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詩詞欣賞

州橋【題解】見《范石湖集》。 橫糖【題解】見《范石湖集》。 秦樓月【題解】見《石湖集》。

人物評傳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郡治在今江蘇吳縣)人。南宋詩人。他父母早亡,家境貧寒。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初授戶曹,又任監和劑局、處州知府,以起居郎、假資政殿大學士出使金朝,慷慨抗節,不畏強暴,幾被殺,不辱使命而歸,後任參知政事等。晚年退居故鄉石湖。卒諡文穆。他與尤袤、楊萬里、陸游齊名,號稱“中興四大詩人”。他從江西派人手,後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於自成一家。其詩題材廣泛,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他使金途中所寫的七十二首絕句,如《青遠店》、《州橋》、《雙廟》等,反映了北方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們的民族感情。愛國情感激昂悲壯。其《催租行》、《後催租行》、《繅絲行》、《勞畲耕》等揭露封建剝削的殘酷,表現對人民疾苦的同情。他晚年所作《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描繪了農村景物、風俗人情和農民生活,風格清新明快,優美流暢,富有韻味,有民歌之特色,是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者。這類詩在南宋末期產生極大影響。清初,曾有“家劍南而戶石湖”之說,如其中《夏日》一首說:“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寫農民一家辛勤勞動的情景,親切、淳樸,有濃郁的鄉土氣息。他也寫了一些應酬唱和、山川行旅、嘆老嗟悲以至講論佛典禪里之作。楊萬里《石湖居士詩集序》說:“(范成大詩)大篇決流,短章斂芒;縟而不釀,縮而不(左亻右窘)。清新嫵媚,奄有鮑謝;奔逸雋偉,窮追太白。求其支字之陳陳,一唱之嗚嗚,不可得世。“生平詳見《宋史》卷三八六。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等。本書選其詩《州橋》、《四時田園雜興》(選四)和《橫塘》及詞《秦樓月》(樓陰缺)。

傳世名篇

州橋
【題解】
見《范石湖集》。州橋即北宋故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宮城南面的天漢橋。作者於乾道六年(1170)曾出使金國時到過汴京,此詩所云當為和者之經歷。詩以汴京父老年年含淚盼望宋君率領六軍收復故都的描寫,表達了遺民們強烈的愛國之心和沉痛的的望情緒。詩題下作者自註:“南望朱雀門,北望宣德樓,皆舊御路也。”
【原文】
州橋南北是天街,
父老年年等駕回。
忍淚失聲詢使者:
“幾時真有六軍來?”
四時田園雜興(選四首)
【題解】
見《范石湖集》。作者晚年退居家鄉吳縣(今屬江蘇)時,以農村一年四季的生活和農民的甘苦哀樂為題材,寫了總題為《四時田園雜興》七絕組詩六十首,描寫了田園生活之樂。
【原文】
春日(其二)
土膏欲動雨頻催,
萬草千花一餉開;
舍後荒畦猶綠秀,
鄰家鞭筍過牆來。
夏日(其七)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夏日(其十一)
采菱辛苦廢犁鋤,
血指流丹鬼質枯。
無力買田聊種水,
近來湖面亦收租。
秋日(其八)
新築場泥鏡面平,
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聲里輕雷動,
一夜連枷響到明。
橫糖
【題解】
見《范石湖集》。橫塘是作者故鄉吳縣(今屬江蘇)的名勝和重要渡口。此詩借題詠橫塘古渡來詠寫人生別易見難的離情別緒。作者以飽蘸感情色彩的筆黑來寫景,使景物別具情韻風神。
【原文】
南浦春來綠一川,
石橋朱塔兩依然。
年年送客橫塘路,
細雨垂楊系畫船。
秦樓月
【題解】
見《石湖集》。此調即“憶秦娥”。作者有“秦樓月”五首,均寫閨情,此其一《秦樓月》,本名為《憶秦娥》。
【原文】
樓陰缺,闌乾影臥東廂月。東廂月,一天風露,杏花如雪。
隔煙漏金虬咽,羅幃暗淡燈花結。燈花結,片時春夢,江南天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