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薦馨

茆薦馨(1629~1681),字楚畹,號一峰,浙江長興籍浙江宣城人清康熙十八年(1679)進士,著有《應制詩賦》、《燕遊草》、《梅溪文集》等。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茆薦馨(1629~1681),字楚畹,號一峰,浙江長興籍浙江宣城人。清康熙十八年(1679)己未科歸允肅榜進士第三人。

茆薦馨的先世是吳興籍人。自五世祖華堂公,開始移居宣城。他的祖父茆允芳,多次應試科舉,屢屢困在棘闈,考場落第,雖然有所著述,只能藏於家中。他的父親茆遇知,曾任漵浦縣丞,攝新田令,從政有能幹的名聲。他有兩個兒子,茆薦馨是長子。他少年時就英敏力學,不管冬寒夏暑,苦學不輟。他做文章,從不起草,頃刻一揮而就。茆薦馨17歲時,補入弟子員。多次應試,屢屢困棘在鄉闈之中。宋公安慰他說:“我生平不妄給人許願,以你的才能必得高第。”茆薦馨更加發憤,刻苦求學,不斷激勵自己。茆薦馨索性縱游齊、宋、燕、趙之間,改就北闈。當時,大學士宋德宜為國子祭酒,閱他的文章大為驚奇,累試全是最佳,認為這樣的國士竟無人看中。康熙十一年壬子科,茆薦馨在京兆鄉試中舉。康熙十八年己未科,茆薦馨通過了南宮會試。廷對御賜一甲第三人進士及第,授翰林院編修。讀中秘書時,康熙帝命詞臣纂修《五代史》暨易經講義,茆薦馨分輯,努力不鬆懈。而後他獻上《蜀平獻詩》,康熙帝深加獎勵,聲名更大了。茆薦馨的父親有疾病,他侍奉湯藥,衣不解帶。父親去世後,他又料理入殮喪葬,竭盡全力,毫無遺憾。人們都以孝子賢孫看待他。後來,茆薦馨得風疾暴病,吃藥後,稍見好轉,已經能緩慢散步,人們都為之喜形於色。到四月,忽然又反覆加劇。因他有病,就請人圓他前幾天的夢。他夢見有個富人夜來饋送百金,請逃脫死罪。茆薦馨正色拒絕說:“有國法在,我怎么敢令被害者銜恨地下。”終究沒接受,其實,他生平正直,與此夢相類似。據傳,有一天茆薦馨白天夢見,康熙帝正觀人們駕龍船爭相競渡,忽然惆悵聞聽天上有聲傳來。不一會兒,回頭見車馬隨從數十人迎面而來,問去哪裡,回答說東嶽廟。等一到,往東回顧有一空座,官員解釋說:“設此以待公”茆薦馨驚醒了,對他的兒子說出夢中聽到的話,覺得這是不久人世的前兆。過了五天,茆薦馨賦一首絕句:“半年消渴望蓬萊,夢裡君王賜藥來。隱隱龍舟競渡去,香風天上五更回。”第二天就逝世了。
茆薦馨入翰林院館中為官,仍不忘宋公的知遇之恩。成名後,念及過去十分貧困,仍然在家設館教授如初。一直到抱病而亡,始終對宋公撫恤十分優厚。真不愧古往今來所說的知己者,茆薦馨是受知的真君子。他平生孝友廉潔,一貫以誠信待人。出仕十來年,家中無餘財,所居帷幕不周全,炊煙時常間斷,而茆薦馨安之若素,恪守清貧,悄然自立。茆薦馨患病以後,臥床二年余,其中多風雨離索,窮愁悽苦。去世後,全依賴大學士杜立德、宋德宜相助,為他辦理喪事,方才得以回歸故里下葬,入土為安。

人物作品

著有《應制詩賦》、《燕遊草》、《梅溪文集》等。他的著作由後來人編成為《畫溪草堂遺稿》

人物評價

茆薦馨親近賢人,樂於助人。他喜好讀書,書不離手。他的文章潤養深粹,而議論英爽不俗。他素來行廉潔善,對自己刻苦,他出行從不具車輿。曾在牆壁上寫道:“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他所留存下來也就是這句話,但意義不可限量,至今仍為人所用。
茆薦馨學問、行為、交往醇然成熟,長者因此而特別敬愛他。每日入署,各位將所聞親閒語及文章政事,古今得失,往復辯論。大家高興的樣子就好像沒機會再暢談的平生知己。不久,他的各位同年先後離開,或請假歸,或丁憂去,不下十餘人,大家歡樂相聚的盛會不可多得。沒多久,茆薦馨就去世了。因此,也沒留下什麼事跡可言。但是,他善長於吟詩,所以有詩流傳於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