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奇氏亞馬遜鸚鵡

芬奇氏亞馬遜鸚鵡主要棲息於低地的林區,常成群活動,有時候會聚集高達300隻左右。

基本信息

紫帽亞馬遜鸚鵡

拉丁文名稱:Amazona finschi
英文名稱:lilac-Crowned Amazon
又名:淡紫冠亞馬孫鸚哥、芬奇氏亞馬遜鸚鵡)
科屬分類:鳥綱(Aves)、鸚形目(Psittaciformes)、鸚鵡科(Psittacidae)
身長:約35 cm

棲息地及野外習性

主要棲息於低地的林區、高度600-2200米的山區,也喜歡活動在松樹林區或橡樹。它們通常成群活動,有時候會聚集高達300隻左右,以數百隻的數量聚集在棲息的樹木休息,整群聚集飛行的時候相當嘈吵。他們也有遷移的習性。遷移的地點則視食物充足與否來決定。
野外飲食 最喜食無花果、其次是漿果、堅果、花朵、樹頂的嫩芽也會在香蕉林或玉米田等農作物 中覓食造成農業損失,農人也常射殺他們。說話能力,語言能力比不上黃冠亞馬遜鸚鵡或雙黃頭亞馬遜鸚鵡,但它們能學會一些簡單的說話。

分布

主要分布墨西哥。
紫帽亞馬遜鸚鵡,堆積在頭上淡紫藍色羽毛的紫帽亞馬遜鸚鵡可稱非常美麗的亞馬遜鸚鵡,體型比於大型的亞馬遜鸚鵡為小,屬中型的亞馬遜鸚鵡,現發現有2種亞種。棲息地因大幅減少,使得紫帽亞馬遜鸚鵡野外的數量大幅下降。紫帽亞馬遜鸚鵡已列為華盛頓公約一級保育名單中。

居住

應選用堅固的金屬而有足夠空間以供活動的鳥籠。紫帽亞馬遜鸚鵡以個性溫和著稱,飼養飲食:混合種子、發芽向日葵種子、少量花生、各種水果及蔬槊(特別是半成熟的玉米)、野玫瑰果、綠色可食用植物、定期補充礦物質。

繁殖方法

繁殖季從 2至 6月,繁殖期前後會變得相當嘈吵,求偶時公鳥通常會豎起頸部的羽毛,擺動翅膀和尾部,一次約產下 2-4隻蛋,孵化期間為 26-30天,通常不會每隻都順利孵化,雛鳥約 8周後羽毛長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