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友文學叢書》

《良友文學叢書》

《良友文學叢書》是現代文學叢書。趙家璧主編。1932年秋,良友圖書印刷公司由趙家璧任文藝編輯,並得到魯迅的關懷和支持編輯這套叢書。它以左翼和進步作家的作品為主,也選入其他各派作家的作品。

《良友文學叢書》

正文

現代文學叢書。趙家璧主編。共40種,以小說為主,兼收散文和文藝論著。1933年1月至1937年6月,由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出版。
1932年秋,良友圖書印刷公司由趙家璧任文藝編輯,並得到魯迅的關懷和支持編輯這套叢書。它以左翼和進步作家的作品為主,也選入其他各派作家的作品。用米色道林紙印,軟布面精裝,定價一律,在印刷、裝幀等方面,開創了一個新局面。先後出版的有巴金的《霧》、《雨》、《電》,張天翼的《一年》,老舍的《離婚》,謝冰瑩的《一個女兵的自傳》,王統照的《春花》,魯彥的《野火》(後改名《憤怒的鄉村》)等中、長篇小說;何家槐的《曖昧》,施蟄存的《善女人行品》,老舍的《趕集》,凌叔華的《小哥兒倆》,葉聖陶的《四三集》,鄭伯奇的《打火機》,茅盾的《煙雲集》,魯彥的《河邊》等短篇小說集,鄭振鐸的《歐行日記》,茅盾的《話匣子》,豐子愷的《車廂社會》,徐志摩的《愛眉小札》,周作人《苦竹雜記》,郁達夫的《閒書》,俞平伯的《燕郊集》等散文集,和朱光潛的文藝論集《孟實文鈔》等。丁玲正在寫作中的長篇小說《母親》,也計畫列入叢書;1933年5月她被國民黨特務綁架,編者在魯迅的建議下,即於6月將尚未完稿的《母親》出版。

《良友文學叢書》《良友文學叢書》
這套叢書還輯入了魯迅編譯的蘇聯短篇小說集《豎琴》、《一天的工作》。1935年後,曾出版《良友文學叢書》特大本4種:張天翼的《畸人集》,沈從文《從文小說習作選》,巴金的《愛情的三部曲》(即《霧》、《雨》、《電》),魯迅編譯的《蘇聯作家二十人集》(即上述兩種的合集》)。抗日戰爭期間,《良友文學叢書》又由良友復興圖書印刷公司出版過普及本(平裝本),並新編了茅盾的《時間的紀錄》等4種。
《良友文學叢書》的出版,與左翼文藝運動相配合,在反對國民黨政府的文化“圍剿”中,顯示了以左翼和進步作家為主的創作實績。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