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騰霄

范騰霄

范騰霄(1883—1952),湖北省利川縣城關(都亭)人,原湖北人大代表、政府參事室參事。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范騰霄(1883-1952年),字瀛艖,湖北省利川縣城關(都亭)人。民主革命人士,參加過武昌起義。1902年考入武昌文普通中學堂。次年任
范騰霄
湖北護軍馬隊第一營文案兼國文教師。1904年入將弁學堂。畢業後任第二十九標見習士官。隨後加入日知會,負責動員工作。1905年官費留學日本,入東京商船學校學習駕駛。後加入同盟會,任湖北分會交際幹事。1911年回國,任湖北軍政府副官兼海軍參謀長。漢陽失守,力主堅守武昌。12月,參加南北議和事宜。1912年任將校補充團副團長、講武堂監督、北京政府參謀本部科長等職。1918年入日本海軍大學。回國後在海軍任職。1949年後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湖北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曾主編過《海軍季刊》雜誌,著有《甲午海戰史》、《萬國海上權歷史》、《辛亥革命實錄》。

人物履歷

1883年8月14日(農曆7月2日),生於湖北省利川縣城東門。父漸平,當過縣衙差役,英年早逝;母丁氏,居孀扶幼,以紡線為業,撫養范騰霄成人。
范於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中秀才,次年春考入武昌普通中學堂。因開學無期,旅費用盡,投湖北護軍馬隊一營任文案兼國文教師。光緒三十年考入將弁學堂,次年併入武昌高等學堂,秋畢業,任二十九標見習士官。後結識潛江革命黨人劉靜庵,將劉推薦給黎元洪在馬隊任文案,與劉組建日知會,與呂大森籌建“科學補習所”。日知會成立後,又動員南路學生500人入會。光緒三十一年冬,范官費留日,入商船學校學習駕駛,經宋教仁引見孫中山,加入同盟會,任同盟會湖北分會交際幹事。宣統元年(1909年),入日本橫須賀海軍炮校,再入水雷學校。在日期間,常與劉靜庵等人信函往來。半價購《民報》等革命報刊4000份郵鄂。
辛亥首義後,范回國抵武昌,時漢陽陷落,范起岸直達軍務部參加軍事會議,反對放棄武昌攻南京之主張,並陳述武昌可守不可棄理由:“武昌為首義之地,革命心腹,眾心所向,守則勝,棄則潰,舉足輕重,事關全局。戰略實重於戰術遠甚,屋宇可毀,人心難摧,援軍將至,指在日下,主棄武昌者,其亦未之深思,諸主兵者亦留武昌自重。”范言至此,呼籲:“請贊成死守武昌者起立舉手!”會場歡聲鼎沸,爭相與范握手。從而定下保衛武昌戰略決策,後張難先在給范的信中稱道:“此一舉事不朽矣!”
黎元洪召開會議,公推蔣翊武任總司令,吳兆麟任總參謀長。會後,范任都督副官兼海軍參謀長。當夜,范到黎所,見到黎行裝停妥,正欲出城,因問:“不是決議死守武昌嗎?何以棄城逃跑?”黎執意要走,范急出告張振武、鄧玉麟、甘績熙、丁復,甘、丁二人阻黎出走。黎退葛店,范聞訊至王家店附近見黎。黎以致英俄領事並袁世凱函交范,令速送往,范始參與停戰議和事。
民國元年(1912年),范任將校補充團副團長,講武堂監督。冬赴京任參謀本部上校科長:民國七年再留學日本海軍大學,民國十年返國任海軍參議、海軍教育主任。民國十三年,范以京官索欠薪代表赴洛陽見吳佩孚,為吳賞識。10月隨吳參加第二次直奉戰爭,任軍事參議、海軍副主任、海運艦隊第一隊司令兼代總司令職。次年至民國三十四年,先後任東北海軍學校教育長、襄陽道尹,北伐前敵總指揮部高級參謀,施鶴七屬清鄉主任,南京總司令部高級顧問兼陸大教官。民國三十五年被選為“國大”代表,次年先後聘到漢口私立法學院、傑育中學、海軍學校、交通學院任教授。1950年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省各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2年7月逝世於武昌。

人物生平

1883年8月14日(農曆7月2日),生於湖北省利川縣城東門。父漸平,當過縣衙差役,英年早逝;母丁氏,居孀扶幼,以紡線為業,撫養范騰霄成人。
1888年,進學堂讀書,從師廖老先生,先後三年,深得先生鍾愛。
1893年,赴團堡寺義學就讀。塾師為堂叔父范漸陸先生,不第可免學費,教養兼資,連續九年苦讀,打下吃苦耐勞基礎。
1901年,參加歲考,以第一名入邑庠,成為縣學生員。
1903年,赴武昌考入文普通學堂。因開學延期,經原學校考官介紹,詢得湖北護軍馬隊第一營營地,投奔管帶黎元洪。黎見范學識淵博,即委以文案兼講授國文。
1904年3月,由營改考入將弁學堂學習。
1905年6月,將將弁學堂併入湖北武高等學堂。范在將弁課程習完後,被派充湖北新軍29標擔任見習士官。12月,由湖北同鄉沈鶴烈一起,考取公費留學日本學習海軍。在武昌四年,結識新軍馬隊營劉靜庵、工程營胡瑛、張難先,共同參加科學補習所的革命活動。參與日知會的籌建工作,並成為首批會員。
1906年2月,赴日本參加東京商船學校駕駛科學習。5月,由宋教仁、吳昆介紹加入同盟會,任湖北支部交際幹事。
1909年秋,在東京商船學校畢業後,入橫須賀海軍炮術學校學習,次年秋畢業。
1911年,入橫須賀海軍水雷學校學習,年內畢業。10月從日本回國,26日到達武昌。12月初,參加保衛武昌的戰鬥和停戰議和事宜。5日,黎元洪委派范任都督副官兼海軍參謀長。
1912年1月,人將校補充團副團長。從該團畢業後,改任講武堂監督。12月段祺瑞任命范為參謀本部科長。
1916年春,投入反洪憲帝制的鬥爭,運動革命同志多人參加護國運動。4月入日本海軍大學學習。
1918年春,畢業於日本海軍大學。四月,任參謀本部參議及海軍教育主任。
1920年2月,海軍部授范騰霄為海軍中校。
1925年春,鎮威上將軍(張作霖)公署任命范任華北航警學校教育長。
1926年5月,湖北省省長陳家模委任范為襄陽道道尹。
1927年3月,國民革命軍北線前敵總指揮部唐生智指揮長任命范為本部高級參謀兼軍委會參謀處海軍科長。
1928年5月,湖北省清鄉署辦公署督辦胡宗繹委任范為施鶴清鄉主任。
1932年,任南京總司令部上校參謀兼陸軍大學教官。
1934年,調任參謀本部第二廳任科長。
1941年6月,充任中統調查局顧問,指導對日本的情報任務。年終,任湖北省顧問。
1945年8月,赴重慶任黨政軍考核委員會專門委員。
1947年2月,兼任漢口私立法學院教授。
1945年5月16-17日,武漢解放。繼續任教於海軍學校(當年秋改稱交通學院)。10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聘為教育界的人民代表。
1950年8月,被任命為湖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11月被聘為湖北省各界人民代表大會第一屆代表。
1952年7月,因患腦溢血逝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