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果類蟲害:棉鈴蟲

為害特點

棉鈴蟲是世界性害蟲,幼蟲食性雜、為害重。以幼蟲蛀食蕾、花、果,偶爾也蛀莖,並且食害嫩莖、葉和芽。主要為害形式是蛀果,是番茄的大害蟲。蕾受害後,苞葉張開變成黃綠色,2~3天后脫落。幼果常被吃空或引起腐爛而脫落,造成嚴重減產。

發生規律

一年3~4代,以越冬。在華北於4月中下旬開始羽化,5月上中旬為羽化盛期;成蟲於夜間交配產卵,95%的卵散產於番茄植株的頂尖至第四複葉層的嫩梢、嫩葉、果萼、莖基上,每雌產卵100—200粒。初孵幼蟲僅能啃食嫩葉尖及花蕾成凹點,一般在3齡開始蛀果,4~5齡轉果蛀食頻繁,6齡相對減弱。早期幼蟲喜食青果,近老熟時則喜食成熟果及嫩葉。幼蟲共6齡。棉鈴蟲屬喜溫喜濕性害蟲,成蟲產卵適溫在23℃以上,20℃以下少產卵;幼蟲發育以25~28℃和相對濕度75%~90%最為適宜。在北方尤以濕度的影響較為顯著,當月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相對濕度70%以上時為害嚴重。但雨水過多造成土壤板結,則不利於幼蟲入土化蛹同時蛹的死亡率高。此外暴雨可衝掉棉鈴蟲卵,也有抑制作用。成蟲需在蜜源植物上取食作補充營養,第一代成蟲發生期與番茄、瓜類作物花期相遇,加之氣溫適宜,因此產卵量大增,使第二代棉鈴蟲成為為害最嚴重的世代。

防治方法

(1)生物防治 在卵孵化盛期,每畝噴灑BT乳劑,HD—1等生物製劑200克或25%滅幼脲懸浮劑600倍液對棉鈴蟲有一定防治效果;也可在棉鈴蟲產卵始期至盛、末期釋放赤眼蜂,每畝釋放1.5萬頭,隔3~5天再放1次,連續3~4次,卵寄生率可達80%。此外使用棉鈴蟲核多角體病毒也可使幼由大量染病死亡。
(2)化學防治 田間百株卵量達20~30粒時,掌握在半數卵開始變黑時開始噴灑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1000倍液。3齡前噴灑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或10%【1比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40%辛·甲·高氯乳油(棉蟲淨)乳油2000倍液等。注意交替輪換用藥。採收前9天停止用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