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核村

芒核村

芒核村隸屬於潞西市芒市鎮,轄21個村民小組,人口6452人,面積10.74平方公里,海拔890米,年平均氣溫19.5℃,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和第二、三產業為主。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於潞西市芒市鎮 ,地處芒市鎮西南邊,距芒市鎮
政府所在地4公里,到鎮政府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潞西市政府3公里。東鄰芒市,南鄰風平鎮,西鄰風平鎮,北鄰拉懷村委會。轄芒核、丙門、等21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419戶,有鄉村人口6452人,其中農業人口5520人,勞動力4529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049人。
全村國土面積10.74平方公里,海拔890米,年平均氣溫19.5 ℃,年降水量1476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4876畝,人均耕地0.8畝,林地58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748.2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86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和第二、三產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6927畝(其中:水田4462畝,旱地414畝),人均耕地0.8畝,主要種植水稻、小麥等農作物;擁有林地58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5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09畝;水面面積220畝,其中養殖面積70畝,其他面積8124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通水五通。
全村有1419戶飲用自來水。有1419戶通電,有140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40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9.01%和99.0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41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419戶(分別占總數的100%和100%)。
該村到芒市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砂石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3公里,該村設有集貿市場。全村共有汽車32輛,拖拉機491輛,機車1121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6927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6927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8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6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78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63戶。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2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85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4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748.21萬元,其中:種植業
收入1174.37萬元,占總收入的42.73%;畜牧業收入828.63萬元,占總收入的30.1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651頭,肉牛174頭);漁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林業收入18.21萬元,占總收入的0.66%;第二、三產業收入291萬元,占總收入的10.59%;工資性收入86萬元,占總收入的3.13%。其他收入350萬元,占總收入的12.74%;農民人均純收入2686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86萬元(占勞動力的1.9%),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8人,在本縣內務工60人,在省內務工27人,在省外務工21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419戶,共有鄉村人口6452人,其中男性3354人
,女性3098人。其中農業人口5520人,勞動力4529人。該村以傣族為主,其中傣族6332人,漢族120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86人,占人口總數的1.52%;參加農村合作醫療5408人,參合率97.97%;享受低保19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衛生所面積為8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4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4公里。該村建有公廁9個。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4所,校舍建築面積4500平方米,有教師42人。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97人,
學校大門
其中小學生381人,中學生316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4個、圖書室4個。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20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299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533萬元,固定資產137萬元,年末集體收益7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 ,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 ,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政務公開和財務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4個黨小組,共有黨員79人,少數民族黨員79人,其中男黨員65人、女黨員14人。
村委會由支書兼主任,副主任組成,下設21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42人。

人文地理

芒核村是芒市地區遠近聞名的織傣錦的村寨,近幾年來中央、省、市各地的新聞記者以及美國、日本一些外
傣族織錦
國友人都慕名而來參觀考察。
織傣錦是傣族最古老的傳統手工業之一,它分打漿、繞線、上線、紡線、打樁饒線、梭線上機等等一系列繁複的程式,準備工作至少需要4個人才能完成,她們把花花綠綠的絲線分成"經線""緯線",以經度和緯度交叉成為各式美麗的圖案,在加上特有的金銀絲線那獨特的傣家韻味就體現的淋漓盡致了。在芒核村織傣錦以成為他們引以為豪的世傳工藝。目前芒核村有80%以上家裡都有織布機,村裡的女孩從十多歲就開始學織傣錦了,就連從別村嫁過來的媳婦們也個個爭學這門手藝溶進這濃濃的傳統文化氛圍中來。

新農村建設

2010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195萬元。內容是村容村貌整治,修建等相村村內道路建設及數字鄉村工作。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修建村內生活排水溝渠;2、村內道路為未硬化路面,需修道路。3、建村內垃圾堆放場地。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充分利用有利資源,大力發展種植業(無公害蔬菜、日本瓜、水稻、);2、大力發展養植業(豬、鴨、歐盟奶牛)和第二、三產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