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齒螯蛛

形態描述

雌蛛體長5.90—6.00。一雌蛛體長5.90。頭胸部長2.40,寬1.95;
腹部長3.70,寬2.70。背甲棕褐色,邊緣黑棕色,頭部後半部的頸溝內側中央有一倒置的三角形褐色斑,並從該斑正中央及兩側角各向前伸出一條褐色線紋,其中正中央的一條線紋到兩後中眼之間,兩側的線紋分別伸至左右後側眼的內側。頸溝和放射溝褐色。中窩較深,近乎圓形,在中央有一“()”刻痕。前眼列後凹,後眼列稍前凹。前列各眼呈等距排列(0.10:0.10),後中眼間距小於後中側眼間距(0.10:0.18),兩側眼相接。中眼區方形,長等於寬(0.35:0.35),前邊等於後邊(0.35:0.35),8眼近乎等大(0.13),各眼基均圍有褐色環。
螯肢棕色,螯牙的基半部黑棕色,端半部棕色,前齒堤有2齒,第二齒最大,並在中部側生1小齒,後齒堤有1齒。顎葉、下唇和胸板皆為黑褐色,顎葉端部的內側角呈白色。步足棕褐色,細長、多毛、多刺,各步足的腿節有黑褐色條斑,其他各節的末端有黑褐色環紋。足式:1,4,2,3。
腹部長卵形,黑褐色。背面被有一大型黑色葉狀斑,葉狀斑的邊緣嵌有一周黃色條紋;葉狀斑前端的正中央有一倒“Y”字形黃色斑,稍後為一對平行並排的黃色短縱條斑。腹部腹面黑褐色。紡器棕色。無舌狀體,該位置有2根棕色長剛長。外雌器黑棕色,中部有一扁圓形陷窩,陷窩後緣有一短的唇形突。

生物學描述

生活在果園及胡楊林帶的草叢中。

分類討論

Locket G.H.、A.F.Mill.idge(1953)和Hu、wu(胡金林、吳文貴,1989)曾視Enoplognatha caricis(Fickert)為E.schaufussi(L Koch)的異名。現在後者已被Platnick N.I.(1993:202)等列為E.motdax(Thorell)的次異名。又根據Platnick N.I.(1993:202)的蜘蛛名錄,E.caricis應為一有效種名。

地理分布

國外分布:歐洲。
國內分布:新疆、內蒙古。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資料庫--

拉丁目名

Araneae

中文目名

蜘蛛目

拉丁亞目名


中文亞目名


拉丁科名

Theridiidae

中文科名

球蛛科

拉丁亞科名


中文亞科名


拉丁屬名

Enoplognatha

中文屬名


拉丁種名

caricis

中文名

苔齒螯蛛

拉丁亞種名


命名人

(Fickert)

原始屬名


原始文獻

Kulczyn'ski, W.,1885. Araneae in Camtschadalia a Dre B. Dybowski collectae.. Pam. Akad. umiej. Krakow 11: 1-60. .;Simon, E.,1884a. Les arachnides de France.. Paris, 5: 180-885. .;Simon, E.,1894a. Histoire naturelle des araignées.. Paris, 1: 489-760. .;Keyserling, E.,1884a. Die Spinnen Amerikas II. Theridiidae.. Nürnberg, 1: 1-222. .;B?senberg, W. & E. Strand. ,1906. Japanische Spinnen.. Abh. Senck. naturf. Ges. 30: 93-422. .;Fickert, C.,1876. Verzeichniss der schlesisechen Spinnen.. Zeitsch

同物異名

Teutana albimaculosa ; Enoplognatha caricis (Fickert); Enoplognatha dorsinotata ; Enoplognatha camtschadalica ; Enoplognatha japonica ; Lithyphantes tectus ;

海拔上限


海拔下限


特有種


資料來源

CoL China 200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