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中村

燕門鄉茨中村地處瀾滄江峽谷兩岸的一個緩坡地帶,東與怒江州貢山縣接壤,西靠霞若鄉茨卡通村,南與本鄉巴東村相連,北與本鄉春多樂村銜接,平均海拔1800米。轄有9個村民小組,共有236戶1099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006%,外出務工人員為190人,全村總耕地面積955.11畝,人均占有耕地0.86畝,主要農作物有玉米、小麥、水稻,一年三熟,2007年底糧食總產量392629公斤,人均有糧323公斤,經濟總收入2289502元,其中農業收入242746元,林業收入1451741元,牧業收入440515元,其它收入154500元,人均純收入2824元。該村有一所(1-6年級)寄宿制完小,兩所一師一校,該村在校生128人,在外國中生66人,適齡兒童76人。境內擁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茨中天主教堂",居住著藏、漢、傈僳、納西、白族、怒族等七種民族,主要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七種民族,三教並存,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享有"小香格里拉"的美譽。該村依靠黨的富民政策、艱苦奮鬥、努力擺脫貧困,現已基本實現"三通",是燕門較為富裕的行政村。

基本信息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955.11畝(其中:田166.63畝,地788.48畝),人均耕地.86畝,主要種植包穀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2300.9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02.23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7畝,主要種植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32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無路燈。全村有109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有126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235戶通電,有4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33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1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30戶。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或彈石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集貿市場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6輛,拖拉機5輛,機車9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2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12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47戶;裝有太陽能農戶96戶;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42戶。全村有3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個自然村已10通電;有7個自然村已通路;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4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2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55.9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9.64萬元,占總收入的12.5%;畜牧業收入14.01萬元,占總收入的8.9%;林業收入122.3萬元,占總收入的78.4%;工資性收入66.63萬元,占總收入的%。農民人均純收入2150元,農民收入以葡萄核桃等為主。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35戶,共鄉村人口1108人,其中男性569人,女性539人。其中農業人口1108人,勞動力530人。該村以藏族為主,其中藏族980人,其他民族128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974人,參合率87.9%。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34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3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0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2個,人畜混居的農戶220戶,占農戶總數的93.6%。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3所,校舍建築面積1812平方米,擁有教師10人,在校學生126人。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52人,其中小學生86人,中學生66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9個黨小組,共有黨員58人,少數民族黨員58人,其中男黨員49人、女黨員9人。
村委會由1名支書、1名主任、2名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0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86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