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鳥擇木而棲,研究表明鳥類能挑選住處

俗話說“良鳥擇木而棲”,最近的兩項科學研究表明,鳥類似乎真有挑選住處的本事。 負責這項研究的瑞典科學家認為,這一現象說明鳥類懂得收集“公共信息”,它們的認知能力要比我們以前認為的複雜得多。 研究人員發現,富人區公園裡鳥的種類要遠遠多於中低收入社區公園鳥的種類。

俗話說“良鳥擇木而棲”,最近的兩項科學研究表明,鳥類似乎真有挑選住處的本事。法國和瑞典的學者對瑞典哥特蘭島上的一種京燕進行了跟蹤研究,結果發現新婚的京燕夫婦在選擇築巢孵蛋的地點時,往往會參照其它鳥類的經驗。如果某片樹林中其它鳥類的雛鳥數量多且健壯,京燕夫妻也會在這裡安家。科學家由此得出結論,“生殖成功”是鳥類選擇棲息地的重要標準。

為了驗證這一猜想,科學家分別進行了兩次試驗。他們將出生只有七天的小鳥搬到別的鳥巢中,人為地造成某片樹林適合鳥類生兒育女的假象,結果真有越來越多的京燕來這裡築巢產蛋。負責這項研究的瑞典科學家認為,這一現象說明鳥類懂得收集“公共信息”,它們的認知能力要比我們以前認為的複雜得多。

而另一項由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進行的研究則表明,鳥類似乎變得“勢利”了,因為它們開始“嫌貧愛富”。研究人員對鳳凰城市郊15座社區公園的生態環境進行了調查,這些公園有許多共同點,如它們都位於郊區,都有草坪、運動場和許多樹木,主要區別是它們分布在窮富不同的社區。

研究人員發現,富人區公園裡鳥的種類要遠遠多於中低收入社區公園鳥的種類。這一發現讓研究人員深感迷惑,因為以往的研究結果顯示,影響鳥類分布的關鍵因素是樹木的大小和種類,鳥類喜歡居住在枝繁葉茂、樹種多樣的地方。而中低收入社區公園由於建園較早,正好符合這種條件。科學家推測這一變化也許與附近人們的生活方式有關,例如富人區公園有更多的投食者,附近有更多的狗食碟等鳥類的食物來源等,但它的真正原因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