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歧義

調型歧義1.2.1 降/升調歧義1.2.2 抽象/具體歧義1.2.1

內容介紹

本書對歧義的分析和論證,採用辯證的觀點和方法,將歧義看作是語言結構形式與這種結構的運用的對立統一運動,兩者既相區別、制約,。又相結合、滲透,這種機制表現在歧義的觸發、顯露、消除和利用的全過程。我們試圖以這種辯證的觀點為指導,在理論上兼收並蓄,但不迴避自己的看法,在內容上全面攝取以照顧方方面面,為探索語言的本質屬性和語言學研究提供實際和理性的依據。這就是編寫本書的主要指導原則。全書分為導言

作品目錄

導論
第一章 構詞歧義
1.概說
2.派生歧義
2.1 前綴歧義
2.2 後綴歧義
2.3 詞的結構關係歧義
3.合成詞歧義
3.1 一個整體的詞/一個語法、語義自由組合
3.2 語義、結構關係歧義
3.3 多義詞素觸發的歧義
4 轉化詞歧義
4.1 名詞/動詞
4.2 名詞/形容詞/副詞
第二章 音位歧義
1.語調歧義
1.1 調核歧義
1.1.1 調核與含義歧義
1.1.2 調核位置與語義內容
1.1.3 調核與結構歧義
1.1.4 調核與話語
1.1.5 調核與信息焦點
1.2 調型歧義
1.2.1 降/升調歧義
1.2.2 降/降升調歧義
1.2.3 降/降升復調歧義
1.3 語調組劃分歧義
2.重音歧義
2.1 詞重音歧義
2.2 重音與語義關係歧義
2.3 句子重音歧義
3.同音異義歧義
3.1 同音異義詞歧義
3.1.1 同音異義歧義
3.1.2 詞類歧義
3.2 音變歧義
第三章 語義歧義
1.語義範疇轉化歧義
1.1 一般/特殊歧義
1.1.1 一般詞的一般/特殊轉化
1.1.2 特殊詞的一般/特殊轉化
1.2 抽象/具體歧義
1.2.1 具體動作/抽象行為
1.2.2 具體事物/抽象概念
1.3 動態/靜態歧義
1.3.1 動詞的動態/靜態轉化
1.3.2 形容詞的動態/靜態轉化
1.4 主觀/客觀歧義
1.4.1 形容詞的主觀/客觀轉化
1.4.2 名詞的主觀/客觀轉化
1.4.3 動詞的主觀/客觀轉化
1.5 內在/夕卜在意義轉化
1.6 生命/無生命範疇轉化
1.6.1 人/物
1.6.2 動物/物品
1.7 反義歧義
1.7.1 有標記/無標記
1.7.2 反義關係轉化
1.7.3 性別歧義
1.8 褒/貶轉化
1.8.1 動詞的褒貶
1.8.2 形容詞的褒貶
1.8.3 名詞的褒貶
1.9 字義/喻義
1.10 行話歧義
1.11 英國英語/美國英語
2.語義關係歧義
2.1 否定歧義
2.1.1 句子/局部否定
2.1.2 否定轄域
2.1.3 否定焦點
2.1.4 否定邏輯歧義
2.1.5 否定轉移
2.1.6 肯定/否定歧義
2.1.7 情態動詞的否定歧義
2.2 分配關係歧義
2.2.1 數量分配
2.2.2 頻度分配
2.3 比較歧義
2.3.1 等比
2.3.2 差比
3.情態歧義
3.1 預言/內在情態歧義
3.2 可能/內在情態歧義
3.3 必然/內在情態歧義
3.4 非情態動詞的情態歧義
4.習語歧義
4.1 典故、成語/普通詞語
4.2 喻義/字義
4.3 虛義/實義
4.4 習語結構/普通結構
4.5 英國習語/美國習語
第四章 語法歧義
1.冠詞歧義
1.1 類指/特指
1.2 特指/分散指
1.3 零冠詞和省略冠詞
1.4 照應/非照應
2.名詞歧義
2.1 生格歧義
2.1.1 生格結構歧義
2.1.2 生格語義歧義
2.2 名詞的數
2.3 可數/不可數
3.副詞歧義
3.1 副詞狀語歧義
3.2 副詞的語義歧義
3.2.1 方式/伴隨情況
3.2.2 方式/手段/方面
3.2.3 方向/地點
3.2.4 頻度/數量
3.2.5 數量/頻度/時間持續/程度
3.2.6 折中/增大/減小
3.2.7 問句中的How
3.3 副詞狀語的邏輯主語
3.4 副詞狀語的轄域
3.5 副詞詞類
4.wh-詞歧義
4.1 wh詞語義歧義
4.2 wh詞句結構歧義
5.介詞歧義
5.1 介詞短語的歸屬
5.1.1 歸屬主語/歸屬賓語
5.1.2 歸屬句子/歸屬表語
5.1.3 歸屬句子/歸屬動詞
5.1.4 歸屬從句/歸屬全句
5.1.5 歸屬名詞1/歸屬名詞2
5.1.6 歸屬名詞短語/歸屬全句
5.2 介詞的語義歧義
5.2.I 空間/時間
5.2.2 坐標歧義
5.2.3 靜態/動態
5.2.4 具體/抽象
5.2.5 of的歧義
6.合成動詞歧義
6.1 合成動詞的結構歧義
6.1.1 普通動詞/合成動詞
6.1.2 介詞/副詞
6.2 合成動詞的語義歧義
6.2.1 一般/特殊轉化
6.2.2 具體/抽象轉化
7.動詞的“時’、“體”歧義
7.1 一般現在時
7.2 過去時
7.2.1 一般過去時
7.2.2 假想形式
7.2.3 情態動詞的過去時
7.3 進行體歧義
7.3.1 現在進行體
7.3.2 過去進行體
7.3.3 完成進行體
7.4 完成體歧義
7.4.1 現在完成體
7.4.2 過去完成體
7.5 將來時間
7.5.1 begoingto
7.5.2 從句的將來時間
7.5.3 will/shall表示將來時間
7.5.4 will/shall加進行體動詞
8.虛擬語氣歧義
8.1 現在虛擬語氣
8.2 過去虛擬語氣
9.非限定動詞歧義
9.1 非限定動詞的體
9.1.1 一般體
9.1.2 完成體
9.1.3 -'ed分詞
9.2 非限定動詞的語法功能
9.2.1 謂語動詞部分/表語
9.2.2 謂語動詞部分/定語
9.2.3 定語/主語
9.2.4 定語/賓語
9.2.5 狀語/定語/補足語
9.2.6 名詞/分詞
9.2.7 形容詞/分詞
9.3 主語歧義
9.3.1 名詞性非限定動詞的主語
9.3.2 狀語、補語的分詞主語
9.3.3 補足語動詞不定式的主語
9.3.4 定語不定式的主語
9.4 非限定動詞的語義範疇轉化
9.4.1 潛勢/實行
9.4.2 語義範疇轉化
9.4.3 情態意義
9.4.4 狀語意義
10 句子成份歧義
10.1 句子成份的結構關係
10.1.1 主語/表語
10.1.2 主語/定語
10.1.3 謂語動詞
10.1.4 雙賓/復賓/單賓
10.1.5 直接賓語/間接賓語
10.1.6 賓語/狀語
10.1.7 單賓/復賓
10.1.8 賓語/定語
10.1.9 定語/其他成份
10.1.10 賓語的語義功能
10.2 句子成份的層次
10.2.1 右分枝層次
10.2.2 左分枝層次
1/((adj+N’s) N)/(adj +(N’s+N))
2/(1ess(more)+(adj.+N))/((Iess(more)+adj.)+N)
3/((adj1(adv.)+adj.2(N))+N)/(adj1+adj?2(N)+N)
4/((adj.1+adj.2)+N)/(adj?1+adj.2+N)/(adj1+(adj.2+N))
5/(adj.+(N1+of+N2))/((adj+N1)+of+N2)
10.2.3 左右分枝層次
11 並列結構歧義
11.1 左分枝結構
11.1.1 (adj.\(N)(N1 N Nn))/((adj(N)n1)+N2
十.Nn)
11.1.2 ((premod. (N1 +N2 Nn)) +Postn\od.)/
(((premod.N1)+N2+...Nn)+Postmod.)/((pre-
mod.+N1)+(N2+..N。+Postmod.))/(premod.+
(N1+(N2+,Nnpostmod.)))
11.2 右分枝結構
11.2.1 (V1v2十.Vn)十adv.)/(V1十v2 .(Vn+adv.))
11.2.2 ((N1 N2)Postmod.)/(N1(N2十Postmod.))
11.2.3 (A+(B+C))/((A+B)C)
11.3 等加與選擇並列
11.3.1 (cl1+(cl.十cl3))/((cl1十cl.2).cl3)(A)
11.3.2 (N1十(N2十N3))/((N1十N2)十N3)
11.3.3 (c1.十(cl2十cl3))/((c11cl.2)十cl3)(B)
11.4 結合與分離意義
11.4.1 ((adj.(N)adj2(N))十N)/((adj1(N)十N)十
(adj2(N)十N))
11.4.2 (cl1十cl.)/((S1十S2)十V十adv.)
11.4.3 (cl.十cl2)/((S1十S2)十V十0)/((S1十S2)十V十(O1十
O2))
11.4.4 (cl?1+cl.2)/(S V+(OI+O2)+adv.)
11.5 字面意義與含義
11.5.1 一般性並列結構
11.5.2 特殊格式
11.5.3 無連詞並列結構
12.從屬結構歧義
12.1 從屬/並列關係
12.2 空位歧義
12.3 從句語法功能
12.4 強制性狀語/選擇性狀語
12.5 限制性/非限制性
12.6 定語的語義歧義
12.7 狀語從句的語義內容
12.7.1 when從句
12.7.2 while從句
12.7.3 as從句
12.7.4 if從句
12.7.5 before從句
12.7.6 until從句
12.7.7 since從句
第五章 語用歧義
1.話語歧義
1.1 照應關係
1.1.1 替代照應
5.預設
5.1 詞語預設
5.2 結構預設
5.3 語法預設
5.4 預設的映射
5.5 預設與轄域
第六章 通論
1.問題的提出
2.歧義的定義
3.歧義的性質
4.歧義的檢驗
5.歧義的機制
6.歧義與含義
7.歧義與模糊
8.歧義的心理分析
9.歧義的分類
附錄:主題索引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