微的褪綠斑。
(2)黃瓜(Cucumis sativus),具有局部壞死斑或無症狀;系統性脈間褪綠或壞死。在夏季,新生葉雖不表現受害症狀但含有病毒;在冬季,症狀也可能會維持。在一些作物中會形成一些突起(Tomlinson & Walkey, 1967)。該病毒在黃花煙(Nicotiana rustica),菸草(N. tabacum) 和矮牽牛(Petunia hybrida)中屬系統性侵染且無症狀出現。

控制方法

在缺乏抗性材料的情況下,在沒有已知的SLRSV侵染的地區和土壤中仍沒有帶毒劍線蟲存在的情況下,應加強無菌材料的使用。SLRSV可通過2年的休耕製得到控制,或者採用休耕制,或者通過種植免疫寄主。在此期間劍線蟲(X. diversicaudatum)逐漸失去傳染力,假若該病毒不經意地引入該種植田時,如果2年的休耕制該病毒仍得不到控制的話,可儘可能延長休耕時間,之後將土壤熏蒸以殺死線蟲,就這樣也仍有可能不能完全根除該病毒,但是它至少可延遲SLRSV的二重侵染達多年(Harrison and Murant, 1996)。良好的雜草控制對減輕SLRSV感染幼苗的危險性,也是必不可少的。因雜草是劍線蟲(X. diversicaudatum)倖存的根源(Harrison and Murant, 1996)。該病毒已通過莖尖培養技術,從幾個感染植物品種包括水仙中得到根除(Stone et al., 1975)。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