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溪鎮

芳溪鎮

芳溪鎮位於江西省宜豐西南部,東鄰橋西、石市、鑫龍企業集團五里分場,西與萬載縣相接,北和雙峰、車上毗連,南與上高交界。鎮政府所在地地處東經114°35′,北緯28°22′處,距縣城12公里,省道南銅公路,宜萬公路,宜銅公路在集鎮交叉穿過,全鎮東西最大橫距18公里,南北最大縱距22公里,總面積200平方公里。長塍河在境中央自西北向東南流入錦江,渡口4處,水陸交通方便,客貨運輸四通八達。

基本信息

(圖)芳溪鎮芳溪鎮

芳溪鎮位於江西省宜豐西南部,東鄰橋西、石市、鑫龍企業集團五里分場,西與萬載縣相接,北和雙峰、車上毗連,南與上高交界。鎮政府所在地地處東經114°35′,北緯 28°22′處,距縣城12公里,省道南銅公路,宜萬公路,宜銅公路在集鎮交叉穿過,全鎮東西最大橫距18公里,南北最大縱距22公里,總面積200平方公里。長塍河在境中央自西北向東南流入錦江,渡口4處,水陸交通方便,客貨運輸四通八達。

歷史地理

(圖)清代古橋清代古橋

芳溪原名芳塘,因其地古籮嶺有一方形水塘,古雅名芳塘,後因集鎮靠長塍港,故雅化為芳溪。宋太平興國六年(981)始設新昌縣時,境內大部分屬廣賢鄉。1941年2月,芳塘鄉與集興鄉合併為芳溪鎮,後行政區劃多次變更,1995年撤鄉設鎮。

芳溪鎮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春秋季短而夏冬季長,冬季冷而夏季熱,春季濕而秋季乾,熱量豐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霜期短,氣候資源豐富,有利於農作物和林木生長。但由於季風進退遲早和強弱程度不同、地形起伏、垂直高度相差懸殊、氣候因子時空分布不均等,使氣候呈多樣性,天氣變化大,並導致旱澇、酷暑、低溫、風雹等氣象災害時有發生。年平均氣溫16.2℃-17.7℃,東南部較高,西北部較低;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4.6℃-5.3℃,南部高於北部;夏季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7.3℃-29.6℃,東部高於西部;春秋季各縣(市、區)氣溫差異較夏季小,比冬季大;無霜期256天-281天。

概況

(圖)社會主義新農村社會主義新農村

2004年來,芳溪鎮有省屬駐鎮企業1家,鎮直、鎮屬單位44個,其中縣派單位20家,鎮直事業站所4家,19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85個村民小組,145個自然村。2003年度,芳溪鎮有人口25001人,其中農業人口17915人,人口密度125人。

2004年,黨政機關內設機構設有:黨政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財經辦公室、社會事務辦公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鎮管理為主的站所:芳溪鎮計畫生育服務所、芳溪鎮水務站、芳溪鎮農業服務站、芳溪鎮村鎮和文化建設管理站;芳溪鎮轄區內縣直部門管理為主的站所:芳溪鎮財政所(農業稅改徵收管理所)、芳溪國土資源所芳溪動物防疫檢疫站。20034年底,鎮機關有工作人員80人,其中各站所57人。

20034年度,芳溪鎮有鑫榮木業公司、雪嶺木業公司,永安建材公司等21家個私企業,在崗職工3000多人,主要工業產品有縫紉機台板,電腦繡花板,細木工板、建築模板、保健竹涼蓆、大陽傘、玩具、竹簾板、小黑板等100多個品種,2002年引進資金2700多萬元,引進大小項目20多個,其中工業項目13個占65%, 尤其是從福建引進的宏盛製衣廠、物美工藝品廠、星宇工藝品廠已落戶工業園,引資總額達300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 600萬元,可安置職工1000餘人。2003年度,全鎮工業總產值7640萬元。

芳溪於1993年躋身江西省綜合實力百強鄉鎮,1994年獲全區“明星集鎮”稱號,1996年又跨入“江西省小康鄉鎮排頭兵行列”,計畫生育工作連年被評為宜豐縣“紅旗鄉鎮”。2007年,芳溪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23億元,財政收入828.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298元。

自然資源

(圖)自然景觀自然景觀

芳溪境內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宜農宜林,有耕地面積33606畝,水面2720畝,年糧食總產可達24000噸。有林地面積19.86萬畝,森林覆蓋率66.2%,2007年造林撫育4500畝。主要水利工程有309座,其中中型水庫一座,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12座。山塘水庫260座,重點山陂4座,提水工程24座(處),總裝機容量395千瓦,總庫容量2000多萬立方米,發電站7座,裝機容量為2205千瓦,年發電量615萬度,有效灌溉面積31200畝。

鎮內環境整潔、優美,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資源豐富。人文歷史淵基深厚,天隱洞早在唐代就香火旺盛;龍巖洞崖葬之習,在宜豐乃至江西罕見;“石牛相鬥”風景區,奇山怪石巧奪天工,可發展旅遊業。

工農業概況

(圖)養蠶養蠶

芳溪鎮有29家個私企業,規模以上企業7家,落戶縣良崗工業園企業達14家,入園資金2、3個億元。2007年引進的中原燃氣有限公司,已正式投產,總投資5000萬元,負責為縣城家家戶戶提供管道煤氣清潔能源;2008年引進的中海能源有限公司,總投資6000萬元,主要生產生物柴油甲醇汽油新型能源,2008年10月份試投產。榮美工藝品廠、吉利工藝品廠、友強工藝品廠、華盛工藝品廠、雙豐工藝品有限公司等一大批竹木工藝品企業,發展態勢良好。2007年,工業總產值達5.82億元,財政收入達828.1萬元,其中工業企業稅收達810萬元,占97%。

2004年末,芳溪鎮耕地面積29139畝,水面2720畝,糧食總產17580噸,油脂87.6噸,水果150噸,耕牛存欄4160頭,生出欄豬1.5萬頭,鮮繭產量2400擔,農業總產值7900萬元,完成財政收入292.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09元。有林地19.2萬畝,森林覆蓋率55%,2003年造林撫育2470畝。

教育醫療

(圖)芳溪鎮水庫芳溪鎮水庫

2004年,有中學1所(芳溪中學)18個教學班,838名學生,教職工88人,其中一級中教12人;國小8所,58個班,1472名學生,教師111人,其中國小高級教師20人,國小附設學前班8個,356人;集鎮設有幼稚園2所,入園兒童200名,教師11名。入學率、鞏固率均為100%,初升高累計三年錄取重點高中258人,2001年2人獲全國中學生數學競賽三等獎,2002年1人獲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二等獎,2003年在全國中學生數理化、英語競賽中3人獲三等獎。

芳溪衛生院屬省一等甲級醫院,2004年,有醫務人員46人,其中副主任醫師1人,主治醫師4人,醫師、護師、藥劑師共18人,其他醫務人員23人;有病床38張,可滿足住院病人的需要,有先進醫療設備如進口SA-600B超 機、纖維胃鏡全自動洗胃機電解質分析儀等,為該院開展外科手術起到很大作用。

計畫生育工作連年被評為全縣“紅旗鄉鎮”,受到縣委、縣政府表彰,2003年人口出生率在12.81‰,計畫生育率在95.18‰,自然增長率7.66‰。芭蕉村實行獨生子女學生公寓的作法,得到了省、市計生領導的肯定和推廣。

芳溪鎮設有派出所、司法所、調解中心、巡防隊、綜治辦等機構,19個村成立了治保調解會,為全鎮經濟建設、護一方平安起到了積極作用。

旅遊資源

仙隱洞

(圖)仙隱洞仙隱洞

仙隱洞,又名靈岩。位於芳溪鎮萬豐村。此洞是一沉積岩風化倒塌而成的天然洞穴。洞有前後兩個口子,口大腹小,橫穿山樑。前口寬約供“觀音”佛像,歷代香火甚盛其是每年農曆八月初一廟會.附近數縣的“善男信女”雲集於此,求神拜佛。原後門山上有禪師墓三座.均葬於乾隆年問,上刻“寶蓋堂”.由此可知,清初天隱洞為佛寺。

石牛相鬥

位於宜豐與萬載縣交界處,有兩石突兀高聳,兩山高處各向中間突出,下部則懸空成一大洞,有淡水流過,人亦可通行,人站遠處觀之,儼似兩象互以頭部牴觸,還有長鼻與腿、臂等跡象,其相接處離地有20米高。氣勢磅礴,堪稱奇景,人稱“石牛相鬥”。

熊雄故居

位於芳溪鎮下屋村,是一幢具有清代建築特點的磚木結構民房。坐北朝南,正屋1棟1寢、6扇5間。寢堂兩邊有小天井及側廳,四方為磚砌封焰高牆,兩側有通巷和居屋。熊雄在此出生並度過了少年時代。正屋後為“培蘭書室”,木結構,5扇4間,為熊雄少年時期讀書習武之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