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葉豆瓣綠

花葉豆瓣綠

花葉豆瓣綠的別名是花葉椒草、 椒草 。它為本屬植物豆瓣綠的變種,小型盆栽。常用白色塑膠盆、白瓷盆栽培,它置於茶几、裝飾櫃、博古架、辦公桌上時顯得十分美麗。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學名:Peperomia tithymaloides A. Dietr. var. variegata R. etp.
別名:花葉椒草、椒草
科屬:胡椒科草胡椒屬 為本屬植物豆瓣綠的變種

形態特徵

本種與原變種相似,區別是:本變種葉邊緣呈黃色,後變淡白色,葉中央有綠白色或淡白色的斑紋。
多年生草本。株高15-20厘米。無主莖。葉簇生,近肉質較肥厚,倒卵形,灰綠色雜以深綠色脈紋。穗狀花序,灰白色。栽培種有斑葉型,其葉肉質有紅暈;花葉型,其葉中部綠色,邊緣為一闊金黃色鑲邊;亮葉型,葉心形,有金屬光澤。皺葉型,葉脈深深凹陷,形成多皺的葉面,極為有趣。

裝飾套用

小型盆栽。常用白色塑膠盆、白瓷盆栽培,置於茶几、裝飾櫃、博古架、辦公桌上,十分美麗。或任枝條蔓延垂下,懸吊於室內窗前或浴室處,也極清新悅目。
功效套用:,吸收電腦和手機的電磁輻射的功能 對甲醛,二甲苯,二手菸有一定的淨化作用
水:喜濕潤,5-9月生長期要多澆水,天氣炎熱時應對葉面噴水或淋水,以維持較大的空氣濕度,保持葉片清晰的紋樣和翠綠的葉色。
肥:每月施肥1次,直至越冬。
土: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可用河砂、泥面料、腐葉土混合配製。
溫:喜溫暖,生長適溫25℃左右,越冬溫度不應低於5℃。
光:忌直射陽光,宜在半陰處生長。

繁殖

分株和葉插繁殖。春秋分株繁殖。5-6月間葉插繁殖,採用全葉插,插葉帶有葉柄1厘米左右,插至葉片1/3處,基質使用河砂等,在20-25℃條件下15天可生根,注意保持基質濕潤和一定的空氣濕度。豆瓣綠喜溫暖、濕潤的半陰環境,耐乾旱,雖然對空氣濕度要求不高,能在空氣乾燥的居室內正常生長,但在空氣濕潤的環境中植株生長更繁茂,更具生機。生長適溫 20-30℃ ,在此條件下保持盆土濕潤而不積水,注意澆水寧少勿多,以免因土壤過濕引起根部腐爛。春、夏、秋三季適當遮蔭,太強的光線會導致植株生長不良,而光線不足又會使葉色變淡無光澤。宜放在光線明亮又無直射陽光處養護。生長期每2-3周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冬季放在室內陽光充足處,節制澆水,保持 10℃ 以上的溫度。每 2-3 年翻盆一次,盆土宜用疏鬆肥沃、含腐殖質豐富、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
葉片變黑的原因是由於養護環境不適、澆水過多、施肥不當。

產地與習性

原產西印度群島、巴拿馬、南美洲北部。
喜溫暖濕潤的半陰環境。生長適溫25℃左右,最低不可低於10℃,不耐高溫,要求較高的空氣濕度,忌陽光直射;喜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濕潤土壤。

繁殖與栽培

多用扦插和分株法繁殖。扦插:在4—5月選健壯的頂端枝條,長約5cm為插穗,上部保留1—2枚葉片,待切口晾乾後,插入濕潤的沙床中。也可葉插,用刀切取帶葉柄的葉片,稍晾乾後斜插於沙床上,10-15天生根。在有控溫設備的溫室中,全年都可進行。分株:主要用於彩葉品種的繁殖。盆土可用腐葉土、泥炭土加部分珍珠岩或沙配成,並適量加入基肥。生長期每半月施1次追肥,澆水用已放水池中1—2天的水為好,冬季節制澆水。溫度變化直接影響葉片的顏色,彩葉類冬季適溫18-20℃;綠葉種為15℃左右。炎夏怕熱,可放蔭棚下噴水降溫,但應注意,過熱過濕都會引起莖葉變黑腐爛。冬季置光線充足處,夏季避免陽光直曬。每2—3年換盆1次。
豆瓣綠栽培基質要求透氣性良好,保水性好的有機基質,如泥炭土加珍珠岩或蛭石,比例約為6:1,忌栽培基質水分過多,一般保持栽培基質有40-60%的含水量。
通常放於室內明亮或露天遮蔭處,最適溫度為20-26℃,冬季溫度5℃以上。葉面經常噴水以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也可養護一段時間後進行適當修剪或移植在庭院內供觀賞。

病害防治

本種病害較少,主要有環斑病毒病為害,受害植株產生矮化,葉片扭曲,可用等量式波爾多液噴灑。 另有根頸腐爛病、栓痂病為害,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
蟲害偶有介殼蟲蛞蝓危害,要及時防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