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中國商法/高等學校法學雙語教材

內容介紹面對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戰,中國的法律日趨與國際接軌:我國法學教育的國際化自不待言。 對於法律等專業,《意見》則明確要求先行一步,力爭在三年內,使用外語教學課程達到所開課程的5%~10%。 Law(《中國商法》)為全英教材,採用與國際接軌的讀者中心主文(reader

內容介紹

面對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戰,中國的法律日趨與國際接軌:我國法學教育的國際化自不待言。國家教育部因勢利導,於2001年頒發《關於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即2001年4號檔案(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了十二項提升本科教學質量的舉措,其中第八項舉措就是積極推動國內高等學校使用包括英語在內外國語進行教學,積極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國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對於法律等專業,《意見》則明確要求先行一步,力爭在三年內,使用外語教學課程達到所開課程的5%~10%。為此,許多高校相繼嘗試用英語講授部分法律專業課,不少高校還專門成立國際學院,所有課程均用英語講授,其中“法學概論”或“法律基礎”為各個專業的公共必修課。法學自有其獨特的概念體系,其中不乏艱深晦澀的專業術語,閱讀中文已令人生畏.要在英文背景下講授和學習.又缺乏英文教材,學生更容易就墜入雲山霧海之中。因此編寫適合全英教學的法學教材,其緊迫性不言而喻。
China’s Commercial Law(《中國商法》)為全英教材,採用與國際接軌的讀者中心主文(reader friendly)的寫作風格。全書緊扣現行商法的邏輯體系,函蓋公司,外商投資企業、證券、票據、保險、海商和破產法,簡潔地勾勒出中國現行商法的基本制度。選材精當,層次分明,主次鮮明,摒棄了細枝末節的問題,讀者能夠在短時間內對中國商法有比較全面系統的把握。為達到簡約之目標,本書在體例結構、觀點闡述等進行了大膽的探索,或曰創新。歸結起來,主要有4點:(1)每章篇首均用簡短的篇幅,尤其是表格,將浩繁的立法用簡潔的命題串連起來,勾勒出了該領域涉及的法律法規全貌及其變遷歷程,便於讀者對該領域的立法先有一個總體的把握和了解,為理解和領悟其後的具體制度安排做好鋪墊:(2)正文引入23個精選案例,以案說法。既生動而簡潔地闡釋了相關法律制度,又能夠啟發讀者深思.領悟精妙之處,舉一反三。(3)設計並使用58個圖表(51個表和7個圖)。法學概念和法律規則可謂紛繁蕪雜,運用表格和圖形進行精心梳理,通過一個個簡潔的主題之串連,化繁為簡,簡潔明了,有助於進行橫向比較和研究,體味不同制度的微妙差異。(4)大膽使用規範化的縮略語,正文目錄之後還配專門的縮略語目錄.減少或消除了贅筆,大大節約了篇幅,讀者易於閱讀。
作為一項全新的事業,本系列教材能夠面世,得益於法律出版社尤其是丁小宣先生的鼎力支持和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高晉康博士的大力舉薦。作者本人雖已走出產業經濟學領域,暨南大學的雲冠平教授、黃穗鴻教授、副校長鬍軍教授和廣東金融專科學校校長張丙申教授作為我的導師和恩師,仍然一如既往地給子關心和教誨,這一切我都將永誌不忘,感念終生。我與暨南大學徐喧博士、劉穎博士、呂國民博士等諸位同事的討論,使我受益匪淺。需要特別提及的是,本書接近完成之際,電腦遭受肆虐的病毒襲擊,轉瞬間所有的書稿全部丟失.我的兩位學生張宏鵬和楊少雄同學以及廣東理治律師事務所的麥允良和謝子豎先生,晝夜兼程,奮力拚搏,文稿得以挽救。否則,我可能無力承受。自然,書中一切文字責任當由我個人承擔。新的事業本來就意味著有不成熟、不完善之處.本書所作上述新嘗試,必然伴隨著相應的風險和疏漏。如蒙方家指正,當不勝感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