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狒狒

草原狒狒

草原狒狒(學名:Papio cynocephalus)俗名黃狒狒,毛呈黃褐色(因棲息地不同略有差異),體型較大,在靈長類中僅次於猩猩屬,頭部粗長,吻部突出,耳小,眉弓突出,眼深陷,犬齒長而尖,具頰囊;體型粗壯,四肢等長,短粗,適應於地面活動;臀部有色彩鮮艷的胼胝;毛粗糙,顏面部和耳上生有短毛,雄性顏面周圍、頸部、肩部有長毛,雌性則較短。棲息於熱帶雨林、稀樹草原、半荒漠草原和高原山地,更喜生活於這裡較開闊多岩石的低山丘陵、平原或峽谷峭壁中。廣泛分布於非洲的草原地帶或林緣部。雜食性,果實、草、種子、昆蟲、小動物都吃。

基本信息

物種特徵

草原狒狒頭體長約55-80公分,尾長40-60公分,雄性體重約21-25公斤,雌性體重約12-14公斤,毛呈黃褐色(因棲息地不同略有差異),口鼻部向前突出,雌雄有明顯體差。

生活習性

廣泛的分布生息於非洲的草原地帶或林緣部,地上性。雜食性,果實、草、種子、昆蟲、小動物都吃。營大群生活,有嚴密的社會組織,智慧高,性情凶暴,叫聲似犬吠,英文名“baboon”即是由其叫聲而來。母狒狒於發情期臀部有顯著的性皮腫脹現象,常被誤認為病症,沒有特定的繁殖季節,懷孕期約六個月,每產一仔。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2008年靈長類紅色名錄——低危(LC)。

分布範圍

分布於安哥拉,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衣索比亞,肯亞,馬拉威,莫三比克,索馬里,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尚比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