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漁隱圖

花溪漁隱圖花溪漁隱圖

《韓希孟繡宋元名跡冊·花溪漁隱圖》,

縱33.4cm寬24.5cm

介紹:

此圖為《韓希孟繡宋元名跡冊》之第八幅,在白色綾地上繡成。繡品畫面由遠山江水和岸灘構成,空間處理繁簡有致。起伏綿延的遠山以其低矮之勢而顯曠遠之意。江水浩渺,一漁者駕孤舟獨釣寒江,在寬闊的江面襯映下備顯孤單落寞。近處灘岸詳加描繪,一草一木,細密清晰,猶現眼前,深得王蒙畫樹點勾渲染、一樹一法之精髓。尤為醒目之處是在低矮的草木中一株老松拔地而起,遒勁卓立,在幽淡空寂的氛圍中平添突兀勃興之昂然意韻。
此幅繡品中使用了多種針法,用擻和針與搶針繡山石樹幹,以齊針繡柳樹枝葉並勾路石邊線,用松針繡松葉,用網針繡船篷。湖石和坡地以淡彩渲染敷色,繡、畫並用。繡工精細而不板滯,以細如毫髮的絲線充分表現了原作筆墨的枯潤、筆鋒的藏露和線條的圓折等繪畫技法。然而,針線畢竟無法盡然替代筆墨,原作層巒疊嶂、繁複蒼逸、“望之郁然深秀”的墨韻尚不能在繡品中充分展現,這是不同藝術領域和藝術手法的局限性使然,不可苛求。
對頁為董其昌題詩:“何必熒熒,山高水空。心輕似葉,松老成龍。經綸無盡,草碧花紅。一竿在手,萬疊清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