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佳葉樟

芳香佳葉樟

芳香佳葉樟中可提取芳樟醇,芳樟醇是佳葉樟中起重要作用的化學物質。

基本信息

植物簡介

樟樹樟樹

常綠喬木,高達40m。葉互生,葉片長卵形至長圓形,先端漸尖,基部鈍圓,全緣。花黃色,組成腋生或頂生的圓錐花序,花兩性,花被裂片4或6,進等大,雄蕊8-10,子房上位,花柱短,柱頭稍大。漿果狀核果橢圓形,宿存花被筒稍大。

芳樟醇

芳樟醇(Linalool)又名沉香醇、沉香油醇、胡荽醇、芫荽醇、伽羅木醇、里那醇等。

學名是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或3,7-二甲基辛二烯-[1,6]-醇-[3]。

分子式C10H18O,分子量154.24,屬於鏈狀萜烯醇類,有α-和β-兩種異構體,還有左鏇、右鏇兩種光異構體。

來源

在不同來源的精油中,多為異構體的混合物。消鏇體存在於香紫蘇油、茉莉油和合成的芳樟醇中。右鏇體相對密度0.8733(20℃),沸點198-200℃,比鏇光度+19.30(20℃),存在於胡荽子油(芫荽油)、某些品種的香紫蘇油等中;左鏇體存在於芳樟葉油、芳樟木油、黃樟油、香檸檬油、薰衣草油、玫瑰木油等精油中,相對密度0.8622(20℃),沸點198℃,比鏇度-20.10(20℃)。左鏇體和右鏇體的閃點都是76℃。

性狀

芳樟醇是無色液體,具有鈴蘭花香氣,但隨來源而有不同的氣息。幾乎不溶於水和甘油,溶於丙二醇、非揮發性油和礦物油,混溶於乙醇和乙醚。芳樟醇容易發生異構化,但在鹼中比較穩定。芳樟醇是香水香精、家化產品香精及皂用香精配方中使用頻率最高的香料品種,也用於配製食用香精,現在全世界用於配製各種香精的芳樟醇達10,000多噸。芳樟醇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於合成各種芳樟酯類香料如甲酸酯、乙酸酯、丙酸酯、丁酸酯、異丁酸酯、己酸酯、辛酸酯、苯甲酸酯、鄰氨基苯甲酸酯、肉桂酸酯、水楊酸酯、苯基丙烯酸酯等和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β-胡蘿蔔素、角鯊烯以及一些重要的藥物(如抗癌藥物西松內酯等),每年需求量約50,000噸。

歷史

樟樹林樟樹林

60年前的調香師只能用天然芳樟醇來配製各種香精,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合成芳樟醇可供調香師使用。天然芳樟醇的資源有限,雖然含有芳樟醇的天然香料多得不計其數(這也是在幾乎所有的日用香精里都能檢測到它的緣故),但可用於從中提取芳樟醇或直接作為芳樟醇加進香精里的天然香料品種只有芳樟木油、芳樟葉油、白蘭葉油、玫瑰木油、伽羅木油和芫荽子油等寥寥數種,其它天然香料如橙葉油檸檬葉油玳玳葉油、香檸檬薄荷油、香紫蘇油以及從茉莉花、玫瑰花、依蘭依蘭花、玉蘭花、樹蘭花、薰衣草等各種花、草提取出來的精油裡面所含的芳樟醇則是以“次要成分”進入香精的。市售天然芳樟醇主要從伽羅木油、玫瑰木油、胡荽子油、芳樟油等天然精油中分離而得。用高效分餾柱分餾,可分別製得左鏇和右鏇芳樟醇粗品,進行第二次分餾可得含量99.9%以上的天然芳樟醇成品。 中國的芳樟油是芳樟醇重要資源之一。但天然芳樟樹在種植過程的雜化,所得芳樟醇含量不高,且雜質(主要是樟腦)不低,須經過複雜的精餾過程的分離才能獲得合格的產品,能耗、工耗、物耗增加了成本。因此,天然資源在生產數量上不能滿足市場日益增長的需要。

理療作用

純種芳樟葉油有著非常清新而強烈的花香香氣,似剛開放的鈴蘭花,更像是白蘭樹葉揉碎後飄散出的清香,也像剛剛採摘的茶葉香味,有一點點令人動情的甜味,讓嗅聞到的人們聯想到柑橘、甜橙的果香,聞之令人愉悅欣快,不忍離棄;帶一點使人神清氣爽的涼氣,似薄荷,更似留蘭香,而沒有絲毫的樟腦、桉葉油素等藥草和各種萜烯生硬的木頭氣息。

與染髮劑

常用化妝品中的“染燙用品”(染頭髮和燙頭髮的化學品),如何“加香”是一個“老大難”問題,已經困擾了幾代的化妝品配方師了——因為這兩種化學品都有特殊的難以掩蓋的臭味、帶鹼性、氧化或還原性,大部分香料都會同它們中的某些成分起化學變化,只有少數幾種“醇類香料”在這兩種化學品中比較穩定,人們自然而然想到了芳樟醇。實踐證明,合成芳樟醇和玫瑰木油、伽羅木油、芫荽子油、白蘭葉油以及目前市面上的“芳樟葉油”、“芳樟木油”、“天然芳樟醇”都不能掩蓋這兩種化學品的“異臭”,唯獨純種芳樟葉油“獨占花魁”,不但能夠很好地掩蓋住冷燙液和染髮膏的“化學氣息”,還飄散出一股非常自然舒適的花草芳香。

精油調配

配置薰衣草油

純種芳樟葉油20

乙醯化純種芳樟葉油40

石竹烯10

香紫蘇油8

玫瑰醇4

楠葉油4

桉葉油5

乙酸龍腦酯5

白樟油4

配製香檸檬油

純種芳樟葉油3

乙醯化純種芳樟葉油52

薴烯20

鄰氨基苯甲酸甲酯8

玫瑰醇3

檸檬油5

甜橙油5

檸檬醛1

二氫月桂烯醇1

柏木油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