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壺圖錄

茗壺圖錄

論述茗壺的歷史與制藝、品賞等;下卷為圖式,包括壺形與款識等。故此書圖文並茂,特色鮮明,是研究明清茗壺特別是其在日本流傳歷史的頗有價值的專著。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名:茗壺圖錄

作 者:(日)奧玄寶 撰,杜斌 校注

.茗壺圖錄.

出版社:山東畫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10-1

ISBN:9787547401668

開本:16開

定價:18.00元

內容簡介

《茗壺圖錄》分上、下兩卷。上卷為文字,由源流、式樣、形狀、流鏨、泥色、品匯、大小、理趣、款識、真贗、無款、*捏、別種、用意等14章節,系統論述茗壺的歷史與制藝、品賞等;下卷為圖式,包括壺形與款識等。故此書圖文並茂,特色鮮明,是研究明清茗壺特別是其在日本流傳歷史的頗有價值的專著。三洲長口((敘》云:“蘭田奧君嗜風雅,頃著《茗壺圖錄》為三十二先生立傳,詳系譜,分形式,辨名色,別性情,有論有贊,有抑揚褒貶,名為茶壺史亦可,好事之癖可謂入骨。顧其愛博,故不偏隘;其鑒精,故不虛詭。固異世之栩栩驕夸者之所為,而又能以文雅助其韻致,蓋真能知壺真能知茶者。”誠為此書之知音。本書以清光緒二年石印本(簡稱“石印本”)為底本,校以l936年鄧實、黃賓虹《美術叢書》本(簡稱“美術本”),並參考諸家研究成果進行整理。整理工作主要在校正錯訛,疏解字詞,在原本黑白圖片的基礎上增加彩圖,使讀者能夠更直觀地了解相關茗壺。這次整理希望能夠為讀者提供一個可靠而又方便閱讀的本子,但由於水平所限,難免存在錯誤與不足,則敬祈專家讀者指正。

目錄

自序

《敬壺圖錄》序

後序

凡例

卷上

卷下

主要參考書目

試讀章節

卷上

源流 陶之由來邈矣,見於《周禮-考工記》、《禮記》、《春秋》、《史記》、《韓非子》諸書。而李唐以來,有陶窯之設,至明清尤盛矣。然元末明初,未見所謂“茗壺者”。

及讀周高起《陽羨茗壺系》,始知其制濫觴於明金沙寺僧,僧傳之供春。供春之後,有董翰、趙梁、元錫、時朋、李茂林數子,皆為名工。而時大彬者傑出,能仿供春,得手心,應於手。《文房肆考》日“有時大賓以紫泥燒茶壺(大賓蓋大彬)”是也。大彬傳之李仲芳、徐友泉、,歐正春、邵文金、邵文銀、蔣伯〕芩、陳俊卿。而李、徐尤獲其髓,名不讓於大彬,蓋出藍之才也,陶肆謠雲“壺家妙手稱三大”是也。又有陳用卿者,負力尚氣,自成一家。蔣志雯亦有名。陳信卿專學時、李,閔魯生博仿諸家,共得其妙。陳光甫仿供、時而為人室,陳仲美、沈君用各造物象諸玩邸。邵蓋、周后溪、邵二孫,並萬曆間人。周季山、陳和之、陳挺生、承雲從、沈君盛,並天啟、崇禎間人。01。以上八人,皆一時之名手。陳辰巧鐫款識”。徐令音、項不孫、沈子澈,亦明季人。陳子畦、陳鳴遠、徐次京、惠孟臣、葭軒、鄭寧侯,年代並不可考,而鳴遠、孟臣名尤顯。至清則許龍文,工於花卉、象生。又有以“姑蘇留佩”四字為款識者,未詳為誰。陳曼生、瞿子冶,共風流好奇人,而製作甚雅。又有彭年、逸公、符生、樹生諸子。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