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白沙鎮

英德市白沙鎮位於英德市東南部(東經113度40分─113度50分、北緯4度02分─24度12分),東與本市青塘鎮和新豐縣遙田鎮相鄰,南與新豐縣遙田鎮和佛岡鎮縣煙嶺鎮交界,西與本市魚灣鎮接壤,北與本市橋頭鎮相連。總面積為164.4平方公里。境內有五條支流(長安河、納溪河、煙嶺河、汶羅河、門洞河)匯成的白沙河,因河床里均是白色石英沙粒,故名白沙。

【地理位置】

白沙鎮屬粵北山區的丘陵地帶,海拔500米左右。呈亞熱帶氣候年均氣溫20.7℃,最高年均氣溫25.6℃,最低年均氣溫17.3℃。七月平均氣溫28.8℃,最高38.9℃;一月平均氣溫10.7℃,最低-3.6℃。平均無霜期312天,年均霜凍期53天,霜期一般在12月下旬至次年2月初。年均降雨量1990毫米,最多2657.2毫米(1975年),最少1339.9毫米(1963年)。年均太陽幅射量107千卡/CM2,最多125.6千卡/CM2,最少96.4千卡/CM2。各月差異較大,最多相差8千卡/CM2(7月與2月),5月至10月輻射量較多,平均9千卡/CM2,2月和3月均小於6千卡/CM2,10月至次年1月為6-8千卡/CM2。日照長,霜期短,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宜耕。
白沙鎮是革命老區,現轄12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居民管理區,172個村民小組,1998年末總人口為30314人,其中農業人口為28488人,青壯年勞動力11472人,鎮內有太平、白沙、雙頭三個圩場,其中太平街是該鎮的黨政機關駐地,是該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它是一個新興的集鎮(建於60年代),經過改革開放二十年的規劃建設,已從原來占地3公頃擴大到30多公頃,並實現了街道硬底化,吃用自來水和綠化、美化、淨化,市場繁榮,百業興旺,1998年被清遠市人民政府授予“嶺南杯城鎮規劃建設管理近期目標達標鄉鎮”稱號。

【基礎設施】

白沙鎮歷史悠久,是三縣(英德、新豐、佛岡)六鄉鎮(白沙、青塘、沙田、遙田、佛岡、高崗)物資交流的黃金寶地,商貿發達,經濟繁榮。三個圩場主要有運輸、加工、商飲、服務等行業,尤其是加工業最活躍,從事木材加工業逾千戶,木器製品遠銷省內外。工業有復粉廠(年產量1.2萬噸)、膠合板廠(年產量1000多立方米)、塑膠編織袋廠(年產量150萬條)、松香廠(年產量300噸)和採煤、采稀土、采漢白玉石、採石灰石等礦場。

【交通通訊】

白沙鎮交通、通信便利,能源、水源充足。國道106線貫穿本鎮南北,往南到廣州市153公里,省道3392線在太平街與國道106線相接,往東到新豐縣城91公里,有地方公路太(平)魚(灣)線,往西到英德市區75公里;還有太(平)新(潭)線、白(沙)張(坑)線。雙(頭)門(洞)線3條地方公路幹線,組成鎮內縱橫交錯的交通網路,使12個村委會、172個村民小組和3個圩場均可通汽車。1991年,獲廣東省交通廳授予的“七五”交通建設先進集體稱號。1995年,白沙鎮開通了程控電話,現在,行動電話和尋呼機用戶比比皆是。白沙鎮在汶羅河上遊興建了兩個總裝機容量為950千瓦的水電站,還在太平街北面白沙河邊興建了一個3.5萬伏的輸變電站,全鎮所有村莊均已通電。白沙鎮有兩大引水工程,一是英德市管轄的汶羅河引水工程,全長31公里,灌溉本市白沙、橋頭、魚灣、英華茶場等鎮(場)800多公頃耕地;二是長安河引水工程,全長10公里,灌溉本鎮4個村233.3公頃耕地。鎮內還有獨羅坑水庫及眾多的山塘、攔河壩等排灌設施,使該鎮95%的耕地均能旱澇保收。
【資源特產】
白沙鎮山青水秀,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適宜於發展(三高)農業和農林牧副漁產品加工業業,發展能源、旅遊業,還有各種礦產資源可供開發。此外,本鎮地價便宜,有大量的富餘勞動力,且工價低,人均工價在15─20元一天。
白沙鎮是典型的農業鎮,現有耕地面積1798.64公頃(其中水田面積1366.57公頃),山地面積9949公頃(其中坡度在25度以下的有4325公頃)。主要生產的農產品有稻穀(年產1.7萬噸)、紅薯(年產600噸)、花生(年產500噸)、黃豆(年產300噸)、茶葉(年產60噸),沙田柚(年產60噸),其他水果(年產300噸)。特別是白沙綠茶,清香撲鼻,爽口甘滑;白沙沙田柚,皮薄肉脆,清甜爽口。另外,養殖業興旺發展,有一批從事養豬、養牛、養雞鴨、養魚的專業戶,該鎮會英村還有一個由台商獨資1500萬元興辦的水產品生產基地(綠洲農場),主要養殖中華鱉。
【文教衛生】
在改革開放二十年中,白沙鎮的工農業和教育、文化、衛生等事業得到了較大的發展。1998年,白沙鎮的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4748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為3823萬元,農業總產值為9453萬元;糧食總產量達到18099噸,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381元。白沙鎮現有2所初級中學和13所完全國小。中學共有25個教學班,學生1358人;國小共有175個教學班,學生4350人;在職中國小教職工315人。學校建設規範,實現了教學樓房化和“普九”達標,中學和部分國小解決了教師“安居工程”。校容校貌校風良好,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白沙鎮有線電視不斷普及,鎮級有線電視網路能收看十二套電視節目,用戶達1000多戶;另外還有6個村安裝了有線電視設施,全鎮有線電視普及率達80%以上。文化設施不斷完善,目前又正在興建一座兩層500多平方米的文化站綜合大樓、留醫部大樓和職工住宿樓,1993年被廣東省衛生廳授予“一無三配套”先進單位稱號。1998年實現初級衛生保健達標。由於白沙鎮在地級市開展的“八城四線”文明系列工程建設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1996年被清遠市委、市政府授予“八城四線”文明系列工程建設特等獎和“文明鄉鎮”稱號。
【招商項目】
白沙鎮的招商引資項目主要有:
(一)、山坡地開發(種植水果或藥材);
(二)、農作物布局調整(發展“三高”農業);
(三)、梅子峰和長安左灌渠興建水電站。
白沙鎮人民摯誠歡迎海內外有識人士前來考察、觀光和投資創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