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結構力學

船舶結構力學

內容簡介本書主要闡述了船舶結構力學的一些基本問題。從分析對象上說,本書介紹了單跨梁及梁系、平面應力板、矩形薄板這些典型的船體結構。從分析方法上說,本書介紹了經典的結構解析方法:力法、位移法、矩陣法、能量法,同時針對現代結構工程中廣泛套用的有限元法進行了介紹,最後對結構的穩定性進行了闡述。

基本信息

目錄

圖船舶結構力學

第1章緒論

1.1船舶結構力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

1.2船舶結構力學中的“帶板”

1.3船舶結構力學的計算模型和研究方法

第2章單跨梁的彎曲理論

2.1梁的彎曲微分方程式及其解

2.1.1基本假定

2.1.2彎曲要素

2.1.3彎曲微分方程式

2.1.4梁的彎曲微分方程的解

2.2梁的支座及邊界條件

2.2.1 自由支持

2.2.2剛性固定

2.2.3彈性支座

2.2.4彈性固定端

例2.1

例2.2

例2.3

2.3船體骨材幾何要素的計算

2.4梁的彎曲要素表及應力計算

2.4.1單跨梁的彎曲要素表

2.4.2梁的應力

2.5剪應力對梁彎曲變形的影響

2.5.1基本概念

2.5.2剪下引起的撓度計算

2.6梁的複雜彎曲

2.6.1梁複雜彎曲的微分方程式

2.6.2用初參數法求解微分方程式

2.6.3複雜彎曲的彎曲要素表及疊加原理

2.6.4軸向力對梁彎曲要素的影響

2.7彈性基礎梁的彎曲(選學)

習題2

第3章力法

第4章位移法

第5章矩陣法

第6章能量法

第7章平面應力問題的有限元法

第8章薄板的彎曲理論

第9章桿及板的穩定性

附錄A單跨梁的彎曲要素表

附錄B單跨梁複雜彎曲的彎曲要素表及輔助函式

附錄C彈性基礎梁的彎曲要素表及輔助函式

附錄D船用球扁鋼斷面要素表

附錄E矩形薄板的彎曲要素表

參考文獻

序言

18年——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船舶結構力學》是目前中國內地高校最權威、使用最為廣泛的船舶結構力學教材。

7年——編者自2002年走上講台,一直都是使用上海交通大學教材的複印本(2008年開始使用自編講義),原因是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已經不再出版該教材,包括上海交通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也都是使用上海交通大學教材的複印本。無奈之下,編者只能從我校圖書館殘存的幾本原版教材裡面找一些“批註”較少的借來複印。但每次複印都是對“古董”教材的一次摧殘。記得一次某單位托編者借了一本原版書拿去複印培訓教材。歸還的時候,編者得知那本原版書遭遇了令人髮指的“野蠻複印”——被一頁頁拆開、複印,之後再被裝訂起來……嗚呼哀哉!所謂不破不立,痛心之餘編者決心再也不能讓21世紀的同學繼續使用20世紀的教材,再也不能讓珍貴的原版教材被掃描、被肢解。

2年——自己動手,豐衣足食12007年金秋,華南理工大學船海系的幾十名熱心同學協助編者一起完成了本書的編纂任務。這些同學是:張薇、馬增驥、包葉冬、杜曉雄、馮幫順、胡武團、黃昌傑、黃東偉、柯泰勇、李國迎、李軍、李玉芬、廖攸江、劉倬瑋、陸俊超、邱劍峰、時勝召、王德山、王陽剛、吳南活、薛穗鋒、嚴貴林、楊儒維、周振威。在此對他們表示感謝!

本書的出版曾一度遇到了資金和市場的雙重挑戰,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和教務處為本書提供了資助,在此對以上單位表示感謝!另外,還要特別感謝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的行銷總監賴淑華老師的鼎力支持!感謝華南理工大學船海系的葉家瑋、吳家鳴、孫樹民老師提供的幫助。同時這裡還要感謝家人的支持,他們一直是編者不懈努力、辛勤工作的動力源泉。

“我之所以比別人看得更遠,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裡引用牛頓的名言,主要是想感謝上海交通大學教材的編者——陳伯真、陳鐵雲兩位前輩,本書的很多原理、方法乃至算例直接源自他們開創性的工作。

以下談談本書的特色:

(1)對有限元理論及程式實現進行了更為詳細的介紹。

有限元方法已經在結構工程中廣泛套用。不論是在船廠、設計院、船級社,還是在其他結構工程領域,都可以發現很多工程師在鑽研有限元理論和使用相關軟體。雖然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1年的教材已經引入了有限元理論,但有些方面介紹得不夠詳細和具體,本書作了補充和完善,並附上了一個平面剛架結構分析程式供讀者參考。相信有興趣和喜歡鑽研的讀者在電腦上實現這些程式後一定可以對有限元方法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並進一步喚起更高的學習熱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