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姓

茌,讀音作chí(ㄔˊ),中華民族姓氏之一。源於姬姓或姜姓。是當今中國人口較少的姓氏之一。當今茌姓人主要分布在江蘇省徐州市豐縣以及山東單縣一帶地區。

基本介紹

茌姓 茌姓

茌[茌,讀音作chí(ㄔˊ)]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曹國古茌丘,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周文王之子曹叔振鐸(姬振鐸)被其兄周武王封於曹(今山東定陶),建曹國,都陶丘,轄地大致為今山東定陶一帶,為伯爵諸侯國。當時的曹國有地名叫重邑,後改為茌丘。

周敬王姬丐(姬匄)三十三年(曹廢公曹陽十五年,宋景公子頭曼三十年,公元前487年),宋景公發動了擊滅曹國之戰,曹國滅亡,宋景公改茌丘為茌邑,後又改為山茌城(今山東濟南歷城党家莊鎮一帶)。曹國滅亡之後,居于山茌城的故曹國貴族以及原住民中,有冠以邑名為姓氏者,稱茌丘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茌氏、丘氏,皆世代相傳至今,其茌氏史稱正宗。

姬姓茌氏族人皆遵奉曹叔振鐸(姬振鐸)為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

源於姜姓,出自炎帝大臣吳權之後裔吳中,屬於以帝王賜爵名稱為氏。吳中(公元1373~1442年),武城人。著名明朝重臣。明朝洪武末年為營州後屯衛經歷。明成祖朱棣取大寧,迎降。因運軍餉、守御有功,晉升為右都御史。明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改任工部尚書,後從北征,艱歸,改任刑部尚書。明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吳中與戶部左侍郎夏原吉、兵部尚書方賓等同上奏北征軍餉困難,因而違反了帝意,被關進監獄。明仁宗朱高熾即位後復官,加封太子少保。明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從征樂安,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坐以官木石遺中官楊慶作宅,下獄,後被保釋,奪祿一年。明正統六年(公元1441年)復官,升任太子少保。吳中勤敏多計算,先後在工部二十餘年。今北京的宮殿、長、獻、景三帝寢陵,皆分所建設。吳中職務填委,規畫井然。然不恤工匠。湛於聲色,時論鄙悖。明正統七年(公元1442年),吳中病逝,終年七十歲,明英宗追封其為“茌平伯”,賜諡號為“榮襄”。

明英宗朱祁鎮正統十五年(明代宗朱祁鈺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明英宗親率五十萬明軍與蒙古瓦剌部七萬軍之間進行“土木堡戰役”,明軍大敗,明英宗被俘。其弟朱祁鈺在賢臣于謙(字廷益,號節庵,公元1398~1457年)等人的扶持下登基,是為明景帝。據說在此期間,吳中家族之人支持于謙。明景帝朱祁鈺景泰八年(明英宗復位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明英宗乘明景帝患病之機發動政變,推翻明景帝之後復位。在明英宗發動政變之後,于謙被冤殺,官場大亂,吳中的後裔子孫中有人為了避禍亂而改以先祖封爵稱號為姓氏,稱茌氏,世代相傳至今。

姜姓茌氏族人皆遵奉茌平伯吳中為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

姬振鐸(曹叔振鐸)或曹伯陽(曹廢公)、吳中。

遷徙分布

茌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今茌氏族人主要分布在江蘇省的徐州市豐縣一帶地區。

郡望堂號

郡望

平原郡:始建於西漢高祖時期的西漢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治所在今山東省平原縣西南。轄境相當於今山東省平原、陵縣、禹城、齊河、臨邑、商河、惠民、陽信等地。東漢以後,或為國,或為郡。北魏時期廢黜。隋、唐兩朝曾以山東德州為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東省德州市陵縣。

堂號

平原堂:以望立堂。

歷史名人

茌家耀

出生於公元1944年,江蘇豐縣人。著名當代內科醫學專家。畢業於山東醫科大學。山東省梁山縣衛生局副局長,縣科協常委,中醫學會及醫學會理事長。

1964年參加工作,歷任菏澤地區中醫院、梁山縣中醫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內科主任,梁山科協常委,梁山衛生局副局長,黨總支部書記,梁山農村衛生協會副會長,梁山醫學會理事長,梁山中醫學會理事長,梁山衛生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主任,梁山醫療事故鑑定委員會主任,梁山地方病防治辦公室主任;濟寧市中醫學會、中西結合學會理事,全國中醫學會、中西醫結合學會會員。臨床二十年後又赴北京中醫研究院深造,拜全國名老中醫門下,受益匪淺。學術上主張中西醫結合,突出中醫特色,強調正體觀念,辯證與辯病相結合,將現代檢測方法運用到中醫辯證遺方用藥。擅長內科疑難雜症如胸痹、中風、肝病、腎病、咳喘;對崩漏、帶下、小兒熱病、泄瀉、疳積有獨到經驗。對鼻炎、面癱、蕁麻疹、腹瀉、痹症內病外治有新招。積極推廣土單驗方、臍療、拔罐等技術,研製創新多則驗方,屢挽沉疴。遺方用藥遵古不泥古,以方藥精煉著名。主要著作有《孕婦及嬰兒用藥指南》、《診籍續焰》、《專業技術論文選》、《梁山驗方薈萃》。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六篇,各級學術交流論文十六篇。入選《中國當代中醫名人志》、《中國當代中西名醫大辭典》、《中國名醫列傳》、《世界優秀專家與人才名典》、《中國名醫一萬家》、《中華百年》等。

2000年元月榮獲1999/2000世紀名醫稱號。

茌良芹

出生於公元1959年,江蘇徐州人。著名當代軍人書畫家。歷任戰士、班長、排長、連長、幹事、參謀、處長、副部長、部隊長等職務,四次榮立三等功,十多次受嘉獎。自幼酷愛書法,習書三十餘載,苦練顏、柳、歐、趙等正書,後習魏碑、漢隸,特別鍾愛“二王”、米芾、張旭、懷素、王鐸及于右任等諸貼,又有幸得到張海、張飆、何應輝、言恭達、趙望進、何滿宗、王朝瑞、劉鎖祥和田樹萇等書法大家的指教。儘管軍務工作繁忙,但始終臨池不輟,打下了傳統書法的堅實基礎,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現為中國榜書藝術研究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國楹聯書法藝術委員會委員,世界華僑華人社團聯合總會藝術委員會理事,山西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山西省作家書畫研究院藝術委員,長治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長治書畫院副院長,太原理工大學長治學院客座教授,北京軍區某部師級軍官等職務。個人傳略和書法作品載入《中國當代書法家圖鑑辭典》、《中國當代書畫家代表作典庫》、《全國當代書畫名人名作精品集》、《中國書畫藝術博覽全書》和《中國現代書畫名家名作》等五十餘部大型辭書典籍。

個人介紹、書法評論及作品在《解放軍報》、《戰友報》、《新華日報》、《山西日報》、《中國書畫報》、《書法導報》、《書法報》、《青少年書法報》、《青少年書法》、《山西畫報》、《現代消費導報》、《生活晨報》、《太行日報》《徐州日報》、《長治日報》、《上黨晚報》和《書法世界》、《青少年書法》、《裝甲兵》、《裝甲步兵》、《坦克兵》等報刊發表。被各級授予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中華當代藝術精英、中國實力派書法家、書畫藝術界傑出人才、德藝雙馨藝術家和國際金獎藝術家等稱號。散文、詩歌和對聯等文學作品散見於軍內外報刊。出版了《茌良芹書法集》,主編出版了《行政管理》和《兵員管理》等論著。

茌氏家族探源

——茌山、茌平、茌姓

按語:茌氏家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但目前存在一些疑惑和不解:一是茌氏族人的先祖是何人?二是茌平縣為何沒有姓茌的?三是茌氏族人為何逃離茌平縣的?四是茌氏族人逃離茌平縣的生存歷程?這些問題,將會被後人提及,而且澄清。

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科學技術潛能地發掘,對過去的一些事物紛雜的推斷、演繹,都會起到一定的切合實際地修改訂正的作用。但是,過往的一些記述、認知的歷史功績都是不可磨滅的,沒有差錯難有正確,沒有謬誤難求真理,任何事物都是在前進中得以完善。這次的探索,也不是終極的真理,既不可否定過去,也不可肯定現在,更不能武斷預定未來。我們是在朝著接近實際的目標一步步前行。這將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望後代子孫沉下心來,大膽探索,多多發表自己的見解,搞“群言堂”,不搞“一言堂”,不指責,不批判,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終究會揭開廬山真面目,把茌氏家族的光輝歷史呈現在世人面前。

本文除記述茌氏家族的淵源,同時又把修繕家譜的相關事宜寫於後面,以警示後人。

對一個事物的認識、斷定,離不開文史資料、傳說,以及大膽的想像、推理、判斷。但是,人類對於大自然中的事物認知,僅靠文史資料、實物來驗證的少之又少。大多數的認知是從想像、推理中而獲得。大到星球、宇宙,小到自然界中的人或事,諸如人類起源,三皇五帝……,多半靠邏輯推理而獲取。鑒於此,不妨對茌氏家族的發展史,來一次大膽的探索與推測,即使錯了,也希望取得拋磚引玉的作用。

現按照事物的發展歷程進行探索。

茌山

茌平縣來歷中說:“因境內有茌山之平陸而故名。”但時至今日,茌平縣境內難覓茌山。一些有識之士進行了非常認真地調查和探索,時間之久,範圍之廣,難以想像。結果,仍難以尋覓到茌山。

東至泰山,西至茌平,北至高唐,儘管對現有的山名進行考究、推斷,仍眾說紛紜,難以定論。那么,茌山究竟在哪裡?

筆者認為,這是否要從“茌”字的出現考證一下。在“茌姓淵源”中,有這樣的記載:公元前1046年,周文王(姬昌)的二兒子周武王(姬發),把六弟曹叔振鐸(姬振鐸)分封到山東定陶,建曹國,都陶丘,為伯爵諸侯國。當時,曹國有一地名叫重邑,後改為“茌丘”。一部分子民以地為姓,謂之“茌丘氏”,簡稱“茌”,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出現“茌”字,也是第一次出現“茌”姓。

“茌丘”,是由重邑改名而來的,“丘”則是山或者高地的別稱,謂之曰:山丘,丘陵。一般來說,一個地方的名字,多和當地的山川河流,或者高大建築物等特色有關聯。這種取名最直觀,便於人們熟知熟記,如河南、河北(黃河為界),山東、山西(太行山為界)。那么,把重邑改成“茌丘”,看來當時曹國境內必有“山丘、高地”等之類的物體。現在,對山東定陶縣境內進行仔細考查,雖無直叫“茌山”的地方,但定陶縣城北6公里處確有仿山。那么,仿山是否經歷了上千年的演變,從重邑—茌丘—茌山—仿山,這一曲折的過程呢?

總之,茌姓的誕生地在定陶,是以地名為其姓氏的,這是確切無疑的。定陶境內,重邑更名為“茌丘”,可想而知,其境內必有山、丘之類的物體。果不其然,考查得知,唯有仿山。這是否可以斷定仿山就是茌山呢?仿山,分東西兩山,因土丘突兀如山,而故其名。曹國26代國王葬於此,形成墓群,今已形成景點,供人遊覽參觀。

茌平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並在全國各地置縣,“茌平因茌山之平陸故名”。據考證,茌平縣境內根本沒有茌山,多少有識之士,東起泰山,北起唐河,縱橫數百里,苦苦搜尋考證,也難覓茌山,因而眾說紛紜,難以定論。但是,秦朝既然因茌山而設定“茌平縣”,絕不是空穴來風,一定有其真憑實據。

從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21年,周武王建西周至秦始皇統一中國,這一時間段,中國大地的確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公元前487年,宋國滅掉曹國,曹國山河破碎,國破家亡,國君、大臣、貴族、居民紛紛向山東歷城党家鎮一帶逃離。可以想像當時的情景:拖家帶口,車推人挑,人心惶惶,雜亂無章……從山東定陶(曹國)到途經的茌平、武城已經有500餘里的路程,徒步逃亡的人群已是人困馬乏,疲憊不堪。那時,茌平又是黃泛區,沙鹼薄地,人煙稀少,土地荒蕪。舉步維艱的茌氏族人,饑渴難耐,於是,便在茌平停下休息、暫住、長居。他們用帶來的先進文化和農業技術,開荒種地,休養生息;同時,一些有相當實力的貴族加大了經濟投入,生產很快發展起來,生活日益好轉。茌氏族人安居樂業,平平安安,繁衍生息,居住人數、規模逐漸擴大。茌氏族人也因平安無事,美其名曰:“茌平”,如茌平村,茌平鎮,茌平城等。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自然而然地會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把此地設為縣,即“茌平縣”。

那么,為什麼在一些資料中把茌平的來歷說成“因茌山之平陸而故名”呢?為什麼不說因茌姓,或者說因茌城而故名呢?筆者認為,這是因為茌姓和“山、丘”連在一起,茌姓是由山而取其姓的,如茌丘、山茌。說由茌姓取得縣名,遞進一步說是由茌山之平陸故名,是表述的同一事物。這如同說雞生蛋,蛋生雞,和直接說小雞是由老雞繁衍出來的,是一樣的道理。

這樣看來,把一個縣城的來歷說成由某姓、某村鎮而得其縣名,顯得單薄、狹隘。而說成由山川得其名,就顯得氣勢恢宏。兩廂對比,何不選其第二種。

茌姓

茌姓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曹國古茌丘。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把自己的親胞六弟曹叔振鐸(姬振鐸)分封到今山東定陶建曹國,都陶丘,為伯爵諸侯國。當時,曹國境內有一地名叫重邑,後改為茌丘。一些居民冠以地名為姓氏者,稱茌丘氏,簡稱茌氏,世代相傳至今,其茌氏史稱正宗。皆尊曹叔振鐸(姬振鐸)為得姓始祖。

公元前487年,宋國宋景公發動了擊滅曹國的戰爭,曹國滅亡。曹國眾人逃往山東歷城党家鎮一帶。但是,今有人到山東定陶、歷城一帶考查多次,皆無茌姓族人,而在茌平縣卻發現了茌氏族人的蹤跡?從這裡可以斷定,茌氏族人在曹國滅亡以後,在逃亡歷城的路上,留在了茌平縣,並定居下來。(前文已有論述)茌平縣才有了茌氏族人。

那么茌氏族人為什麼又皆遵奉吳中為得姓始祖呢?

一、吳中,山東武城人,字思正,生於1372年,卒於1442年,享年70歲。明代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四朝曾任工部尚書、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監管過吏部。在任38年,主修了北京明代建築等,其業績在《明史》、《明史錄》中都有詳細記載。去世後,明英宗追封為“茌平伯”,賜諡號為“榮襄”。

根據吳中的封爵號,我們不妨進行認真地探索和推斷一下。諡號:古代在人死後,按其生平事跡評定褒貶給予的稱號,是一些固定的含有特定意義的字,用以指死者美德、惡德等。功勞大的榮譽高的多用“王、侯”字表示。如忠武侯諸葛亮,武穆王岳飛等等;周武王追封自己的大伯——泰伯為吳伯,即吳國的伯伯,其實泰伯就是武王的親大伯。這種把地名和稱呼連在一起當封爵號,其威之高令人嘆為觀止。皇帝這種把手下大臣的住址和尊稱結合在一起當成封爵號,既給了權位,又表達了親情,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封爵。周武王這樣聰明的做法,也給後代帝王的冊封樹立了榜樣。

明朝的封爵是至高無上的榮譽,沒有很大的功績是不可能封爵的(除了世襲和皇后的父親)。因此,明朝“公、侯、伯(子爵、男爵)”的封號,雖沒有具體的品級,但都享受超一品的待遇。“公、侯、伯”的封爵有按功德封號的:如誠意伯劉基(劉伯溫),忠勤伯汪廣洋;也有按地址和尊稱當封號的:如東莞伯何真。吳中的封爵號屬於地名和尊稱連在一起的範疇。但是,吳中是武城人,為何不封為“武城伯”,或者“德州伯”(武城屬德州的管轄),而偏偏封成“茌平伯”?實在耐人尋味。倘若吳中和茌姓沒有歷史淵源,恐怕也不會封為“茌平伯”吧。在明朝封為“公、侯”的絕大多數是武將,而封為“伯”的是極少數文臣。這些文臣必須具備:資歷深,且久遠;任職長,且無罪;功德高,且忠君……“伯”有生前冊封的,也有死後追封的,總之,這是大臣終生的完美總結。

二、吳中死後,英宗皇帝追封吳中為“茌平伯”,此詔書是由翰林院起草,大學士審閱,皇帝拍板同意的,是一件十分認真、莊重的事情。當然,他們對吳中身世及和茌姓的不解之緣是有所了解的。

吳姓的淵源中有這樣的記載:周武王的大伯是泰伯,二伯是仲雍,他們見父親周太王要把王位傳給三弟季歷(周文王),就自動讓賢,兄弟二人便一起南下荊蠻(周人敵視楚國的稱呼),泰伯死後,由仲雍繼位。周武王滅商後,封仲雍的三世孫周章為諸侯,國號改稱吳,並追封泰伯為“吳伯”。其子孫便以國為姓,稱吳姓,泰伯便成了吳姓的得姓始祖。吳姓大多分布在浙江、江蘇、江西、廣東一帶,由南方往北方,由富饒向貧困地區遷徙的可能性不大。

公元前487年,宋景公滅掉曹國,國中的茌姓族人向山東歷城党家鎮一帶逃離,途徑茌平、武城一帶,由於“彈盡糧絕”、疲憊不堪,有一部分定居在茌平縣,而另一部分便在武城定居下來。但他們懼怕追殺,便隱姓埋名,改“茌姓”為無姓(吳姓),以保平安,躲過一劫。其實,茌姓、吳姓都是周太王的後裔,同根同祖。然而,吳氏族譜中卻說:“由於某種原因,許多武城人,也包括很多吳莊的後人,沒有聽說過吳中這個人,只知道這兒燒過修北京城的貢磚,而不知道北京皇城是吳中主修的。”這種冷漠,怎么不令人心涼,不令人失望?為什麼心目中沒有一點點先祖的位置?在吳姓宗譜名人錄中也找不到吳中的名字。這究竟為什麼?

是吳中玷污了吳姓嗎?(改姓)

把吳中打成另類了嗎?

但不管怎樣如何對待吳中,茌氏族人始終把吳中遵奉為得姓始祖。

三、從《明史》、《明史錄》、《中國軍事通史》等文史資料中獲知,吳中的後裔認祖歸宗,改成 “茌姓”。公元1450年,明英宗朱祁鎮親率50萬大軍與蒙古瓦剌部七萬軍之間進行了“土木堡戰役”,明軍大敗,英宗被俘。其弟朱祁鈺在賢臣于謙等人的扶持下,登基為明景帝,這期間吳中族人支持了于謙,遵奉新皇帝。公元1457年,明英宗乘明景帝患病之機發動政變,推翻明景帝之後復位。在明英宗發動政變後,于謙被冤殺,官場大亂,人人自危,吳中的後裔子孫、家族為避禍亂,而以先祖封爵號“茌平伯”為姓氏,稱“茌氏”,從此,吳中的家族、後裔便由吳姓改為茌姓了,世代相傳至今,史稱正宗。

公元1442年,吳中病故。《人物簡介》、《史書記載》中說:“吳中葬於武城(今老城鎮)城西十里,其墓後被乾隆列為武城十六墓之一。”但在《明史》、《明史錄》、《中國軍事通史》資料中卻說:“吳中卒於正統7年(1442年)農曆六月十一日,享年70歲,葬於北京良鄉(今房山區)北怪垞村。”兩種說法完全不同,但不管葬於何處,必須有他的後裔居住於此地,即改姓後的茌姓族人相依伴。令人奇怪的是,北京房山、山東武城都沒有姓茌的茌氏族人。那么改過姓的茌氏族人到底去了哪裡?全中國只有茌平縣有姓茌的(以後還要論述),吳中後裔,茌氏族人肯定是到茌平縣去了。

從吳中的人生歷程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吳中生前官位顯赫,權傾朝野,死後追封為“茌平伯”,賜諡號為“榮襄”。這在當時割地封侯的年代,肯定會給吳中一些封賞,其地就在茌平縣。吳中的後裔一定會到茌平縣領賞封地及其官職,為躲避朝中的混亂、屠殺,不會不把茌平縣當成故土、故鄉,所以說吳中改成茌姓的後裔一定居住在茌平縣,因為全國唯有茌平縣有茌姓。

這時候,茌平縣已形成最大的茌氏族群。一些外地的茌氏族人,攀貴求富,逃避外族的欺壓,紛紛到茌平縣安家落戶。它包括:吳中後裔的茌氏族人,曹國原住居民,歷城党家鎮一帶的茌氏族人,逃亡路上在茌平縣落居的族群……,茌平縣成了茌氏族人的集聚地。

吳中生前,皇帝封賜的誥命(又稱誥書),有他本人的,也有家人的,粗略統計有11次,只能留給吳氏族群,不會留給改姓後的茌氏族人,以免引出張冠李戴之嫌疑,或者當成“罪證”材料。

遺憾的是:吳中及其家人受皇帝如此高的封賞,其慶祝之熱烈,場面之宏偉,傳播之廣泛,影響之深遠,可想而知。但是,吳氏族人不但沒有為此驕傲,深刻記憶,反而不知其人,在吳氏家族名人錄中,也難覓蹤影,真是不可思議。

綜上所述,吳中的先祖姓茌,曹國滅亡後,逃亡山東歷城縣的路途中,經過武城縣定居下來,改茌姓為吳姓,那是在生死存亡之際,迫不得已的情況下而為之。吳中的後裔,在明英宗政變復位後,朝中大亂,危機四伏,為躲災消患,改吳姓為茌姓,那是認祖歸宗,以吳中的封爵號“茌平伯”為其姓氏的,是一種自然地抉擇。其實,在古代人們對姓氏沒看得那么神聖、重要,我們現在的幾千個姓氏中,絕大部分是有姬姓、姜姓演變而來的。在歷史的長河中,改姓者不計其數,誰也沒有斤斤計較。

四、現在茌平縣為什麼沒有茌氏族人?公元1600年,北方的滿族人大舉南侵,1616年推翻明朝統治建立滿清王朝,專橫跋扈,濫殺無辜,對“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的言論,也格殺勿論。白色恐怖登峰造極,恐懼心理難以想像。當然,對明朝的官員及其後裔也絕不心慈手軟,茌氏族人是吳中的後裔,更逃不脫這一滅頂之災的劫難。於是,為了生存,一部分改成他姓,一部分逃往外地,從此,茌平縣境內便無茌姓者。逃亡外地的大都向東南方向,如山東泰安、寧陽、泗水、單縣;安徽蕭縣、碭山;江蘇徐州、豐縣、沛縣……。現在茌氏族人通過各種方法和渠道都取得了聯繫,除山東泰安(茌家莊)、寧陽(茌莊村),只有茌姓村莊,而無茌氏族人外,其餘多地都有茌氏族人,並都列入《茌氏族譜》中,尤以江蘇豐縣人數最多,他們顛沛流離,先後在首羨鎮白李莊、渠集、陳樓、茌李莊居住(譜序中有記述)。台灣也有茌氏族人,1949年,豐縣首羨鎮茌李莊茌傳良(和其姐姐),隨國民黨逃亡台灣,定居高雄市,並且再婚,娶妻蔡氏,生一子三女,長子茌家緒。改革開放後,茌傳良三次回家探親,其在茌李莊的孫子也隨其到台灣,居住一、二個月。一些資料中,說台灣沒有茌氏族人,是不符合客觀實際的。

2015年,茌氏族人第五次修繕家譜,翻開1830年(清道光10年)第一次編纂的家譜,譜序中開頭就有這樣的記載:

祖上居豐久矣,祖父嘗云:山東 平吾故土也。念遷豐以來,世代遼遠兼無譜系,無論其始也。……(略)

道光十年歲次庚寅仲冬八世孫 克淵謹志

這時,遷入豐縣的茌氏族人已發展到十世左右,約計200年上下。這是茌氏族人從山東茌平縣遷來的真實記錄。茌氏族人世代不忘先祖,念念不忘老家——山東茌平。

那么,時至今日,茌平縣為什麼沒有姓茌的?大規模逃亡外地的茌氏族人為什麼歷經這些年人數這樣稀少?究其原因有四:一是戰爭、飢餓、瘟疫;二是洪水、地震、龍捲風等自然災害;三是歷史變遷的政治因素;四是家族人數少,受外族排斥、欺壓,改姓歸順大姓。徐州市郊的茌姓歸順“時姓”,豐縣富張莊村的親兄弟二人,一人堅守茌姓,一人歸順“時姓”。以上原因,就會使一個族群蒙難、逃離、改姓、死亡、滅絕,最後,家族消失或縮減。茌氏家族是弱勢群體,又是“外鄉戶”,抗擊打能力弱小,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家族的發展壯大當然是舉步維艱的。

為牢記歷史,2015年修繕家譜時,竭盡全力完善家譜,用鉛字印刷家譜100冊,分發到有關人員;同時,又存放到豐縣檔案館、上海圖書館,皆有存放證書。同時,電腦和隨身碟留存電子版。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紅塵萬丈,一腔熱血,千秋偉業,後世擔當。茌氏家族二千餘人,殷切期盼後世子孫中,湧現出宏圖大略的人物,編寫《茌氏族譜》,考查茌姓淵源,了解茌氏族人的發展歷程。要辦好這些事情,筆者認為主編、主修要具備以下幾點:一是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大把地投入時間和精力。胸懷家族,放眼未來,不避寒暑,不計報酬,筆耕不輟,捨得投入。二是要寬宏大量,忍得了氣,受得了冤枉。工作中常常會遇到種種困難和阻力:風言風語,謠言惑眾,圖謀不軌,亂加罪名,愚昧無知,無端指責。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對此,一言以蔽之曰:無愧祖宗,無愧良心,心地坦然,不怕惡鬼敲門。三是要有真本領,有較高的文字水平和文學修養。接受新事物,研究新問題。堅決摒棄那些諸如“女子不能上家譜、老格式不能改……”等等陳規陋習,把無知當智慧,把腐朽當經驗,把愚昧當聰明,要大膽改革,勇於創新,有新的發現,有新的見地,適應新潮流,完善新家譜,充分利用新科技,編寫出電子版、智慧型版……先進家譜,讓茌氏族人個個有音容相貌,有聲音,有簡歷……栩栩如生,光彩照人,創一流業績,開一代先河。四是要建規立制,領導班子要明智,常委班子要決定大方向,嚴格財經制度,籌來的經費要切實用到編修家譜上。

檢驗一部家譜優劣的標準主要有以下三點:一是讓人看得懂。摒棄文言文,採用白話文。二是便於查找。要像查字典一樣,很快找到某戶某人。三是便於攜帶。反對厚而重,提倡隨身“一兜提”。筆者深信,只有大膽改革,才能在“歐式譜”、“蘇式譜”的基礎上,忠於經典,但又不安於現狀,編纂出高科技的時代家譜。

希望後世子孫下氣力抒寫茌氏家族華章,彪炳茌氏家族輝煌。相信那一日就在明天。

甚 力 言 普

公元二零一七年六月 丁酉(雞)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