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芽枯病毒病

花生芽枯病毒病

花生芽枯病毒病是一種植物病,病株頂端葉片出現很多伴有壞死的褪綠環斑或黃斑,常沿葉柄或頂端表皮下的維管束變為褐色壞死或導致頂端枯死,病毒粒體系帶有一層脂蛋白雙膜的球狀物,大小70-90nm,鈍化溫度45-50℃。

花生芽枯病毒病花生芽枯病毒病

症狀

花生芽枯病毒病主要發生在、廣西,最高發病率達20%。病株頂端葉片出現很多伴有壞的褪綠環斑或黃斑,常沿葉柄或頂端表皮下的維管束變為褐色壞死或導致頂端枯死,頂端生長受抑,嚴重的節間短縮、葉片壞死,植株矮化明顯。

病原

Tomato spot wilt virus,簡稱TSWV,稱番茄斑萎病毒。病毒粒體系帶有一層脂蛋白雙膜的球狀物,大小70-90nm,鈍化溫度45-50℃,體外保毒期5-6小時,稀釋限點1000-10000倍,可系統侵染花生綠豆大豆豌豆田菁蕃茄辣椒、普通芝麻等,引致花葉、環斑、壞死等症狀。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該病主要由花生田煙薊馬(thrips tobaci)等4種薊馬傳毒。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毒病品種。如道花28、花37、魯花9號、14號、豫花1號海花1號、山花2000、徐系1號、徐花3號、徐州68-4、冀油2號、89-6花生、大花生H花-3等。播種前用新高脂膜拌種;(2)選用無病毒花生種子。從無病區調種,也可建立無病留種田或距病田100-400m建立隔離地帶,繁殖後用於大面積生產,基本上可以控制花生條紋毒病和黃花葉病。用輕病田留的種子也可減少發病。(3)使用脫毒劑1號或2號處理種子,或用種子重0.5%的35%種衣劑4號拌種。(4)花生與小麥、玉米、高粱等作物間作,可減少蚜傳。(5)提倡覆蓋地膜或手藝種後行間鋪銀灰膜,也可在花生出苗後平鋪長80cm、寬10cm銀灰膜條,高出地面30cm驅蚜效果好。(6)加強田間管理。①適期早播,播種不宜過深。合理密植,防止田間鬱閉;②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增施磷鉀肥,避免偏施氮肥,同時噴施新高脂膜,增強肥效,提高植株抗病力。適時灌溉,雨後及時排除積水,降低田間濕度;③在花蕾期、幼果期、果實膨大期要噴施地果壯蒂靈,使地下果營養輸導管變粗,提高地果膨大活力,產量提高;④在病害發生期,要及時按照植保要求用針對性藥劑加新高脂膜進行防治。(7)及早秋蚜防病 田間有蚜蟲墩率20%-30%,每墩蚜20-30頭時,應馬上噴灑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3.2%氯·苦參乳油,每667m2用50-70ml。(8)噴灑抗毒豐(0.5%菇類蛋白多糖水劑原名抗毒劑1號)300倍液或10%病毒王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