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鰭副海豬魚

花鰭副海豬魚

花鰭副海豬魚為隆頭魚科物種,棲息於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台灣、香港、韓國及日本等。台灣各地岩礁海域皆有分布。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花鰭副海豬魚花鰭副海豬魚

中文名花鰭副海豬魚

觀賞魚類是

俗名紅點龍、紅倍良(母)、青倍良(公)、花翅儒艮鯛、花鰭儒艮鯛

食用魚類是

是否有毒否

科目英文Labridae

經濟魚類是

科目 隆頭魚科

最大長度34cm

命名者(Temminck&Schlegel,1845)

棲息深度5-20公尺

世界分布日本至南中國

地理分布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台灣香港韓國日本等。台灣各地岩礁海域皆有分布。
棲息環境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形態特徵

體延長,側扁。較長,尖突。前鼻孔具短管。口小;上頜有犬齒四枚,外側兩枚向後方彎曲。前鰓蓋後緣具鋸齒;鰓蓋膜常與峽部相連。體被中大圓鱗,胸部鱗片小於體側,頰部無鱗;背鰭與臀鰭無鞘鱗;側線完全,在尾柄前方急劇向下降。D.IX,14;A.III,14;L.l.26;背鰭前方之硬棘較後方者為短。體背側澹黃褐色,體腹側澹黃色至白色,體側從吻端經眼至尾鰭基具一黑色寬縱帶,背基部另具一黑色窄縱帶,各鱗片具一橙紅色至鮮黃色點,越近背側之點色越偏紅,各鰭均澹色,背、臀鰭具成縱列的橙紅色至橙黃色點,背鰭前方硬棘間無黑斑,尾鰭具成橫列的紅點;雌魚頭部在黑縱帶下方澹黃色至白色,眼下從口角至鰓蓋緣另具一不顯之細橙紋,上方澹紅色,胸鰭上方之大黑斑不顯;雄魚頭部色較深,體側縱帶色較澹,但胸鰭上方具一大黑斑,頭部之黑縱帶不明顯,而是在眼前具一橙色細紋至吻端,眼下從口角至鰓蓋緣另具一橙色紋。

漁業方法

中大型之隆頭,體色鮮艷,是適合水族觀賞的魚類,亦可食用,肉質鮮美,但易糜爛,故宜紅燒,不宜煮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