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丹之路

作者的孩子艾丹,出生數天后呈現了癲癇的症狀,原因是大腦先天畸形。 人們經常說愛是脆弱的,那是因為愛沒有與責任、智慧和寬容交融。 如果說生命是脆弱的,這個孩子身上強烈的生存本能則是不可戰勝的。

內容介紹

《艾丹之路》並不是一本育兒指導書,嚴格地說,它也不是一本關於愛的教科書,因為愛只是人生情感中的一環。在這本集中了歡樂和痛苦的靈魂傳記中,我們品嘗到的是人類所有情感的觸摸或咬齧。作者薩姆·克蘭是一名研究中國文化的專家,他由艾丹聯想到了《莊子》中的那棵無用的大樹,把育兒過程變成了一次精神哲學自省的旅程。書中我們很少看到淚水,而是看到了一種另類的殘酷——儘管醫生們一再好意地暗示他“可以放棄”,然而他沒有放棄,而是把艾丹塑造成一個有靈魂、有思維的生氣勃勃的“社會人物”,儘管氵蒙沌狀態中的艾丹所謂的“感情”實際上是在父親的心目中得到了“復活”,現實仍然是令人憂傷的。但從書中我們仍然品味到了對人類普遍境遇的博大的悲憫情懷。這樣說來就有些殘酷了——艾丹在這裡究竟是道具,還是上帝本身?
美國版《妞妞》,浸潤著莊子智慧的當代愛典。最令人絕望的孩子,昭示給家長們光明之路。21世紀的海倫·凱勒,集聾啞盲傻於一身的艾丹,如何贏得全世界的歡呼。這是一個感人至深的倫理故事。
作者的孩子艾丹,出生數天后呈現了癲癇的症狀,原因是大腦先天畸形。從此之後,苦難和困厄就纏繞了這對父子。身為父親,他並沒有盲目地抱怨命運,而是從中國道家智慧和對兒子深切地愛出發,不斷努力保護兒子的生命,扶助兒子成長。雖然艾丹終其一生都將是盲、聾、啞、傻的,但是父親的行為展現了人道的勝利、生命的勝利以及責任和愛的勝利。
歷史上有許多天才人物,他們的孩子因為上天的嫉妒,不得不接受一個殘疾的人生,像中國的李白、陶淵明、日本的大江健三郎等。他們對自己有缺陷的孩子,是無可掩飾的厭惡、仇視,還是從容自在的忍耐、包容?這也許是上天對偉人們的考驗吧。本書的作者,一位世界著名的亞洲問題專家,也不得不品嘗同樣的苦澀,並且體察作為美國人的自己,到底能夠容納多少“自然而然”“眾生平等”的東方智慧,到底能夠付出多少“自然而然”的父愛。人們經常說愛是脆弱的,那是因為愛沒有與責任、智慧和寬容交融。
如果說生命是脆弱的,這個孩子身上強烈的生存本能則是不可戰勝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