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山九龍山風景區

艾山九龍山風景區,位於邳州市區以北20公里,鎮區坐落在“天下水杉第一路”北端,西距徐州市50公里,東距連雲港70公里,北與山東臨沂毗鄰。

一、概況:

境內有省級自然風景保護區——艾山旅遊風景區和民族風情園等人文自然景觀,環境優美,資源豐饒,交通、通訊便利,能源、人力充足,且社會安定、民風淳樸,有經商、重商、愛商的傳統風尚,既是良好的投資興業之地,也是崇尚綠色、熱愛自然風光的朋友理想的生活居所。
包括村子:胡灘村,呂駱村,宋莊村,於家村,黃廟,油坊,溝上,朱紅埠,石莊,鐵富。

二、區位交通情況:

鐵富鎮位於邳州市區以北20公里,鎮區坐落在“天下水杉第一路”北端,西距徐州市50公里,東距連雲港70公里,北與山東臨沂毗鄰,310國道和250省道在城鎮中心交匯穿過。南經市區可入隴海鐵路、京杭運河、霍連高速、徐連高速、京福高速,徐連一級路,沿310國道東行10公里入京滬高速,並可直達徐州、連雲港及山東臨沂、棗莊等地,交通運輸十分便捷。

三、資源產業情況:

鐵富鎮一直是農業大鎮,改革開放以來,以發展銀杏資源產業為龍頭,逐步走出一條貿工農一體化發展的道路。其中:擁有銀杏成片園8萬畝,帶動了銀杏系列產品的開發。如:銀杏綠化苗木,銀杏葉、果深加工,銀杏黃酮提取,銀杏生化製藥等。由香港建成公司投資興建的江蘇省富偉生化製品有限公司年產銀杏黃酮100噸,居世界同行之首,年產值達1.5億元。每年輸出銀杏綠化苗木2000萬株,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銀杏綠化苗木的主要供給基地。年產優質銀杏葉5000萬噸, 以黃酮含量品位高深受全國務大銀杏黃酮生產廠家青睞,是全國優質銀杏葉基地。年產銀杏果500噸,具有良好的生產銀杏保健食品、飲料生產開發市場。
擁有豐富的板材、乾鮮果、石膏板加工生產資源。有多條板材加工生產線,萬畝反季節蔬菜,萬畝立體種植設施桃李園,以及蘊藏量較大、品位較高的石膏礦產等資源。
旅遊產業開發潛力巨大。境內有方圓10餘平方公?里的江蘇省艾山九龍溝自然風景保護區,眾多的歷史人文景觀。境內8萬畝連片銀杏森林公園、垂釣中心、水上公園、銀杏盆景園、艾山九龍溝自然風景區、引進外資投入5000萬元在建的艾山民族風情園等, 已構成具有地方特色和現代時尚的新型觀光旅遊產業帶, 成為鐵富鎮重要的旅遊文化投資開發資源。
擁有發展工業、商貿、市場建設的良好條件。近年來,鐵富鎮已逐步實現由農業強鎮向工業重鎮發展的戰略轉移,工業經濟迅猛擴張。已有中外合資、外商獨資及私個工業企業400餘家,其中有富偉生化製品有限公司,徐州華東木業公司、水產力口工公司等多家龍頭骨幹企業。同時,鎮政府不斷力口大城鎮基礎建設投入,按照生態型、園林化、多功能標準大力改善環境設施,並利用良好的鎮區交通優勢,先後建成服裝城、銀杏商貿城、個體商業街、建材市場、果蔬批發市場等商貿物流體系,充分發揮重點中心鎮的輻射功能。
擁有充沛的電力能源,通訊設施完善,勞動力資源豐富、成本較低。當地民眾由於多年銀杏產業經營的帶動影響,對外聯繫廣泛,市場觀念較強,重商、親商意識普遍較高,思想解放,熱情好客,誠實守信,具有良好的投資經商氛圍。

艾山景區

艾山位於江蘇省邳州市鐵富鎮西南,幅員20餘平方公里,傳說因古時遍山生艾、且每60年出一次神艾而得名。艾山分南北兩大山脈,由大小九座山頭相連而成,因而古時又稱“九頂艾華山”。艾山主峰位於群峰西南,海拔197.2米。
艾山南北兩大山脈西部聚攏,向東逐漸展開,中間形成一個“八”字形,面積數平方公里的大山凹。其間溝壑縱橫、林木蔥蘢、峰巒疊翠、塹險澗幽,如同人間仙境,當地人稱洞石溝。又因山凹間天然形成九道形態各異、連綿起伏數百米長的巨大黃土壟脊,好似九條騰飛的巨龍,因而又被稱為“九龍溝”。
艾山位居蘇北三大名山之列,與花果山、雲龍山齊名,是邳州第一名山。古有“國之巔,泰山也;邳之巔,艾山也“之說(原艾山之巔奶奶廟碑文),足顯其尊。自古以來,艾山就是僧侶聚居,名人涉足和兵家必爭之地,更是人們尋幽攬勝、遊春賞景和消夏避暑的好去處。經過千百年的歷史文化積澱,這裡孕育出了獨具風姿的自然景觀和眾多神話般的歷史傳說及人文古蹟景點。
據有關史料記載,早在夏朝初期禹分九州封車正官奚仲為伯建立邳國時,就有先民在此定居。西周時期周穆王6年,穆王命徐族首領徐子延為伯重建徐國,封為徐偃王,同時封艾山為徐國鎮國之山,並鑄“艾”字鼎為鎮國之寶。春秋時期,偃王后代又在艾山洞石溝東側建了一座城池,名為艾王城,遺址就在如今洞石溝的仙人湖畔。戰國時期,父兄均遭楚平王殺害的伍子胥逃到吳國,求吳王僚興兵伐楚為其復仇。吳王僚久拖不決,其堂弟公子姬光欲圖篡位,便暗許伍子胥如能為其籌劃刺殺吳王僚奪取王位,他便興兵為伍子胥報仇。伍報仇心切,便聘請了勇士專諸用魚腸劍刺殺了吳王僚,為姬光奪取子王位,即吳王闔閭。吳王僚被殺後,他的三個兒子都逃到了邳地。其中一個叫慶忌的便逃到了艾王城。慶忌力大無比,武藝高強,他在艾王城招納勇士,操練兵馬,時時尋機報仇復國。吳王闔閭為此整日提心弔膽,因而又求伍子胥再為他謀一勇士刺殺慶忌。後伍子胥又在吳國尋得一勇士名叫要離。要離為殺慶忌,讓闔閭斷其右臂,殺其妻子,爾後投奔慶忌,騙其信任。慶忌信以為真,把要離留在身邊視為心腹,使其訓練軍隊,整治舟船,三個月後興兵伐吳。兵船沿泗水順流而下,慶忌與要離並立船頭。要離趁其不備,手持短矛將慶忌刺殺。這段史實便是歷史上有名的“專諸刺王僚”和“要離刺慶忌”。相傳慶忌死後,冤魂不散,常在洞石溝內一斷崖處旋起黑風,因此黑風起處便被稱為“黑風口”。至唐朝初年,異邦自東海入侵,唐太宗李世民御駕親征,在洞石溝內黑風口處與敵鏖戰被圍,唐王驍將薛禮救駕突圍,三槍挑破黑風口山崖救出唐王,更使黑風口名傳千古。相傳三國時期劉備的軍師徐庶歸隱後來到艾山,見這裡山川秀美,就在洞石溝掘洞而居,修身養性,從此留下了“徐庶不離艾”和“徐庶洞”的傳說。至南北朝時期東魏武定八年(公元550年),魏孝靜帝以艾山四境置艾山縣,又新建艾城於古艾王城遺址上。唐朝時,傳說中的八仙也曾來艾山聚會,從而留下了聚仙台、仙人湖、七仙池、仙姑池等古蹟景點和神話傳說。坐落在艾山主峰之巔的艾山觀、奶奶廟相傳始建於元代。清朝乾隆年間,當朝一品宰相劉墉來艾山祭祖時,曾主持重修奶奶廟,至今遺址猶存。另有位於艾山西麓始建於唐代的佛教華嚴寺也久負盛名。清朝乾隆年間重修華嚴寺時,家居現鐵富鎮艾山後村(原名棗林莊)曾任嘉慶皇帝幼年老師的王希文,親自撰寫碑文,主持重修。現碑石猶存,碑文清晰可辨。此外,山上還有清朝鹹豐、同治年間農民起義軍捻軍與清兵作戰時留下的石壘、抗日戰爭時期台兒莊大戰時國民黨52軍狙擊日寇時挖下的戰壕等近代戰事遺蹟,以及鳳凰台、翠竹園、古榕樹、九龍脊、九龍澗、黑風潭、石婆溝、夫妻樹、情人洞等人文自然景點30餘處,是邳州市最具開發前景的風景旅遊資源。
艾山洞石溝以其悠久的歷史、獨特的風貌和秀美的景色成為蘇北地區不可多得的風景名勝之地。早在“八五”期間,艾山洞石溝就被江蘇省政府列為地方自然保護區。1994年,國家旅遊局及省市有關部門實地考察艾山洞石溝後,對其開發價值和前景給予了充分肯定。“九五”期間,邳州市又把艾山洞石溝列為全市風景旅遊資源重點開發項目。近年來,市鎮兩級政府不斷加大對艾山風景區的保護開發力度,先後聘請南京林業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設計院等高等院校風景園林設計專家對艾山景區開發進行整體設計。在此基礎上,通過多方籌集,累計投入開發資金8000多萬元,先後實施了仙人湖擴湖增容綠化美化、景區道路鋪築美化亮化、九龍澗疏浚整修,人文古蹟景點修復再建等幾大重點工程。依次興建和恢復重建了艾山景區漢闕山門廣場,艾王路景觀闕塔廊架,仙人橋、仙人島、景區牌樓、鳳凰台艾山藝術館、女媧補天雕像、黃石公授書張良大型組雕像、十二生肖群雕園、大佛遊樂宮、望龍亭、聽松亭、艾王閣、華嚴寺及黑風潭、三迭潭跌水瀑布等20餘處自然人文古蹟景點。並在洞石溝外圍擴植了萬畝桃園,使景區面積擴大了十餘平方公里,形成了春花似海,秋實滿山的壯美景觀。另外,少林寺艾山下院——鐵佛寺一期工程也已經完成,同時艾山民族風情園等一批新景點正在建設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