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堰石閘

草堰石閘

草堰石閘,位於大豐市草堰鎮,即海正閘和小海越閘,又稱鴛鴦閘,始建於圾萬曆年十一年(公元1583年),清雍正七年(1729)和乾隆十二年(1747)兩度改建,兩閘相距20米,形制一樣,青石砌成,均為二孔一機心,每閘長14.8米,機心寬4.2米,金門寬5.3米,高4.8米。 閘門為東西向,毎孔兩側有四槽,備有兩閘板相對啟閉。 明代,為有效地東御海潮,西泄興化等地來的洪水,在范公堤上建有13座閘,此兩閘為現存較為完好的石閘。

草堰石閘,位於大豐市草堰鎮,即海正閘和小海越閘,又稱鴛鴦閘,始建於圾萬曆年十一年(公元1583年),清雍正七年(1729)和乾隆十二年(1747)兩度改建,兩閘相距20米,形制一樣,青石砌成,均為二孔一機心,每閘長14.8米,機心寬4.2米,金門寬5.3米,高4.8米。閘門為東西向,毎孔兩側有四槽,備有兩閘板相對啟閉。明代,為有效地東御海潮,西泄興化等地來的洪水,在范公堤上建有13座閘,此兩閘為現存較為完好的石閘。
草堰石閘高清大圖草堰石閘高清大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