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期控制

花期控制是人工改變植物自然花期的技術。通過調節環境條件、栽培措施或用化學物質處理等方法,達到提前或延後花期的目的。

花期控制

正文

人工改變植物自然花期的技術。利用花期控制,可使各種花卉在四季均衡開花,在節日供應各種不時之花,使不同花期的花卉在同一時期開放,或使某些一年開花1次的變為一年2次或多次開放;還可使花期不遇的雜交親本同時開花,對於提高花卉的觀賞、展覽功能和植物育種工作,都有重要意義。
中國在宋代已有開溝灌沸水,用熱氣熏蒸的方法使花提前開放的記載。清代京師已有在臘月出售經暖室火烘早開的牡丹、梅花等。《花鏡》中記載的“變花催花法”,描述了當時採用的使花期提前或推遲開放的簡單方法。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控制花期大多以供應聖誕節等節日用花卉為目標,歷來用來控制花期的主要是鬱金香、風信子、洋丁香等。現代花期控制技術以植物在自然條件下的花芽分化和開花習性為依據,通過調節環境條件、栽培措施或用化學物質處理等方法,達到提前或延後花期的目的。常用的方法主要如下述。
栽培措施 對某些一年生花卉或球根花卉,可採用分期播種栽植的方法,使花期有早有晚。採取修剪、摘心等措施也能控制花期。如經常剪去月季大麗花的殘花枝,可使其在枝條更新後再次開花;開花前摘心,則可使開花延遲。
溫度調節 多數花卉在冬季通過加溫都能提前開花。對夏季連續開花的花木如茉莉等,在春季常採用加溫催芽的方法使其提前開花;在秋末降溫前及時加溫可延長花期。對早春氣溫回升前仍處於休眠狀態的花木,採用人為低溫(1~4℃),可延長植株的休眠期,從而延遲開花。對含苞待放或初開的花卉,也可放入2~5℃的冷室中來延緩植物新陳代謝,從而延遲花期。某些在酷暑條件下停止生長不開花的花卉如倒掛金鐘等,在高溫季節採取降溫措施可促其不斷開花。利用低溫對某些植物開花的誘導效應,對原來秋播的 2年生花卉用低溫處理其剛萌動的種子或幼苗,使通過春化當年即可開花。不同花卉種類或品種春化處理要求的溫度和時間不同,一般以1~2℃最為有效。
光照調節 包括加光、遮光及光暗顛倒等不同方法。為使長日照花卉在自然日照短的秋冬季開花,可在日落後人工加光3~4小時,輔以適當加溫;延遲開花,如在白天用黑色遮光數小時,則可推遲花期。對短日照花卉菊花、一品紅等,如在傍晚或早晨遮光數小時,可提早開花;反之,如人工增加光照數小時,則可延遲開花。此外,對於有夜間開花習性的花卉如曇花,如在現蕾後,白天遮光、夜間行人工光照,可使其白天開花。
水肥控制 某些球根花卉,在乾燥條件下,休眠分化完善後的花芽仍停留在球根中,直至供水時才生長開花。因此可通過調節供水時間來控制開花遲早。某些花木在春夏之交花芽已分化,此時如人為造成乾旱條件,促使提早落葉或剝葉,然後噴霧供水,常可於當年第2次開花。對陸續開花的草本花卉,在開花末期增施1次氮肥,可延長花期;花卉生長前期,如偏施氮肥過多,常會延遲開花。在植株營養生長達到一定程度後增施磷肥鉀肥,可提早開花。
套用生長調節物質 在花期控制上常使用的生長調節物質以赤黴素、乙烯利和矮壯素為多,其中赤黴素促進開花的效果較為顯著。常用以處理牡丹、芍藥的休眠芽,水仙、君子蘭的花莖等。
除以上措施外還可利用剝除側花蕾,從而加速主花蕾開花,摘除主花蕾促使側花蕾開花等方法。
花期控制的各種措施中有起主導作用的,有起輔助作用的,可同時使用或先後使用。應根據植物種類、品種的不同而加以選擇,同時注意其他相應措施和環境條件的配合。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