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陀利華

芬陀利華

法照大師有一首很有名的偈子說:也就是十方法界的十方眾生,只要發願——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極樂世界就有他的一朵蓮花,也標上他的名字,顯現他的影像。只要不半途而廢,時候一到,阿彌陀佛就會持著這一朵蓮花,帶著觀音、勢至、清淨海眾,迎接他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念佛人都稱為「蓮友」,而經典上又讚嘆念佛人為「芬陀利花」。《觀無量壽經》又說: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即是人中芬陀利花。

霹靂布袋戲

霹靂官網放出業火紅蓮的桌布,已然挑明其就是清香白蓮素還真,雖是未出吾意料之外,不過還是感覺一哥的馬甲未免太多。官網上有人質疑業火紅蓮出現的必要性,如果說白髮劍者的出現是礙於和藥師的約定而不得已為之,那么紅蓮的出現又是基於哪種原因呢?雖現在還不得而知。不過近日細看《刀戟》,卻是發現一絲伏筆。在《刀戟》第一集中,素還真和淨琉璃一同前往聖域時,地乘一闡提有擔到素還真已獲得“芬陀利華清淨不垢體”,只是“般若梵蓮之蘊化尚需一段時日”。這幾句口白涉及佛教相關,不了解的人當然 不解其意。

這時候百度真是太好用了,首先查了一下“芬陀利華”。“芬陀利華”一詞出自於《 觀無量壽佛經》,“若念佛者,當至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芬陀利華”,梵語是白蓮花的意思,象徵著念佛人如蓮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質。

芬陀利華芬陀利華
但又查有解釋說“芬陀利華”即是千葉白蓮,世間罕有,其尊貴遠超眾花之上。以「芬陀利華」譬喻念佛人之罕有尊貴,遠超眾人之上,顯示念佛人是 真佛弟子,身雖在人間,已超六道外;雖未生極樂,已是淨土人。

然再查,更有發現:蓮,學名(Nelumbonucifera),生於沼澤之宿根草本植物,通常於夏季開花,味 香色美,生污泥中,而開潔淨之花。蓮華就是蓮花。植物名,印度共有四種的蓮華,即 優缽羅華,拘物頭華,波頭摩華,芬陀利華,亦即青黃赤白四種顏色的蓮華,通常所說的蓮華,是指芬陀利白蓮華。佛教( 梵語Buddha-asana) 以蓮華代表清淨、莊嚴、無染、聖潔、光明之義,因蓮華出污泥而不染,其美德常為尊所讚嘆,喻為 修行者,身處 五欲六塵,而不受五欲六塵之所染污,而身心得以清淨、解脫、自在是也。另外查到《箋注》曰︰‘西方之蓮,有青黃赤白四種。又隨未敷、開、落之三時而異名,芬陀利為白蓮華之正 開敷者。又此華最大,花瓣數百,一名百葉花。《妙法蓮華經》之蓮華,即此白蓮華百葉之芬陀利華也。又此 華多出於阿耨達池,人間無有,故稱為人中好華、希有華等。’

由此可見編劇對素還真果然不薄,“清香白蓮”的字號再加上詩號中“全儒全聖”,可謂是三教齊全。接著查“ 般若”何意呢?在 佛經裡面,般若是智慧的意思。但不是我們平常說的智慧,也不是我們說的智商、情商,他被認為是一種能看懂一切事物和道理的高深智慧。“梵”則是清淨的意思。“般若梵蓮”是否指清淨智慧之蓮呢?查這么多,接下來才是重點,吾在《2002年第9期《佛學通訊》總第78期》的文章中查到,世俗的智慧,佛經里稱它是“有漏的智慧”,而佛的智慧,從內在發出來的,叫做“ 無漏的智慧”,純是清淨無礙的。“這種智慧在 佛經中形容它是如一聚大火炬,四面皆不可觸,觸之即焦頭爛額,甚或喪身失命。” 。這不正與目前奇象劇中死與紅蓮劍下的死者情形相似嗎?而“般若梵蓮”尚未蘊化完成,這又與紅蓮若隱若現相符,這很有可能編劇並未忘記的前部伏筆。雖然不知道吾的猜測是否成真~~但是可知業火紅蓮的出現並不是無跡可尋。吾藉此機會窺得佛教之一絲皮毛,也算是增長了見識。隻言片語,存之,待看奇象變化,能否讓吾猜中一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