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振鋼

茹振鋼

茹振鋼,男,漢族,中共黨員,教授,河南省優秀專家,河南省小麥抗病蟲育種首席專家,河南省小麥技術產業體系崗位專家。現任河南科技學院生命科技學院副院長,小麥研究所所長,河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河南省小麥研究會副理事長,曾獲全國模範教師、河南省勞動模範、河南省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每年完成本、碩教學工作量150個以上。先後培育並推廣了“百農矮抗58”等百農系列小麥新品種,累計種植2億多畝,產生社會經濟效益100多億元,累計為學校上交成果轉化費700多萬元。在研項目10項,其中國家級項目3項,2010年爭取經費2000多萬元;2007年以來共發表研究論文6篇,其中1篇SCI。2010年獲得莊巧生小麥研究貢獻獎。

基本信息

人物成就

主持或承擔省級、國家級研究項目多項,主攻抗病蟲優質小麥的新核型創建與基因工程育種等尖端技術,相繼培育並推廣了家喻戶曉的百農系列小麥品種——百農62、百農64、百農160、百農矮抗58等,解決了高產與抗病的關鍵問題,累計種植上億畝,增產效益達20多億元,為我省及黃淮麥區的小麥生產做出了突出貢獻。

茹振鋼 茹振鋼

發現並培育成了小麥雄性不育育性轉換系百農S,表現“不育徹底、轉換徹底、恢復徹底”三大特點,在小麥主產區有極高的利用價值,受到國家863專家組、973專家組的高度重視,已套用到雜交小麥超級品種選育研究,在全國已開始聯合攻關。目前,初步配製出雜交小麥強優勢組合,比常規品種增產近20%,有望在近幾年普遍投入生產套用。

茹振鋼教授主持的科研成果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多項,因其科研成就突出,2009年被授於莊巧生小麥研究貢獻獎。

先後主持河南省“八五”、“九五”、“十五”小麥育種攻關項目,承擔國家“863”科技攻關項目和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小麥優異種質合成與品種創新、生態育種、網路代謝、形態構型及適應性仿真鑑定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先後發表論文20餘篇,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4項。

獲獎激勵

左一 左一

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因在百農矮抗58選育及套用方面的重要貢獻獲得2013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5年4月28日,茹振鋼作為先進工作者的代表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了習近平主席的頒獎。

獲得榮譽

2016年10月21日,獲得2016年何梁何利基金獎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17年6月,當選河南省出席黨的十九大代表。

2017年11月,榮獲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2018年1月,茹振鋼入選2017"河南經濟年度人物十大年度人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